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婺源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全县总人口33万,面积2947平方公里,是个“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的山区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1986年婺源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1991年实现校园六配套,1995年通过省级“两基”验收,1999年代表江西省通过国家扫盲验收。婺源县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和杂费为辅的多渠道投入体制。乡(镇)财政拨款主要用于解决公办教师工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用于解决民师、代课教师工资以及校舍…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1983年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改革,将农村中小学划归社队,由农民集资办学.这在我国是第一次.对待农民集资办学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不同看法.笔者曾于去年7、8月间到河北省冀县进行了近40天的调查,认识到农民集资办学有利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应予肯定的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一、农村文化状况和农村教育的回顾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之后的农村集资办学热潮的兴起,学校内部逐渐滋生了“经费不足学生补”的潜意识,在“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旗帜下,集资建校、缴费上学自然成为一种具有合法地位的社会现象,这种理念并由起初的农村办学推进到城市学校教育。如果说集资  相似文献   

4.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教育经费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取消农业税给农村教育经费供给带来了巨大冲击,教育经费来源部分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筹集变为更多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相应发生了改变,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师工资的发放,农村教育基本建设投入减少。面对这种冲击,应树立公共财政观念,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以国家为主体,地方、学校为补充的投入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正> 为发展教育事业,宾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集资活动。目前进展迅速,农村乡镇已集资1320万元,县城集资活动也开始启动。宾县五大班子把发展教育看成是进一步实施科技兴县、科技兴农的基础环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资金不足,根据“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思想,县人大首先制订并通过了集资方案,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细则,财政、教育等部门经过科学测算,在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周密组织的基础上,各乡镇的集资活动顺利健康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7.
1984年,我市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调动了乡、村办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1984年—1989年,采取多渠道集资,共集资1025.1万元,用于“校改”,使全市校舍砖瓦化程度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广大农民群众在集资办学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依靠人民办教育是一条符合国情、区情、市情的办学新路子.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开辟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渠道势在必行.1989年底,我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  相似文献   

8.
简讯     
海原县委、政府决定:在今明两年内通过“八种”渠道集资,改善办学条件最近,海原县委、政府决定,在今明两年内,要通过“八种”渠道集资,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实现中小学校“一无两有”.集资的“八种”渠道是:①争取国家多补助一些;②县财政多挤一点(今年打算地方财政拿出30—40万元);③县各部门集一点;④各乡筹一点(已决定乡财政超收的40%用于教育);⑤行政村的公共积累全部用于教育;⑥号召个人捐一点;⑦宗教事业费主要用于教育;⑧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挣一点.做到今年基本解决一类危房,并添置课桌凳3000套.针对一些农村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经常丢失东西的情况,县委、县政府还决定,今年内通过群众义务出工,彻底解决围墙与校门问题.决定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教委统计口径,当前我国教育总经费由如下几个来源渠道构成: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各级政府征收并用于教育的税、费;3.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及社会服务用于教育支出;4.社会集资、捐资办学经费;5.学杂费支出;6.企业办学经费;7.其它教育经费.通常我们把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以外的各种教育经费统称为预算外教育经费,社会教育集资、捐资属于预算外教育经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指标(以下简称教育集资)的定量研究,分析教育集资(文中的数据为支出数)的时序变动特点和区域分布特点,并寻找教育集资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教育投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据悉,我省革命老区临武县尚有严重危房11234平方米。年初,县里计划集资新建校舍完成危改任务,但一些乡村干部还心存疑虑,“怕犯错误”:去年遏止农村“三乱”,教育集资不是在取消之列吗?改造危房不是要到省里批吗?他们希望上面“还要发个文件”明确表态。于是,全县有26处校舍无法开工,7处工程中途停建。为此,临武群众呼吁:尽快恢复集资办学!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种传媒对一些地方“一刀切”中断农村教育集资的作法提出了异议,许多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就县域教育而言,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杂费等其他渠道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税费改革后,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取消,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我国长达50年的“农民教育农民办”的状况,可县级财政并没有新的渠道补充教育费附加及农民集资留下的缺口,学校的基本建设费用一下没了着落,原来由教育费附加和财政共同承担的教师工资成了财政独立的担子,欠发达地区的…  相似文献   

