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0,22(4):67-71
藏南谷地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是西藏自治区人口相对集中,社会经济相对发育的中心区。虽然其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但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投入、产出低。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与对策是:现有交通运输格局在校长时间内将继续维持,需要继续提高公路持质量等级,逐步提高管道成品油运输量,加快民航的发展与续建青藏铁路,且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及维护需要中央政府的持续性无直接回报投入。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藏南谷地的交通运输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建安 《资源科学》2000,22(4):67-71
藏南谷地是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重点区域,是西藏自治区人口相对集中,社会经济相对发育的中心区。虽然其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但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投入-产出低。该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与对策是:现有交通运输格局在较长时期内将继续维持,需要继续提高公路的质量等级,逐步提高管道成品油运输量,加快民航的发展与续建青藏铁路,且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及维护需要中央政府的持续性无直接回报投入。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了争夺21世纪的高技术市场,以较大的投入从事微型机械的研究与开发。据1999年2月《中国机械工程》第10期报道,美国平均每年用于微型机械研究与开发的费用约1.25亿美元(政府支持3500万美元,产业部门支持9000万美元),日本为1.1亿美元(政府支持3000万美元,产业部门支持8000万美元)。欧洲为1.15亿美元(政府支持4500万美元,产业部门支持7000万美元)。据INTERNET网最新消  相似文献   

4.
丁学峰  张翔 《情报杂志》2003,22(6):97-98
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大量运用,促使现代战争正由传统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本文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侦察的作用日益突出、计算机网络对军事斗争的意义更加深远、围绕计算网络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将愈演愈烈、计算机网络侦察力量将成为一支独立的专业力量、计算机网络侦察将成为一种新的武器和作战手段等五个方面展望了网络侦察在军事情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系统都可以抽象为节点与便组成的网络系统,尤其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深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交通作为中间的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网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作为一项巨型的网络系统,我们应该全面并且深入的了解其内在运行机制与规律,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进行简要分析,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张修成  尹相勇 《软科学》1998,(1):24-26,31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北方交通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张修成尹相勇一问题的提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在迅速提高人们生活与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大大加剧了人类与生态(发展)、环境之间的相互冲突。源于当代科技迅猛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环境、社会、交通等问题,迫切需要人...  相似文献   

8.
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专业外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面向21世纪的矿物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资源、发展将成为21世纪的三大主题。社会迅速发展对矿物资源的需要与日俱增,而人均资源消耗量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标志之一。 资源危机及技术的兴衰资源危机 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世纪带来的严峻挑战。全球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而传统的选矿理论及工艺已难适应资源的变化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冲破传统选矿观念的束缚,大  相似文献   

10.
从21世纪交通运输工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出发,结合学院按交通运输类招生培养的模式,对人才素质要求、人才培养模式中涉及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第二课堂开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以及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体系的要求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论青藏高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青藏高原历史时期人口波动较大,自50年代以来,人口总量增长速率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其原因主要是高出生率导致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造成。青藏高原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以年轻型人口为特征的快速增长趋势将持续较长时期,未来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不断增大,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有限的农业资源不可能供养一个迅速增长的人口;人口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成为制约高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宗教文化对社会经济现代化具负面影响。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控制人口快速增长、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以及对传统文化改造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藏高原是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开发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纪之交,本区社会经济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就业与社会稳定、效率与公平、保护环境与维护民族及国家利益、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四大发展目标。作者认为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必须遵循“需求、限制、平等”三大原则,确保人口与资源、生态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呈良性运行和发展;应采取人口有序发展、比较优势资源开发、防御型环境保护、局部区域突破发展和经济社会开放等综合模式,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探讨了高原人口与资源、资源与环境、环境与发展、区域与产业等多重关系之间的协调机制,提出了高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战略产业选择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香格里拉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值得青藏高原其它地区乃至全国借鉴的特殊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丰富的可更新资源,大力发展“无烟”工业,重点开发水能资源、旅游和生物资源,发展花卉等绿色产业,在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前提下,迅速促进高原区域经济的发展。文章从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发展和人类行为等方面,对香格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大工程的实施与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进行了简要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 ,对于土地利用变化中的文化因素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该文重点探讨了藏文化的自然观、价值观和饮食习惯、居住方式、能源消费及丧葬等传统文化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在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一种使土地利用方式保持稳定的力量 ,它与其它驱动力一起 ,共同决定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在外来文化和技术进步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发生变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李清源 《青海科技》1999,6(4):7-8,29
分析了青海省科技人才资源的现状,指出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应置于其他资源开发的首位,提出了优化和创新科技人才管理机制等6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8年夏季(7,8月)藏北降水的某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ME-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1998年7月和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7月份降水量的纬度效应要比高度效应明显,而8月份的降水量不但具有一定的纬度效应,也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效应。7月∽8月份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纬度的分布特征,但它也受到海拔高度效应的修正,即由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使得某些测点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复杂,其上的降水显然应当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简单地区分各因子的作用是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是指导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变成现实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对可持续性的评价。本文采用博塞尔?哈特缪特的“标识星(Orientor Star)”方法,对青藏高原重点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定量评价,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文章在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作者按照人类、支撑及自然3个亚系统建立了川滇藏接壤地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应用标识星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在1959年、1999年和2039年该区的区域可持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建委20周年为契机,于2006年5月25—2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论坛的宗旨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研讨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中国科学自主创新的机遇,交流科学基金组织发展经验,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战略与措施,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革 《中国科学基金》2000,14(2):101-104
通过介绍国内外湖泊演变研究、古湖泊研究计划、古水文数据与气候水文模型模拟等研究现状和动态,从数据和模型方面对我国在21世纪的湖泊环境演变的研究提出初步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