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她是谁大师最风光就是在做"李敖大哥大"的时候,虽然忙翻了,却也忙得神采奕奕。那时他每天都要上一个多钟头的节目,而且要不断找新话题去发挥。偶尔我的诊所不太忙,我就开电视看看他,看了几集后我觉得,他口才真的不错,各种议题都能滔滔不绝、引人思考。不过随着节目的集数多了,他的招数也渐渐用完了,讲故事或举例子时,越来越经常重复。他可能多少也发觉了,所以有时候会说:"这个观点是我隔壁张太太  相似文献   

2.
正"你觉得《地心引力》怎么样?——这正在成为航天员最烦的问题。"前NASA航天员盖瑞特·瑞斯曼说,他曾在国际空间站(ISS)工作3个月。电影中ISS被太空垃圾击成碎片,让瑞斯曼印象深刻。不过他也说,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是"永不可能"。话虽如此,近年来ISS上是大小事故不断。最近一次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不断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好莱坞电影也不断地融入更多中国元素.美国电影里的中国元素表征的是西方对东方的"凝视",既是美国对中国"东方主义"异域想象,又是作为界定"他者"、确认自我的文化霸权.在新时代全球化文化对话的演变中,只有寻求电影文化的多元对话,才能使得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绽放其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精神疾病因素向来都会增加刑事案件审判的复杂性。随着"犯罪遗传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科学证据对司法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1991年,美国人斯蒂芬·莫布里抢劫了佐治亚州的一个达美乐比萨饼店,并且开枪将餐厅经理打死。这样的案子在美国本不算稀奇,但稀奇的是,莫布里竟然为他的犯罪行为而"自豪"。案发后,他不仅向人吹嘘自己的残忍,还把"达美乐"的标志文在后背上,作为"纪念"。莫布里的暴力行为和残忍本性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5.
一个工匠可能一天凿出10个木雕,而一个艺术家则可能10天也出不了一件作品。因为前者是同一模式的重复,后者是呕心沥血的求索。前者在制造,后者在创造。新闻记者是创造者,前所未有和与众不同是他的永恒追求。他要不断搜寻,就像企图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他还要不停地思考,以求判断和选择出哪些才是读者所喜爱的"与众不同"。每个记者可能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探索,而我在实践中颇受其益的,是"反其道而行之"。反其道,即避开极有惯性的传统思维定势,运用一点导向思维去观察有待我们去认识和采访的客观世界。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不小…  相似文献   

6.
正《北京人在纽约》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相信许多人对大城市都有这样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有一篇文章谈到这种情绪,作者说:"对纽约的爱与恨成了一个不断交替变化着的情绪问题。这种情绪的变化常常发生在同一天。这个地方经常使人恼怒,有时也让人振奋。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取得不可或缺的经验的城市。住在这儿,人们可以放心,一定能持续地面向生活。"  相似文献   

7.
牛玮一 《东南传播》2021,(10):89-91
"他者"概念自诞生之初便蕴含着与"自我"相对的意涵,经常被贴上愚昧、卑劣的标签,信息时代的讯息发达并未有效解决"自我"和"他者"的矛盾,尤其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地球村内部依旧充满新的冲突和暴力.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他者"的确认和排斥来完成对自我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传播,也在不断对"他者"进行不平等的形象建构,记者作为新闻制作过程中的生产主体,把握着新闻生产的重要渠道,在"他者"观念这种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下,"他者化"报道的思维依然存在,并且直接影响着"他者"的媒体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本质上是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文明交流过程,只有破除"他者"观念的二元对立思维,才能将跨文化传播变为一种共享、开放的传播形式,从而获得打破各文化间交流困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2,(13):41
记者到了四五十岁,往往会被无情地"逐出"新闻一线。在李锦看来,四五十岁,深度的思想性新闻的生命才刚刚开始。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他仍然活跃在新闻的一线,在不断书写新篇章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加开阔与壮丽的新闻生命。请看本期"传媒骄子"《李锦:工作着是美丽的,贡献着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9.
李锐觉得这本书"是一个我创造的世界"。他说,"‘第八天’不仅仅是张马丁一个人的创世纪。耶稣和菩萨遭遇的一切困境与拯救,绝望与慈悲,摧残与抚慰原本就是属于所有人的。"两三年前,李锐为张马丁写下了墓志铭:"你们的世界留在七天之内,我的世界是从第八天开始的"。由此,这句话开始在他的脑海里不断翻腾。于是,第八天也成了李锐一个人的"创世纪"。张马丁作为小说的主角,被卷进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之中。故事被浓缩到虚构的  相似文献   

