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利君 《今传媒》2006,(1):46-47
报刊亭主立处于整个报刊发行网络的末端,对于报刊发行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旧中国,报贩团伙操纵报纸发行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新中国,报贩操纵报纸发行已难觅踪影。但是,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者,笔者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他报纸的下面,只有读者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性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者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  相似文献   

2.
白利君 《今传媒》2006,(1X):46-47
报刊亭主立处于整个报刊发行网络的末端,对于报刊发行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在旧中国,报贩团伙操纵报纸发行的事情时有发生。在新中国,报贩操纵报纸发行已难觅踪影。但是,作为一个天天从报刊亭买报纸的读,笔发现个别常销报纸在某一段时间里会从一些报刊亭消失,一些报刊亭的老板会把同类报纸中的某一份压在其他报纸的下面,只有读问起,才会拿出来销售。根据个人长期观察经验,得出如下基本判断:报刊亭主对所卖的报纸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低的区别。那么,什么因素影响着报刊亭主的售报积极胜呢?为了解答这个问题,笔和西安外国语学院2003级新闻专业的学生在西安市东西南北中五个地理区域里,对近百个报刊亭主进行了面访调查。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知道,对于读者来说,购买报纸,不仅购买信息,而且购买报纸的判断力。大至整份报纸,小至一个版面、一篇稿件,都反映着主编、编辑以及记者对新闻的价值判断,读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其实也是被动地在接受报纸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因此,在琳琅满目的报刊亭,能够让读者第一眼就挑中,并且在接下来的阅读里留下特别印象的报纸,才是一份成功的报纸。  相似文献   

4.
这份调查报告是作者对一家小型日报的316名读者进行详细调查研究的结果。作者认为,影响这家小型日报的读者对该报各类各内容的阅读率的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因素,读者的社会联系状况,以及读者对媒介的使用情况。这三种因素对不同内容的阅读率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作者经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后得出的一些结果也是值得注意的,例如,性别差异是区分广告的固定读者与非固定读者的一个重要标准。又如报纸的娱乐功能不如报纸的其它功能重要等。作者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特定类型的报纸内容来说,是有所启发的。但并不能充分适用。实际上,影响读者去阅读报纸(或看电视、听广播)的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并不限于作者所列的几种,更为根本的是,读者本身的一种需求与动机,读者对报纸本身的兴趣、情感和信任等。而需求、动机、兴趣和情感等,又是由读者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所决定的。译者译出本文,仅是认为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可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编辑和出版商》报道,一份来自英国机构的最新调查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英国全国性报纸读者表示,他们更喜欢阅读印刷版报纸,而不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进行阅读。这个调查结果主要用于研究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和对时事的兴趣。
  纵观全国性报纸,读者对印刷版报纸的偏爱明显存在,但有很多人会在典型的一周里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全国性报纸。总的来说,在偏好阅读印刷版报纸的读者中,有17%表示他们也会在网上阅读。相比较而言,在喜欢通过移动设备阅读全国性报纸的读者中,有38%表示他们也会阅读印刷版报纸--还有31%的读者表示,他们也会通过电脑进行阅读。  相似文献   

6.
陆应铸 《新闻界》2001,(2):48-49
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许多地市级报纸每年都要在如何调整版面的问题上大动脑筋。一张报纸既然要想通过版面调整来争取更多读者、赢得更大市场,办报者就首先必须认真搞好有关读者(市场)的调查与研究;只有充分了解并且掌握来自读者和市场的真实情况,才能避免改版或者说办报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由于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潜意识里的优越感,我们习惯上所搞的那种读者调查往往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掌握到读者和市场的需求。我们通常所搞的读者调查是设计一些选择、填空或问答题,刊登在报上,内容多为对“本报”某版面、某栏目的评…  相似文献   

7.
报业集团:世纪末的热点 本世纪末,中国兴起了报业集团热。有趣的是,政府和报纸对此都很有积极性。对政府来说,报业集团比分散的报纸更便于管理,因为目前中国有2000多家报纸,宏观调节不容易,管好龙头是个好办法。而对报纸来说,能够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兼并一些报纸,扩大自己的实力,同时也能够得到一些优惠政策,何乐而不为呢?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报纸急于兼并一些濒于倒闭的报纸,因为不凑够规定的报纸种数,就不能申请组建报业集团。 而报业集团将会给读者带来什么影响?从理论上讲,会使报纸竞争减弱。但这又可视为中国…  相似文献   

8.
报纸版面不是一张简单化妆的脸,而是要把内容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起来,呈现给读者一副生动的面孔,并通过这副“面孔”,把文字内容更深地“印”到读者脑海中。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对报纸版面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作些探讨。一、报纸版面设计的视觉传达性报纸版面设计是以报纸为对象,对其进行美的视觉上的设计。从事报纸设计的人有句行话叫“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这句话听起来有些抽象,仔细一想却极为明了,因为报纸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它的社会价值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得以实现,在报刊亭陈列的众多报刊中,你要让读者购买你的报纸,就要靠…  相似文献   

