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经过中国人民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1945年台湾终于光复。对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台湾民众欢欣鼓舞,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高度融合,表现出空前一致的民族与国家认同。但由于国民党政权的专制与腐败,台湾民众因对国民政府不满导致1947年爆发反政府的“二二八事件”,台湾人民的本土意识空前膨胀,民族精神失去主导地位。在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台湾民众的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产生了更化。  相似文献   

2.
潘新民 《教育导刊》2009,(12):23-26
近年来,围绕“新课改”开展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存在着继承不足、缺失自主、没有充分考虑地域差异等问题,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本土意识”弱化的倾向。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坚守“本土意识”,这主要包括继承意识、自主意识、国情意识。“本土意识”的树立,对于基础教育改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港电影本土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西方英雄主义认同到本土文化认同的生长期;二是香港本土文化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遭遇表达难题的徘徊期;三是中华传统文化与香港本土文化融合的发展期。目前,香港电影的本土意识已经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两地电影人要把握好文化认同与融合的尺度,使两地文化形成特色。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课程研究的本土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万海 《教育学报》2005,1(2):21-25
全球化语境下的课程研究日益呼唤一种本土意识,从本质上讲它是指课程研究中的原创意识、求真意识、自主意识、民族意识。当前我国课程理论界明显缺乏本土意识,表现在传统课程思想的断裂与流失、对外来课程理论的化仆从心态、局部共同体组织松散、问题域不明确、命题与话语体系的依赖性等。缺乏本土意识的课程研究将危及到自主的化领导权的保持,弱化研究的专业敬畏感与自我身份认同,加剧学术浮躁之风。当前致力于研究问题域的转换、探求“体验性”课程研究及学术规范与评价机制改革等几方面,可以作为提高研究本土意识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土意识的核心是民族化意识,它的心理根源可以追溯到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它是一种思维定势。作家有,读也有。把本土意识导入外国学研究能够扩大外国学欣赏的视野。本土意识,究其本质,也是一种价值取向。在研究过程中,本土意识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意识层面。这种研究方法重在宏观把握,引向化包容和化融合。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当代中国美学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情形要求我们在研究当代中国美学时,需要具有三个基本的意识。即语境意识、本土意识以及实践意识。  相似文献   

7.
实践层面的方法论运用体现的是一系列思维模式,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寻求方法论指导,并自觉将方法论思维运用于研究之中的主动意识。具体言之,方法论意识包括运用“层面一关系”确定研究位置的结构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问题意识,注重历史继承与本土转化的时空意识,以及通过探索学科方法论促进学科建设的自我意识。教学论研究者需具备这些方法论意识以提升研究品质。  相似文献   

8.
非马的诗歌简朴,但却有着无穷的蕴意,纵观非马的诗歌世界会发现其中有着十分鲜明的中国立场与本土意识。本文尝试从其创作思想、创作内容等方面分析,探究非马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立场与本土意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新途径,将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两方面有机结合,建立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遭遇中西文化冲突,"求真"研究的无根意识与"求用"研究的功利化所造成的相互偏离,"求真"与"求用"的偏离,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殖民与反殖民困境,学术殖民与反殖民的斗争等多重本土困境.但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在迷惘中没有停止探索,在此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本土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以文化自觉引领本土高等教育研究,体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昭通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坚持了为“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服务的使命意识,出现了一批虽然还比较稚嫩但却有社会意识的作品;到了90年代,昭通作家在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的同时注意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写作手法,使作品既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又较为新颖。90年代后期至今,昭通作家在继续深入探索入的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及其自然属性的同时,更把目光投向贫困山区的贫苦农民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文化意识和社会命运,表现出积极的生命意识,在创作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学的主流是非生态的文学;而且许多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还是反生态的。生态批评不仅要研究所有生态文学作品,发掘作品里具有生态意义的部分,而且还要对反生态的作家和作品进行生态思想角度的重新审读和重新评价,指出其中的反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孤独是人类生活中独特的精神现象。鲁迅再现了浅层次的孤独,揭示出旧中国麻木、冷漠的国民性;展示与解剖了高层次的思想和人格孤独,表现了救赎自我与拯救社会的孤独与苦闷。鲁迅作品中的孤独意识所具有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知识分子情结对当代学创作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听觉是钢琴练习及作品表现的关键。良好的触键感觉来自于良好的听觉,只有建立良好的听觉才能正确掌握和使用踏板,只有正确运用良好的听觉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才能把握和准确表现作品的风格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陈维崧的怀旧,吊古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表达时间意识的方式,或者说两类不同的建构时间意象的语言手段。不少研究者倾向于从陈维崧所遭遇的历史动荡和生活变故亦即其独特的生平经历出发分析这一类作品。而在事实上,这一类作品承载着词人作为一个正统丈人的道德想象和追求。也可以说,是词人的这一文化心理而并非其人生经历从根本上影响着其词创作的时间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荒原意识浸润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它是在时代背景、家庭背景与个人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表现为对人类文明与人性的绝望.张爱玲认为文明与人性都已走到尽头,注定毁灭,而且没有再生的希望.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苍凉"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底色,无论情节多么传奇,场面多么热闹,表现技巧多么繁复,故事的背景都是苍凉的,而这正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通过设计“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实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辑的选择加工过程就是审美过程,文学编辑的审美意思决定了作品的选择和加工。文学编辑的审美素质的培养是审美意识和准备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