12.
开展集资办学 改善办学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广泛动员全县人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集资办学蓬勃开展。八一年,全县农村社队和社员集资64万元,国家补助25万元,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农村,现在有部分县、社、队兴起了集资办学的热潮,这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文化教育上出现的一件大事.集资办学热潮的兴起,决非偶然.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教育事业长期受到轻视,加上十年动乱的严重破坏,农村教育遗留的问题很多.在一些地区,危房依然存在,课桌凳和基本的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办学条件很差,严重妨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解决办好农村教育所必需的经费,这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文化教育基础落后,办好农村学校所需投资巨大,国家和地方虽然逐年增加了教育经费,但是,要国家把农村学校必需的经费全部包下来,至少在目前还不可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继续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通过多种渠道筹集农村教育经费.除了中央和地方增加教育经费的比例外,厂矿、企业单位、农村合作组织也要增加智力投资的比例.农民集资办学,同样应该受到鼓励.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支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1.问题的提出农村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农村中小学占全国总量的75%,“十五”期间又是我国初中学龄人口学高峰期。因此,研究农村初中生问题应当是2000年后打好“两基”攻坚战的关键。农村有一种说法:“财收入保工资,教育保民师,教育发展靠集资。”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行,农村教育费附加及教育集资被取消。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是否会加剧初中生家庭教育出的负担?这是本次调查关注的重点。另据报道,1999年清理出中小学乱收费2.38亿元犤1犦,2000年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摘     
教育文摘教育事业的管理权和教育经费的支配权要统一起来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财政拨款管工资;教育附加管民办;事业发展靠集资。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造成了教师工资的大面积拖欠;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不足,造成了民办教师待遇的不能到位;对集资问题"一...  相似文献   

16.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难点在农村。发展农村教育的难点又在于办学资金的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国家投资不行,走集资办学的道路,这已是被我国办学实践证明的一条成功经验。集资办学已成为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大经济支柱。一、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急需大量资金就我县的基础教育来说,突出问题有三:一是相当一部分校舍破旧。今年六月我县对全县校舍进行了一次普查,尚有危房3884间,占校舍总数的15.5%。二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设备奇缺,有的学校连课堂上  相似文献   

17.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农村基础教育迎来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农村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又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深感忧虑和困惑。我认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投入不足,债务沉重,学校运转难维持 农村税改之前,教育投入除财政拨款外,乡镇教育费附加和集资(以笔者所在乡镇为例),大约年生均70元,主要用于学校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学校办公经费从学生报名费中结余一部分,年生均200元左右,基本保证义务教育的运转。实行“一费制”后,取消了农村教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淮阳县郑集公社体制改革后,乡党委、乡政府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乡党委书记、副乡长亲手抓教育,一个星期内跑遍了全乡26所中小学。他们看到大多数学校校舍差,教学设备严重不足,而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有限,就召开全乡群众大会,动员群众集资办学。不到十天,全乡集资97万多元。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要走出经费短缺困境,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尤其是加大省级以上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就县域教育而言,税费改革前,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以财政拨款为主,以农村教育费附加、农村教育集资、学生杂费等其他渠道为辅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一般说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规范农村分配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2000年开始在溧阳、宝应、灌南和沛县进行改革试点,2001年在全省全面推开。税费改革取消了面向农民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乡镇收入大幅度下降,教育经费也因此“捉襟见肘”。如何化解税费改革对农村教育的冲击与影响,是当前农村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摘要编发苏毓政的调查报告《税费改革对我省农村教育的影响及对策》中的“对策”部分,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