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闷葫芦丫丫     
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感。过度控制和压抑情绪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为此,父母应培养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鼓励和培养孩子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和物质基础,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都常常以工作为重心,同时又因为子女的数量与之前相比年龄较少,形成家人对孩子的过度溺爱,因此,导致幼儿教育出现各种问题。主要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从幼儿语言能力开发、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通过自主性游戏加强幼儿创造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幼儿教育进行新的探索,致力于推进幼儿教育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3.
法国的幼儿教育着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教育上,法国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尊重幼儿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什么样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一个互相信赖的关系,接下来即使是父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刚过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法国家长…  相似文献   

4.
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正是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的言行较为积极乐观,对幼儿的影响也是积极乐观的,相反,如果父母的言行存在问题,对幼儿的负面影响也是较大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将从父母言行对幼儿影响的角度进行探索,从而帮助广大家长找到一种更加合理的幼儿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家庭是幼儿的启蒙教育的地方,对幼儿发展,个性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父母是幼儿最亲的人,孩子的许多第一次,都有父母的直接或间接参与。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是其他人都替代不了的。父母在学龄前儿童的生活教育中,到底扮演的是什么样角色呢?一、父母在孩子心中的角色(1)英雄。在许多孩子的心目中,爸爸妈妈都是英雄,都很崇拜。家长在孩子心中是无所不能的,孩子一言一行都要进行模仿。(2)"坏人"。有的孩子对爸爸感觉不冷不热,没感情。传统观念中,爸爸一直是"严父"的角色,家里对宝宝批评、惩罚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不少父母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孩子身上,溺爱、矫惯孩子.事事为其包办.有的教师也把幼儿视为柔弱的个体,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实际上,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致使他们吃不起苦、受不得一点委屈,遇到一点小事就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7.
自孩子呱呱坠地时,就给父母带来了期望和欢乐.于是父母就希望把最好的赋予孩子:无忧的衣食,丰富的知识,卓越的智力……这种考虑缜密的培养计划实则忽略了孩子的品格教育.文章主要从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注重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注重培养幼儿的爱心与同情心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幼儿进行家庭品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琴 《甘肃教育》2020,(6):124-124
现今社会信息发达,年轻父母大多离不开手机,手机不知不觉占用了年轻父母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疏于对幼儿的陪伴和辅导。其中最不容乐观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幼儿也喜爱上了看手机、玩手机。幼儿如同一张白纸,你画什么就是什么,最容易接受有目的的启发教育,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是孩子真正的"启蒙教师",幼儿启蒙教育形式灵活多样,这里谈谈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幼儿自制玩教具制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好任性的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任性住往发生在家里,对象多为父母。在幼儿园里,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任性的儿童。幼儿为什么会出现任性呢?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对孩子过分溺爱。有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无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去做。②对孩子管束过严。孩子的任性,常常反映了他们对父母严厉管束的不满。③对孩子的态度不当。有的父母对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分析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曾拟定了十四个有关问题,对大班幼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其中最突出的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孩子最渴望父母同自己一道玩;最讨厌父母吵架。这是为什么呢?渴望和父母同玩的愿望,从主观上说,是幼儿希望父母把自己看作一个平等的人,在感情上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和关心。从客观  相似文献   

11.
韩佳 《黑河教育》2011,(3):62-62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核心”。一部分家庭中的老人和父母对幼儿过度爱护,使他们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一些看似体现“爱”的行为,实际上已无意间剥夺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对成人产生了依赖感,久而久之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父母重视幼儿的学习,为他们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可让父母苦恼的是,孩子明明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什么不想学习,总想着玩呢?原因是许多父母只看重幼儿记住了多少知识,而不管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全面的开发;或只注意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他们个性、自尊、良好情绪、悟性及脑健康的全面发展。正是这些错误观念和做法使得父母对幼儿的学习教育事倍功半。怎样让幼儿爱上学习,我们和父母分享三种观念。观念1把握孩子最想学习的时刻。什么时候教孩子最好?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孩子最想学的一刹那。怎样把握这“一刹那”呢?也很简单,当幼儿主…  相似文献   

13.
父母自我效能感是父母对自己保持孩子身体健康,促进孩子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养成其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信念.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在亲职方面有何胜任感,间接影响着流动幼儿的成长.通过对300名重庆市流动幼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父母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显示流动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并不低,对亲职具有胜任感,而在文化程度、工作时间、收入水平上,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过度保护型有些父母总是过度保护子女,因为他们总认为孩子没有能力面对外部世界。“这种类型的父母本身就很胆小,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所以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一切都由他们包办。然而他们不知道,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孩子,这只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过度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他们对于外界的批评非常敏感,并且极度依赖父母。成人后,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他们往往要花费比其他人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过度赞誉型对子女的优点过度赞誉或夸大也非常危险。“这类父母总是忙于让子女在各个方面出…  相似文献   

15.
钟凤华 《教师》2013,(3):31-31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老师。幼儿最早从父母那里受到启蒙教育。幼儿入园后,一方面接受幼儿园的教育,另一方面接受家庭教育,且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幼儿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相关作用父母与幼儿相处的时间最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清晰地印在幼儿的头脑中,幼儿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与父母的启蒙和引导密切相关。父母作为家长,不仅要用丰富的环境知识教育孩子,还要教给孩子获得环境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教育中忽视幼儿的幸福感、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漠视幼儿生命情感的现象大量存在。父母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善待孩子,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生命情感互动,才能不断充盈孩子的生命情感,从而使其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幼儿为什么会自卑文赵素华幼儿自卑,主要在于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及方法失当。1父母期望值过高,强孩子所难;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能力较差;管教方法粗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能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不管孩子兴趣如何,强迫他...  相似文献   

18.
幼儿自尊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过程的。婴儿期,孩子几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毫无主观意识,对父母唯命是从。到了三岁左右,幼儿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渐渐明白了自己的喜好、想法以及情绪。当父母所说的话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时,他就会加以拒绝。在这一时期,幼儿自尊心处于自我觉醒状态,幼儿的情绪尚未稳定,时自己的认识尚未清晰,想法也不一定正确。所以,此时应予以恰当的辅导,以培养其理想的自尊心。培养幼儿的自尊心,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客观出发,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两三岁是幼儿自尊心的萌芽期,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慢慢地要脱离父母而发展自己的个性,想成为独立的个体。这容易使父母产生“失落感”。此时,父母要调整自己的观念,不要凭主观想象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作一个完整的客体来尊重,而不是父母的附属品。这样,孩子就会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中,学到了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理想的自尊心的基本条件,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重点放在幼儿的感性认识上,因此,秘鲁培养出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秘鲁,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孩子当时的想法?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当听完孩子讲的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可以在孩子和  相似文献   

20.
李琴 《文教资料》2012,(17):153-154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创伤,容易使孩子产生不良心态,如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作者对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以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