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彝族南部方言区不同称谓不同支系的服饰具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对彝族该方言区的服饰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
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全国彝语共分为六大方言(北部方言、东部方言、南部方言、西部方言、东南部方言、中部方言)和二十六个土语。各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上。说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话。在彝语各大方言区中,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彝族居民所操的彝语属于中部方言区。  相似文献   

3.
支格阿鲁是古代彝族的神话英雄人物,被西南地区的彝族认为是远古祖先,受到崇拜.彝语南部方言区流传的笃杰阿龙(也称阿龙)传说,就是支格阿鲁传说.相比之下,彝语南部方言区的支格阿鲁崇拜已经从文学、信仰观念层面发展到了仪式实践阶段,这是支格阿鲁崇拜文化中的较高级阶段.支格阿鲁是祖先神、生育神和村寨保护神.彝语南部方言区的支格阿鲁崇拜形成了两项村寨集体性的信仰民俗仪式:“咪嘎哈”仪式和“德培哈”仪式.“咪嘎哈”仪式一年一度举行,“德培哈”仪式十二年一度举行.目前,彝语南部方言区的支格阿鲁崇拜文化处于濒危状态,亟待保护、传承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彝族学者普璋开自2001年开始以个人身份同澳大利亚学者大卫·布莱德利合作,翻译海外彝语南部方言区古籍以来,计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14年,大卫先生陆续寄来从法国、英国和中国台湾等地采集的2000余张彝族南部方言区彝文古籍文献影印件.普璋开根据这些影印件复抄经书100余卷,四行体翻译40余卷100多篇经文,为海外彝语南部方言区古籍文献的抢救性翻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要抢救和保护海外彝文古籍文献,应加强与海外合作,以数字化保存古籍文献的同时,加强翻译和出版,以便更好地传承彝族文化经典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根脉.  相似文献   

5.
云南彝族银饰的构件、纹饰、组合多姿多彩,各方言区有所趋同,并均以意象造型为主,以象寓意,以意构象。其多姿多彩的造型决定了丰富多彩的审美表现,但终以优美、滑稽、崇高为主要表现形态。云南彝族身上各部分的银饰,归纳为四类型的银饰构件和三类型的制作工艺。同时,也认为此银饰是彝族文化的表象显现,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昭觉县作为凉山州腹心地带,聚居着圣乍、所地、阿都、依诺四个语系的彝族人.作为凉山彝族文化的中心地,有"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之说,昭觉其悠久的历史及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凉山彝族音乐文化染上了古老而又独特的艺术风格.彝族重视生命全程中的人生礼仪,他们始终延续着本民族自古相沿的仪式传统,并通过音乐这一特殊的表达方式将本民族的生死观念、个人生命哲学进行阐释.彝族人生命中所有特定的仪式都与音乐文化有着极其深厚而悠久的联系,音乐是彝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彝族博大精深的音乐文化,让彝族传统的婚丧音乐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在历史上曾经有三个民族在这儿发挥过深远的影响,最早是藏族、接着是漠西蒙古和硕特部,最后才是彝族.这一特殊的历史过程使得今天在这里所看到的文化生态特点既有别于凉山腹地,又与藏区不同.但从今天调查到的当代彝族生计着眼,却可以清晰地看到彝族文化对这里的特异生态环境作出了成功的适应.其社会生产效益和生态维护成效,都比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更能彰显文化再适应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8.
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民族,由于居住环境复杂,形成了不同区域宅居文化的差异性与多元化特性,从独特的宅居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辉灿烂、丰富多采的彝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方言区的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普通话基础差,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方言区高职院校"推普"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而且能够对社会起辐射作用。方言区高职院校"推普"不仅必要而且是可以操作的。  相似文献   

10.
彝族人民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和道德情感,它是维系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彝族具有独特民族气质的主要精神来源。彝族伦理思想是指彝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文章对彝族民间文学、人生礼仪、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方面所反映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进行了提炼和概述,从中大致可以管窥彝族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概貌。彝族伦理思想作为中国伦理思想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认真发掘、整理、继承和弘扬其积极成分,无论是对彝族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中最具代表性的方言,成都话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具有典型性。方言是民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内容,两者相辅相成,透过方言词汇我们可以看到方言区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文化因素。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成都人自古就讲究饮食,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从成都方言中大量与饮食相关的词汇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前后鼻韵的区分,是陕西关中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影响该方言区人普通话水平提高的拦路虎.传统的普通话教学方法是老师发音学生先听.再模仿着发,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往往人们听不清前后鼻韵的区别,导致该方言区的人学的普通话不甚标准.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凭耳朵听的难以分辨的语音以图谱的形式显示出来.可以帮助该方言区的人分析易混语音的差异,准确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13.
以情动情─—山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李建堂无可讳言,目前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缺失。特别是对一些边远山区且文化、经济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彝族学生来说,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犹为重要,如果忽略了对这些彝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者把规章...  相似文献   

14.
<正>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边境一带,分为西双版纳傣语方言区、德宏傣语方言区和红金傣语方言区。其中,德宏傣族地处永昌文化圈中。东汉时期中央王朝设立的永昌郡辖地极广,《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在永昌郡内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等地都是现在傣族人聚居的核心区域。可以说,傣族自古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楚雄彝族是中国彝族的一个分支,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歌舞既记录了楚雄彝族历史的变迁,又蕴含着彝族人民生产、生活中深厚情感交流。将彝族民间歌舞融入当地小学校园教学及活动中既可以起到优化学生对音乐、舞蹈知识技能的理解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适应民族文化环境,克服"文化流失",从艺术教育中寻找切入点,建立体现彝族文化特色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海南闽方言与民俗关系,得出闽方言区民俗孕育和产生了闽方言俗语。用闽方言区的鸡民俗与鸡俗语为例,说明了越是广泛流行的民俗越能产生丰富的相应俗语。海南闽方言区独特民俗也产生了独特俗语,从这些独特俗语中也可以体会到海南独特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17.
贵州彝族文学的分类及分期,特别是分期的特殊性,是由贵州彝族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与已经出版的彝族文学史的分期不同,贵州彝族文学史可以分为远古、上古、中古、近古、近代和现当代几个时期。在研究贵州彝族古代民间文学的时候,文本的选择就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情景交融     
抒情性作品,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以及寓理于景的散文,要能够做到情景的交融,也就是有意境。意境由情、景两方面构成。但是情与景在作品里有着地位与分量的区别,因此从情或景在作品里的具体表现看,意境可以分为三种:1.景中藏情。以景物描写为主,情藏于景中。换句话说,被人看到的是物,被人感到的是情,  相似文献   

19.
常发荣 《云南教育》2004,(25):12-12
那口伴我二十余载的松木箱子,收藏着一件黑色粗布彝族外衣,每当看到它,就会想到一个彝族少年,看到它。那段初为人师时的情景就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20.
舞蹈源于劳动人民生活的提炼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崇敬.“达体舞”作为彝家的舞蹈精华,舞出了彝家心底的情,咏出了彝家灵魂的歌,充分反映了彝族人们热诚、豁达、坚定的生活态度,成就了彝族不朽的民间艺术瑰宝,也为我中华民族之艺术增添了魅力的篇章,充分放映了我国民族文化之优秀价值取向和艺术之美学观念.本文首先探讨了彝族达体舞的产生,而后分析了彝族达体舞艺术特征,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促进彝族达体舞未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