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孔乙已》的主题,多年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孔乙己》的主题是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孔乙己》揭露和批判了腐朽的封建制度。最近,有的同志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失之偏颇。因而把二者作一折衷,指出《孔乙已》把揭露和批判科举制度、封建制度熔为一炉。  相似文献   

3.
偶读《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第六期上丁祥根同志《缘情以市境写物以言情——<夜>写景艺术举隅》一文(以下简称丁文),感到文中论述不少精辟之处,读后颇受启发。诚如丁祥根同志所言,“写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写人。……《夜》这篇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从人物彼时彼地的思想情绪入手,使景物与人物自然贴切地结合在一起,形成  相似文献   

4.
《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第三期刊登的龚克昌同志的《(天子游猎赋)辩》*一文,通过四个方面的辩述,最后得出结论说,司马相如所作的“《天子游猎赋》并非萧统所说的《子虚赋》和《上林赋》,它是《子虚赋》和《上林赋》以外的另一篇”,而这“另一篇”,按龚文的观点,就是目前所见到的载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被萧统在《文选》中误分为《子虚赋》和《上林赋》的那篇作品,从而认定《子虚赋》和《上林赋》当另有其文。至于这两篇赋究竟存于何处?作者说不清,只好估计存于《汉书·艺文志》所录相如二十九篇赋中。对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看法,提出与龚克昌同志商榷。为行文方便起见,兹依龚文提出的四条理由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木兰诗》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一向为人们所吟咏传诵,解放后,又多次选人中学语文课本。因此,弄清楚这首诗的准确含意,是非常必要的。顷读《开封师院学报》1978年第5期林春分同志的《论木兰诗的主题思想》一文,很受教益。文章虽短,但流利明快,敢于发前人所未发之议论,令人钦佩。但是作者为该诗所归纳的主题思想,却还有可商榷之处。林春分同志认为:“这首优秀的古代民歌,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故事的叙  相似文献   

6.
《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三期发表邱惕盈同志《粗议增订本〈红楼梦新证〉》,副题是《兼与张良皋同志商榷》。拜读之后,颇受教益。通观全篇,对《新证》并未具体提出可议之处,而是以与我商榷为主。我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二辑发表了一篇《增订本〈红楼梦新证〉初读质疑》,得邱惕盈同志赐教,幸甚。邱文就《红楼梦》楔子、凡例、回目与版本名称的关系,对我作了一些驳难,本文也就大体在此范围之内与邱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7.
也谈雅典国家的产生──兼与晏绍祥、罗静兰同志商榷刘先春关键词雅典;国家;产生;商榷晏绍祥、罗静兰二同志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3期上发表了《早期雅典国家若干问题》的文章,对雅典国家产生的时间,雅典式国家产生的道路以及雅典王权的衰弱...  相似文献   

8.
北朝民歌《木兰诗》开章语"唧唧"释义众说纷纭,旧解多为机杼声或虫鸣声,文章对此两种观点进行辩驳,并从文献佐证、文本渊源、诗歌情节等方面分析探究,认为"唧唧"为木兰"当户织"的叹息声,才与"唧唧"一词在同时代诗歌中的意义相符。  相似文献   

9.
蔡琰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现在题名蔡琰所作的诗有五言和骚体《悲愤诗》各一首与《胡笳十八拍》。从苏轼以后,人们对这些作品的真伪就有不同的看法。一九五九年我国学术界围绕着《胡笳十八拍》的问题展开过一次讨论。在这次讨论中,大多数同志认为五言《悲愤诗》可信为蔡琰的作品,骚体《悲愤诗》是伪作。《胡笳十八拍》的真伪争持不下。六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大体上反映了这次讨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抓住诗歌的情节特征,让学生积极开展情景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丑是重要的美学范畴,它跟美相对立,是美的否定和反衬,又跟其他的美学范畴如悲,喜、崇高,滑稽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丑与美是对立存在的社会现象,很多学者在论述美的时候往往也涉及到丑。然而,“丑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加以专门研究,开始于近代,主要代表者是德国一些新黑格尔主义者,如罗森克南兹等人。他们揭露了丑的矛盾性质,认为丑不同于假、恶,当丑仅以其感性形式进入审美领域作为审美对象的时候,具有某种积极的审美价值;指出丑与滑稽有一定的联系。”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的很多美学著作,仍然极少有把丑作为独立的美学范畴进行阐述的。因此,刘隆民同志在《论丑》一文(《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2期)中进行的理论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是我国诗歌遗产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它和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道被誉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双璧”,在文学宝库中闪耀争辉。在学习和欣赏《木兰诗》这一诗歌名篇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自始至终没有对木兰进行直接的、正面的、浓墨重彩的外貌描写,而较多地采用细腻的、含蓄的心理刻画来塑造木兰这一英雄形象,表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刻画她英雄的性格特征,这是《木兰诗》的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14.
<正>《木兰诗》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成功塑造了木兰这个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气势雄浑,且易记易诵,这主要源于出色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一、结构整齐的对偶手法对偶的运用不但使句式整齐,读起来也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而且又能使人物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民歌一开始就以对偶  相似文献   

15.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经历,其悲欢离合极富戏剧性。千百年来,她的事迹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对于《木兰诗》的解读,历来多从喜剧入手,原因大概是因为它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尾。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也称《木兰辞》、《木兰歌》,是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是我国流芳千古的一朵绚烂夺目的古典叙事诗奇葩。它歌唱了巾帼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事迹。她戎马倥偬,身经百战,历时十年,凯旋归来,不慕功名富贵,拒绝高官厚禄,只要求重返家园。木兰概括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高贵品质。木兰这一出色的艺术形象的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木兰做出的英雄业绩,对于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是一个有力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图书的出版,更是发展迅猛.据一家医药卫生专业书店统计,医药卫生图书品种已达近万种.医药卫生图书编辑出版经历了由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的循环反复过程.每一次这样的循环,医药卫生图书的选题质量与外形都跃上了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8.
也谈短语的分类———兼与张桂清同志商榷吉林/孙立权《语文教学通讯》1996年第12期张桂清同志的《关于短语分类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认为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对短语按“并列、偏正、动宾、动(形)补、主谓”五类划分属于分类标准不统一,...  相似文献   

19.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也谈教育法的地位——兼与李晓燕同志商榷●周卫勇近年来,关于教育法的地位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主张,如“教育法地位独立说”、“教育法归属行政法说”、“教育法地位发展说”等等①,《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又刊载李晓燕同志的文章《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私营经济的性质、私营雇工的剥削问题以及雇主收入的分析,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社会最深层的或最基本的所有制结构问题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问题,也是我们制订私营经济政策和法规、完善和规范其约束手段的依据。吴江同志发表在西北师院学报88年第一期上的《现阶段私人经济雇工性质问题探讨》(以下简称《探讨》)一文,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读后颇受启发。但我认为《探讨》所立论的根据、运用的方法和得出的一些结论尚有讨论的必要,特提出来和吴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