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中学生物教学》2011年第9期和《中学生物教学》2012年第6期分别刊登了谷辉老师撰写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之疑点解惑"和刘雪廷老师撰写的"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几个认识误区"。笔者认真研读后,认为文中将水分子进出水蛋白通道、离子进出离子蛋白通道界定为协助扩散以及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判断,都有不妥之处,现将该问题与两位老师及广大同仁进行商榷。1膜转运蛋白的分类细胞膜中有的蛋白质与物质运输有关,被称为膜  相似文献   

2.
<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由于旧版教材的一些干扰以及教辅资料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使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一些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产生了疑惑。现对不同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希望能对各位同仁的教学有所帮助。小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跨膜运输方式相对简单,一般都是自由扩散,直接从磷脂分子之间的缝隙通过,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这里的小分子主要是指水和一些气体分子。但也有例外,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证明了在某些部位,水也可以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相似文献   

3.
刘敏 《生物学教学》2007,32(5):31-3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通道蛋白介导的跨膜运输及其与“载体蛋白介导的协助扩散”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细胞膜的结构密切相关。细胞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和细胞膜的结构属性共同决定的,同时还受生理状态和热、辐射、pH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实例的方式介绍了Na+、K+、Cl-、水、CO2、甘油、葡萄糖、蔗糖这些离子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机理,从中可以看出,同一物质和离子对于不同的细胞来说,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过程】课前准备:6张裁好的彩色卡纸,上面分别打印有"O_2"K~+"K~+载体"葡萄糖"葡萄糖载体"ATP"。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位于细胞最外层的细胞膜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都有哪些?生:将细胞内外分隔开(长城)、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海关)、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外交部)。  相似文献   

8.
李春艳 《教师》2015,(6):106-107
将两种溶液连通时,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经过学校食堂,经常可以闻到各种菜香;水中滴一滴红墨水,水很快会变为红色,这都是扩散.物质有小分子的,大分子的,进出细胞方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开放、灵活、充满时代性是新课程教材编写的特点,这对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即便是从以前的一支粉笔、一本书,到现在的多媒体图片、动画,却仍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新课程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思考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笔者近些年在讲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时,遇到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有的问题让我这个"老教师"都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0.
李彬 《生物学教学》2012,37(6):32-33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结合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并加以应用,体会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教材内容的几处细节进行解释和补充:水分子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通过细胞膜,"扩散"和"渗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极性强弱才是决定物质跨膜方式的因素之一等。  相似文献   

12.
1疑问 有一题: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开始的30min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小肠肠腔内的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此题明确给出葡萄糖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人教版(2007年第2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第70页有这样一段话:"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  相似文献   

13.
1 设计理念 本节课主要采用比较教学法,运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进行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楚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同时将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胞吐也参与比较.教师运用动画进行讲解各种运输方式,运用概念图展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相关知识.而"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系人教版高二生物学教材“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该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5.
彭宗臣  李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3-2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是该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泛泛地讲评,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集体备课时经讨论设计了下面的方法: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由点到面,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关于水分子、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小分子进出细胞都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的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由此联系到其他的小分子,如氮气、苯、甘油、乙醇等也是以简单的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特点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能量和…  相似文献   

16.
<正>1问题李希明[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456400)]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是否属于跨膜运输?不少资料上有两个问题让我疑惑:胞吞和胞吐是不是属于非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作用是否属于主动运输。  相似文献   

17.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常以表格、图像或曲线模型等形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的判定。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获取并应用试题所给予的相关信息。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试题进行归类分析。一、文字分析类例1(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1题)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18.
<正>本节主要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教材基本以叙述为主,所提供的探究性素材很少。多数教师主要采用直接讲授、动画演示、举例、列表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简洁、直观、易操作,但却不是最高效的,因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是什么",而未能深入的思考"为什么"。被动接受的知识是容  相似文献   

19.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1 教材分析 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的.本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本节改变了以往教材的呈现方式,没有把水分放在代谢一章里,也没有先讲植物的渗透作用,而是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水分子是顺着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水分的跨膜运输含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