9.
经常去报刊亭买杂志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杂志太多,不到十平方的报刊亭想把上百种报刊都展示出来有些难度。报纸因为流通比较快,一般占去了窗口前的这块有利位置,卖报的老板比较容易从半平方的窗口探出头来给客户拿报和收钱。刊物没有资本占领这块阵地,一般是整齐的一层层摆在厅内,基本上从地面到亭子顶部都摆满了杂志,而且这些杂志不是摊开了摆,而是一本压一本,这样可以有效的利用小小的空间,让更多的杂志有机会展示给读者。这样就给杂志的设计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设计才会让自己的杂志有更多的机会在报刊亭展示给读者。杂志名的位置报刊…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年底以来,《新闻晚报》、《竞报》和《天天新报》相继休刊,他们都有相似的困境:读者流失、效益下滑。笔者认为,休刊并非报业的没落,不代表着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就会很快消亡,既然报纸走向了市场,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从报纸与新媒体的对比、从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来看,纸媒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困境之一:读者流失受新媒体冲击,近年来,报纸的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严重,有些年龄较大、阅读报纸多年的读者还保留了对报纸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报纸,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之一,读者往往以所能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来判断某种报纸可读性。因此,在信息量这一客观尺度下,报社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对本报和其他报纸信息量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了解自己报纸和别的报纸的可读性,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报纸工作,提高可读性。下面,以1984年10月的文汇报和贵州日报作为抽样调查的样本,试对两报的信息量作定量分析和评价。文汇报于1984年12月在贵州省发行量二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份。这在贵州发行的诸报中,名列第四位。无疑,文汇报是受贵州读者喜爱的。笔者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贵州日报与文汇报作了比较,得出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同一份报纸,100位读者就会有100种印象.好的印象汇合,会逐步形成对报纸的满意度,忠诚度;反之,形成不良印象,则会导致读者流失.对读者阅读报纸后的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了解报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一次"读者实验室"读者阅读印象率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一)读者调查是报纸改革的助手,因为它能够及时地获得读者反馈,检验报纸的宣传效果。读者反馈,是读者对报纸宣传的客观反应。按照控制论原理,报纸宣传作用于读者,必然产生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能够顺利地到达编辑部,又会对报纸的下一步宣传发生影响。这样,报纸和读者之间双向传通,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完善的生生不息的控制系统。在这里,读者反馈,是报纸发挥宣传作用的一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报纸的发行趋势由公费订阅逐渐走向由读者自由选订。可以说,报纸如不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会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面对竞争,我们有压力感和紧迫感。近几年来,我们致力于报纸的改革,探索报纸的特色,在实践中有一些体会。报纸特色受报纸性质、时代背景、读者对象等因素的制约。一张地市报纸要办出特色,我们认为,应  相似文献   

15.
从一定意义上讲,读者与报纸关系的“亲”和“疏”,影响报纸的“存”和“亡”。读者群体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层次方面的消长、读者生括方式、价值取向、阅读趣味方面的变动,既能使一些报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会使一些报纸“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报纸路数:跟着读者“感觉”走近年的报纸有三个变化值得玩味。一是晚报受欢迎的程度高于日报(机关报),与读者的亲和力较强。据京、沪、穗、深四城市居民常看的“10种报纸”排名,前3个城市均是  相似文献   

16.
薄膜包封就是在物品上包一层塑料薄膜,这些薄膜可以是PE、PP等等。薄膜包封的作用是防止机械划伤、防潮、防水。时下许多邮政报刊亭里卖的杂志、书店里的一些精美书刊都是由塑料薄和报纸的发行传播广告已经很普遍了,而透明的薄膜包  相似文献   

17.
报纸的每个版块对应着不同结构的读者群体,不同版块对应的读者群就构成了整张报纸的读者群。所以,某一个版块的弱势就会影响到整张报纸的读者规模。  相似文献   

18.
同一份报纸,100位读者就会有100种印象.好的印象汇合,会逐步形成对报纸的满意度、忠诚度;反之,形成不良印象,则会导致读者流失.对读者阅读报纸后的印象进行调查、分析和提炼,有助于了解报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报纸也逐渐走向市场,在宣传上它将获得更多的自由,它将逐渐取消公费订阅,改为私人订阅为主。报纸办得中看不中看,读者最有发言权,读者的多寡将决定报纸的命运。所以在新时期里办报,研究读者、了解读者、掌握读者读报的心理是办好报纸、搞好新闻宣传极其重要的环节。我认为大致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新闻欲。多数读者买张报纸翻翻,大抵是想获得一些信息或获得一些服务,包括市场信息,电影消息等。真正一本正经坐下来想接受一点指导、领会一下中央的宣传精神是有的,大约是部分处于一定地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刘冰  邵荃  葛昌秋 《新闻窗》2009,(4):67-68
目前部分城市党报已经开始在报刊亭(摊)零售,对唐山市报刊零售市场的抽样调查表明,有11.3%的报刊亭零售读者非常关注城市党报。研究读者意见,对不断改进报道,进一步提高城市党报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调查在唐山市主城区选取报亭对读者进行抽样调查,在统计分析阶段,又对经常阅读城市党报的读者意见专门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