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p.184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定义如下: 利用机械工作的时候,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这部分功是必须做的. 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额外做的功叫额外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叫总功. 这三个概念的定义都属于描述性的,乍看起来通  相似文献   

2.
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有用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有用的功是有用功.如利用斜面把重为G的物体拉到高为h的顶端,W6。一Gb.又如利用滑轮拉重物在水平面匀速运动,通过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这时,物体的牵引力大小与f相等,则WEo一人.额外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没有用但又不能不做的功是额外功.如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及克服机械本身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即十。一十。。…  相似文献   

3.
机械效率的计算是初中力学重点知识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点之一.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顾名思义,有用功就是对人们有用的功(这部分功也就是人们使用机械的目的).额外功就是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是总功.但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提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桶做的功是额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这时捞桶是目的,所以提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做的功是额外功.因此,掌握与机械效率有关的计算,关键是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相似文献   

4.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斜面和杠杆,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械做功的机械效率时,先要确定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俗称“目的功”,目的不同,有用功就不同.为完成目的功,必然会出现附带功;这些附带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总功.例如: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目的是提水,  相似文献   

6.
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是"机械与人"一章中的基本概念,正确区分"三个功"是计算机械的机械效率和功率等有关物理量大小的前提,总功即拉力所做的功,指利用机械所做的功;为达到我们的目的必须要做的功叫有用  相似文献   

7.
在计算机械做功的机械效率时,先要确定有用功和总功.有用功俗称"目的功",目的不同,有用功就不同.为完成目的功,必然会出现附带功,这些附带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就是总功.例如: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目的是提水,所以你克服水的重力做  相似文献   

8.
机械效率是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二物理《力》一章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中考试题热点之一。能否有效地用好机械效率解题,关键在于对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力、额外功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运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五要”1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它反映机械性能的好坏。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但总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它们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因此W有>W额,所以有η=WW总有<1,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因而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所以通常…  相似文献   

9.
在教科书“功的原理”一节中指出:“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而在“机械效率”一节中又指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学过了这两节内容之后,初学者将认为这两个结论是互相矛盾的.现在我们以它们各自的题设条件出发,来分析这两个结论是否矛盾.功的原理成立的条件是:不计摩擦和额外阻力,即理想机械,而理想机械的效率为100%.也就是说使用理想机械时,有用功等于总功.所以功的原理是在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再考虑一下实际机械的特点,机械本身都受到重力作用,相对运动…  相似文献   

10.
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做有用功,还要克服机械中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机械自身的重力做功, 这些都是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求总功W总时,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11.
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对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及机械效率概念做了深入的分析和辨析,以期使学生正确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概念,消除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2.
概念辨析1.有用功和总功区分.动力(人或电动机)对机械所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或者说如果没有机械,直接用手移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例如:图1提升物体过程中,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图2平移物体的过程中,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图3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在物体升高h的过程中,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时:有用功是F′s′,总功是Fs.求斜面机械效率η2时:有用功是Gh,总功是Fs.2.功率和效率区分.功率和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功率大的机械不一定效率高,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除做有用功外,还要克服机械中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机械本身重力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W有用/W总,只要找出有用功和总功这一关键,解题也就容易多了,如何找出和求得有用功与总功呢?求有用功%用时,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①提升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  相似文献   

14.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上的片面性和把握上的不确定性,初学者觉得这部分内容很棘手.学生遇到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时,往往机械地模仿或硬套公式.本文通过例题分析,就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理解与计算提出几点看法.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要正确的理解机械效率,必须先对有用功、额外功和  相似文献   

15.
一、不能正确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机械克服阻力做的功,如果对人们有价值,则该功为有用功(此阻力为有用阻力);如果对人们没有价值,则该功为额外功(此阻力为额外阻力).  相似文献   

16.
1.简单机械的效率由于机械本身的自重、摩擦等因素,利用其做功时,不得不额外做一部分"无用"的功.因此,使用简单机械做功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有三个: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关于功,必须明确它的两个要素,在判断是否有外力做功时,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关于功率必须准确理解它的定义,明确功与功率的关系,在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关于机械效率,必须明确它是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本单元涉及的公式比较多,包括功的计算式W=Pt;功率的计算式P=W/t;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用/W总;功的原理表达式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nh=G/nF(其中n表示承担阻力的绳子的段数);以及运动物体的功…  相似文献   

18.
简单机械问题,存考虑额外阻力时,可用杠杆平衡条件或功的原理求解;在额外阻力不可忽略时,则要用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求解。机械效率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三个概念。题型是千变万化的,弄清了概念,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讲了机械效率、锅炉的效率和热机的效率,但都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张冠李戴,无从下手。采用归类对比可加深学生对各种效率的概念及其实质的理解,有助于克服他们在解题中的困难。一、各种效率的引入、定义、计算公式1.机械效率:为了描述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有用功和总功的关系而引入的概念。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计算式:η=W有W总2.锅炉的效率:为了描述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的关系而引入的概念。定义: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跟燃料完全燃烧时放…  相似文献   

20.
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给定的条件不同,计算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方法也不同.1.有用功是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有=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