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鲁迅诗歌因“为人生而艺术”而具有鲜明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尤其是他的讽刺诗,如其杂文,脱化町畦,独运杼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强烈的战斗性。他的旧体讽刺诗与新体打油诗,表现手法不同,体裁各异,但具有殊途同归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亨利克·显克微支(Henryk Sienkiewicz 1846-1916)是世界闻名的波兰十九世纪的爱国主义历史小说家。他的小说继承了波兰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又推向新的高峰,在波兰文学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语言大师”。显克微支不仅在波兰拥有最广泛的读者,而且在全世界也是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古典作家之一。他在一九○五年因“作为一个历史小说家的显著功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他的作品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译本达到了二千余种。一九六六年十一月,在显克微支逝世五十周年的时候,华沙举行了纪念显克微支文学创作活动的国际会议,会上的讨论表明显克微支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伟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鲁迅,不能不关注鲁迅的复仇思想,从《铸剑》到《复仇》,从《复仇(二)》到《女吊》,复仇情结贯穿鲁迅一生。近八十年来,众多学者大多从古越传统文化入手,研究古越文化的复仇思想对鲁迅的浸润,硕果累累。但我们也应当看到,鲁迅的文学创作与外国文学渊源甚深,复仇主题亦是重要部分,尤其波兰文学中的复仇主题对鲁迅的影响更不容忽视。特别是被鲁迅称为“叫喊和反抗”的“复仇诗人”密茨凯维支、斯沃瓦茨基等对鲁迅复仇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本把三种记载和传说杂糅在一起,用戏谑、调侃的笔法进行亦庄亦谐的“随意点染”,赋予历史人物以鲜活的现实色彩,表达了鲁迅独有的新历史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成就的取得,是由于他不但能博采众家之长,而且善于发挥和创新。他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学精华之外,非常注重对外国文学、特别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借鉴。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契诃夫、阿尔志巴绥夫等都对其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明儒洪垣作为湛甘泉的亲炙弟子,是甘泉学派的代表性人物,而学界至今对洪垣的思想还存有极大的讨论空间。洪垣身处湛、王思想及两派后学相争相辩的时期,他注意到了甘泉与阳明在用功之“显”与“微”处的区别,两派后学却不得甚至曲解了此间真义。洪垣以“不离根之体认”来确立“心”的根本性地位,并以“止”的概念为核心,奠定了自己对“格物”思想的理解。其实,洪垣乃意图在显、微之间寻求到一条可行性理路,来缓解湛、王两派后学用功分殊之处所可能导致的流弊。同时,他亦将“心”的主宰性与根本性地位重新挺立起来。对洪垣思想的研究,或可为湛、王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史提供不同的参考面向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鲁迅与陶行知对当时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陶行知在鲁迅去世之后,致力于《鲁迅全集》的出版工作,学习和纪念鲁迅,遵从鲁迅的革命指示,继续为中国的民主斗争事业而奋斗。可以说,鲁迅是陶行知后期革命事业的导师。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作品以其言简意丰独树一帜,在小说作品的人物安排上也颇具匠心。本文试图通过对其两个作品的分析,一窥鲁迅小说人物安排的用意,以期引起对鲁迅作品更深的研读探究。  相似文献   

10.
鲁迅与干宝     
全文解读了鲁迅对干宝的评述,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鲁迅所作的《铸剑》也承继了干宝《三王冢》的复仇主义精神,同时在对生命的观照上,鲁迅和干宝都体现出对人的个体生命的重视.而从审美的角度而言,鲁迅和干宝的作品都有着怪诞的色彩和以鬼事论人世的审美趋向,这也成为了他们精神传承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妇女解放 ,作为启蒙运动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鲁迅极为关注的问题;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思考贯穿了他的一生。文章旨在通过剖析作品来解读鲁迅的妇女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2.
鲁迅深谙古体诗优良传统 ,对于新诗———新世纪中国汉语诗歌的发展方向与前景 ,富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文学创作,其表现形式、艺术风格、象征主义运用等都大胆采用和借鉴外国文学创作手法,奠定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基石,是坚持“拿来主义”思想的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在认同于鲁迅和"我"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基础上,对把<故乡>作为启蒙文本阅读时的闰土定位,利用文本提供的空白,对作者塑造此形象的深层创作心理以及关于"路"的名言的分析中,探究了鲁迅在五四启蒙至上主义影响下的创作和他对五四启蒙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孟子与荀子的政治观从表面上看大多是对立的,但在实际上并不矛盾,他们往往说的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其政治大思路而言,二者是一致的,都倡导人治,都是道德主义的,有其“同归而殊途”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6.
从接受视阈出发,厘析、考辨、梳理他们之间的学说承继关系,认为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接受主要有两种方式:对荀子王道政治思想、民本政治思想、封建纲常伦理等思想的显性接受,对苟子天人观、人性论等思想的隐性接受。其接受取向与董仲舒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荀予学说的特质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中国先秦时期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率先提出了礼法思想,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模式。从秩序建构的角度来看,荀子的礼法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中央集权”的政体模式、“德主刑辅”的法制模式、“混合型”的礼法运行模式,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秩序建构理论体系。荀子的礼法秩序建构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秩序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全国的木刻运动而言,客家人在诸多方面开了先河。从民族(系)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客家人积极参与这一运动的原因及其特点,并把20世纪上半叶新兴木刻运动中的客籍木刻家乃至当时所有客籍美术家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对我们挖掘研究客家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一位具有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在其“为人生并且改良这人生”文学观的形成及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他自认为受到了从尼古拉斯二世以来“为人生”的俄国文学之影响,其中就包括了柯罗连科的影响,对上流社会的暴露,对下层社会不幸的深刻描绘及其“韧”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20.
《祝福》中的食色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传统的食品化观念,承认食欲性欲是人的自然本性,程朱后儒否定食色,“存天理,灭人欲”,“五四”新化运动的重要使命是:猛烈攻击礼教对食色人欲的扼杀,解放民众的自然人性。《祝福》体现的正是这种化精神和主体意识。小说开头开三声言“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去听“福兴楼的清炖鱼翅”。这是营造意象,是象征隐喻。“我”要弃绝礼教理学窝子,向往“福兴楼”,那里能“兴”幸“福”。得鱼即得福,因为“鱼”是食色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