10.
思想来自于实践中的历练,智慧基于平时不断的积累。他崇尚科研,专注实践,无怨无悔地执着于所热爱的新闻事业。之后从业界转向学界,投身教育事业,可谓是一个华丽的转身,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新闻人才。三十多年的新闻实践和教学实际,使他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改革等方面教研成绩颇丰,已经达到"新闻有思想,研究有思路、实践有办法"的至高境地。他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思维敏锐,智慧超群,时刻渗透着的学者的睿智与师者的谦逊,他是新闻界领军人物,也是本期"前沿访谈"栏目嘉宾——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初,在省会新闻界迎新春茶话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对全省新闻媒体提出,要努力破解舆论监督难。2011年初,在省会新闻界新春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卢展工又用大量篇幅讲舆论监督,他说:"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过去的一年,舆论监督不断在加强,越来越显现出正面报道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jorny 《报林求索》2012,(12):118-127
<正>在时尚界没有人能超越他的地位,他身兼设计师、艺术家、健身教练,摄影师于一身,他拥有一家书店,他既是作家也是一位神秘人。他是时尚界最喜欢的设计师,同时他的私生活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话题,没有人知道他真实的出生年月,就连他的父亲也是俄国、瑞典、德国三国的混血,他就是享有"老佛爷"之称的卡尔·拉格菲尔德。  相似文献   

13.
杨绛 《出版参考》2005,(26):41-42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很多,也不易遗忘.  相似文献   

14.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了人民日报社,他在谈到新闻舆论时,首次运用了"公信力"的概念.他的原话是"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其中,关于权威性和影响力过去都曾说过,而提到公信力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日渐深入,对于跨国经营与传播的西方媒体而言,"他者"报道的频率和内容增加迅猛。在传播活动日益向全球范围不断散播的当下,其所涉"他者"的媒介伦理问题也愈发的突出,对于不同国家、种族、民族和文化间的彼此认知和理解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甚至导致了冲突和恐怖主义袭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本文试图就西方媒体"他者"报道中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之背景和成因进行探究,并尝试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回应之。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对宣传思想的重要要求,他对新闻宣传工作充满期待,也为我们新闻工作者如何提高本领能力指出了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豁胖     
上海话管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牛逼哄哄的样子叫"豁胖"。这个词是有历史渊源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瘦是贫苦的象征,"瘪三"是骂人的话,胖是有脸面的事。豁胖,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凡夫俗子的一种本能。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同学会,因为里面豁胖的人太多了。其实甭说同学会,我们那个QQ班级群里也是豁胖声不断。有男同学忽然大喊:"我最近胖了好多!"被催着亮了照片,他胖不胖不是重点,重点是他身后那辆LOGO闪亮的奔驰车。朋友圈里有姑娘忽然跳出来问大家周  相似文献   

18.
王娴 《东南传播》2021,(6):115-11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美颜技术的大众化,人像美化成为网络用户特别是90后女性群体的一种依赖性实践,其在引领新的美学价值的同时,也重塑着互联网一代的社交方式.笔者将90后女性热衷"人像美化"这一行为,与技术赋权、"他者镜像"、身份认同偏移及媒介审美霸权等相关观点进行辩证讨论,剖析人像美化的依赖性如何彰显数字时代的形象焦虑,进而对当代年轻女性社交平台中的自我凝视和拟态真实形成较为深刻的把握.90后女性在"他者"期待视野下不断加工和改造自己的人像图片,是媒介技术对人像美化进行赋权的过程,也隐含着整个社会对"女性美"的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19.
他从幼时挨揍悟出了自己的不凡命运,风水是他的人生布局,是他的一举一动徐梅山喜欢黄色,不喜欢白色。他说,这是自己的"命"。他是研究"命"的。从18岁到现在,他已经研究了近30年。目前,他是中国易经研究会会长。风水活法每天早上一起床,徐梅山就会下意识地想起两件事:一、不能洗澡;二、不能喝奶。这两者都是水。他八字里水旺,不能老往里加水,否则会引起"水灾",。肾脏会出问题,膀胱泌尿系统也会出问题。他的小女儿八字里也水旺,他叮嘱老  相似文献   

20.
一天,一位西方记者朋友邀约我在巷尾一处僻静的小茶馆相聚。他出于对来自海外朋友的关照,问我在新加坡当记者有什么长进。我脱口回答说:"逐步学会提问题。"大概我的回答太肤浅,令他惶惑不解。他追问了一句:"提问何需学?哪位记者不提问题?人从孩童呀呀学语开始就不断提问题。"我遂向他转述了一位西方记者对我说的一句话:提问是记者的最锐利的武器,也是最难掌握的武器。我认识这位西方记者是初到新加坡之时,新加坡是本地区政治经济制度与西方最相近的国家,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的新闻通常通过记者招待会和公关网络向公众发布。记者的传真机上新闻稿连篇累牍,各机关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