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海市教委于2007年开创性地推行学校委托管理举措,如今已经推进到了第三轮。实践证明,委托管理的实施提高了郊区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新农学校作为接受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托管的远郊农村学校,就是其中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相似文献   

2.
蒋志明 《上海教育》2010,(10):46-47
2005年,蒲东新区委托成功教育研究所管理当地一所农村初中,开启了委托管理之门。2007年,上海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以委托管理方式与郊区农村20所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办学,有效提高了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3.
沈祖芸 《上海教育》2009,(17):26-27
上海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托管”20所农村薄弱学校两年来,受益面覆盖农村400多个班级15000名中小学生,实现了教育品牌跨区域流动,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显著提升。2009年8月21日,上海市教委召开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推进会,启动了第二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郊区4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将委托中心城区优质教育机构或品牌学校采取团队契约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管理。 会上,市教委主任薛明扬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委托管理的方式有效实现了市中心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的辐射,受托学校办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学校划片区域老百姓的教育需求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此项工作,进一步扩大规模,让这一举措惠及更多学校的师生、家长和社区。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创新思路,完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认真做好第二轮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7年,上海市教委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模式(以下简称委托管理),目的是借助市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形式,促进农村薄弱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本文是在对委托管理的内涵、特征及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对委托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引导外部优质资源介入薄弱学校管理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了推进上海市"新郊区新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上海市教委提出了一项以委托管理形式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重要举措,即以市区办学水平和质量较高的学校对口支援和管理郊区薄弱学校,目的是:突破现行体制机制下的学校管理资源跨区域流动问题,实现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农村;引进专业化的管理服务,有效提高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学效率;植入新的教育理念与校园文化,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校开展委托管理(以下简称托管),是教育主管部门将薄弱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进行管理,其实质是保持被委托学校的所有权,转换管理权,强校带弱校,有效辐射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上海市教委启动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以中心城区品牌学校或中介机构率管理团队入驻农村薄弱学校的形式,快速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截至目前,上海已完成3轮80余所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受益学生8万余人。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作为第三方机构对第三轮委托管理的绩效评估显示,80%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有了不同程度提升,教师在推进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行为规范、学习习惯有明显改观(2月12日《中国教育报》)。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校开展委托管理(以下简称“托管”),是教育主管部门将薄弱学校委托给优质学校进行管理.其实质是保持被委托学校的所有权,转换管理权,强校带弱校,有效辐射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以实现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读到《中小学管理》2007年第3期上的《薄弱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透视》一文,深有同感。5年前我们学校同样是一所薄弱学校,如今己走出了发展的低谷,甩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我们是如何做的呢?现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中,强校工程、新优质学校建设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等改革组合实施,其中跨区域农村义务教育委托管理坚持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为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构建管、办、评分离的教育公共治理体系,提出了精准委托管理的新政策,本文聚焦上海郊区义务教育学校精准委托管理的制度设计,进行相关的理论剖析并提出后续思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均衡实践的一种模式,“委托管理”的价值不仅在于课程与师资的引进,更在于促进学校文化的创生与重建。由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委托管理的原浦东新区高桥西校的实践证明:“委托管理”尽管有很多方法与途径,但致力于改进薄弱学校的课程结构,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既是教育活动的永恒主题,也是委托管理的基本内容。而这些正是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文化创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尚记 《成才之路》2009,(30):I0013-I0013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教委召开的本市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从今年秋季起。上海市将启动第二轮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郊区的4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将由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机构或品牌学校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上海与衢州在学校委托管理实践中的比较评析,从中认识到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合理性,总结出模式建构过程中的有益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改造薄弱学校,理解如何在特别的社会背景和自身条件基础上进择学校委托管理的路径及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秀林 《上海教育》2010,(10):52-53
钱圩小学创建于1912年,是一所具有98年历史的农村学校。学校原有镇中心校一所,村校9所,教学班48个,教职工132名。随着乡镇拆迁和合并,郊区城镇蓬勃发展,农民离开乡村,生源逐年流失,学校规模缩小成现有的17个教学班,65名教职工。2009年,学校成为上海师大一附小委托管理对象。在委托管理中,学校文化的差异是最突出的矛盾焦点。我们通过学校文化重塑来实现不同文化间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所实行的学校委托管理,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为依托,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进行委托管理,旨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上海市C中心托管的浦东新区D学校为例,其通过制度模仿的途径,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这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变迁行为。本文以制度变迁相关理论为视角,分析学校委托管理模式的发展,以期更好地理解、阐释该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委托管理薄弱学校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被委托管理学校进入"后委托管理时期",若要继续保持委托管理时期的学校办学活力,可依据校情,找准学校今后发展的突破点,从整合各类资源,有序实现学校特色创新角度做起。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四川教育》2008,(7):12-12
作为扶助薄弱学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开始,“学校捆绑发展”。在我省各地陆续启动。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捆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捆绑发展经验日趋成熟,薄弱学校的发展步伐加快,区域教育的整体实力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陈瑾 《四川教育》2008,(7):16-17
自2003年以来,我区为了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优质学校引领薄弱学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我以锦江区学校捆绑发展历经的几次重大转变,来说明捆绑发展在反思中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以来,我国由上而下发布了一些标志性的教育政策,如鼓励公众参与教育决策、逐步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实行中小学督学制等,表明了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行政与管理领域继续推进科学化、民主化的决心。在学校管理层面,也出现了以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等方式变革管理和提升领导力的良好势头。宏观层面的管理变革以政策创新为标志,必将带来管理领域制度与机制更新的新气象。源于上海浦东的"委托管理薄弱学校"之举措,不仅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2,(7):55
龙华中学占地21亩,在校生570名左右,教师43名。前身是一所薄弱完中,学校自2005年开始成为上师大附中委托管理学校。通过委托管理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学生从"不愿来"变成目前的"愿意来""想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