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朝日新闻社编辑委员本多胜一,第三次来到中国,第三次奔赴南京,去完成他的不寻常的采访计划去了。那是一个多月以前,我带着女儿去燕京饭店拜访了他。本多还是那么质朴。白色高领毛衣外面,套一件半旧驼色呢外套,看去似乎满面风尘。一九八三年夏天,笔者在日本进修时曾去访问过他,那是在东京,周围都是西装革履、绅士风度十足的人,唯独本多,不穿西装,不系领带,显得很是随便。他曾开玩笑说,他来自长野县山村,是乡下人。的确,本多完全没有大记者的架子。日本《采访学》一书的作者加藤秀俊氏曾经在文章中  相似文献   

2.
“不在与你怎样成了记者,而在于你要成为怎样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得知老友白修德的逝世消息,不禁为之一怔。我和他在一九八○年美国《纽约时报》编辑沙理文河边村家里见过面,吃了一顿晚饭,欢谈约三小时,并由他驶车送我回纽约。他原名西奥图·怀特,白修德是他的中国姓名。一九四一年在抗战时重庆,我和他相识。那时他在担任国民党中宣部国际新闻处的顾问,但他对于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越来越不耐烦,终于分了手,转为美国《时代》周刊的驻华记者,成为率先报道延安根据地的少数几个外国记者之一。敌后情况以及我党的政见  相似文献   

4.
日本一部叫作《现代新闻人物事典》的书,这样介绍本多胜一:“1931年生于长野县。千叶大学药学系、京都大学农学系毕业,入朝日新闻社。1963年在朝日新闻连载《加拿大·爱斯基摩》,开始引人注目,以后相继发表《新几内亚高地人》等成名作……总是站在被杀戳者一边,告发杀戳者。是当代新闻界的英雄。”一位朋友也说,本多胜一很有特点,研究日本新闻,不了解本多,有点遗憾。于是,我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在回国之前访问一次本多胜一。本多是朝日新闻社的编辑委员。我的老师——上智大学教授三好崇一先生,原是朝日新闻社论委员。于是,通过三好先生,我很快同本多取得了联系,并且,收到了本多赠送的他自己的几部著作。他建议我先读几本书,然后再谈。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线记,自己见到过太多悲惨的场面,如遍体烧伤的女孩、残酷的车祸、遍体鳞伤的少年,但是一般来说会很快淡忘了当时那种痛心的感觉,因为生活本来有其残酷的一面。但是自己经历过的,有关教育高收费的一个事件采访,却久久难忘。在这个教育乱收费的新闻里没有刀光剑影,也似乎没有施害,只有受害,而受害受的伤害一切看起来又那么合理。但自从这次采访之后,我再不愿再采访此类事件,遇有人谈起教育收费之痛,自己只会一声叹息,不再多说。  相似文献   

6.
今年元月,在新疆《军垦报》社工作的李振平,回到老家河南省鹿邑县杨湖口乡苏阁村,准备给父亲过三周年祭日.由于身处异地,父亲在在时他不能孝敬,临终时父子也未能见面,铸下终生遗憾.本想在父亲三周年之时,操办一场,花钱为父亲立块墓碑.  相似文献   

7.
正赵兰英是新华社的高级记者。她从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就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在上海分社工作的三十余年时间中,采访了上海文艺界无数人士,出版过《访问上海文化名人》等专著。而采访最多的人物,则是文学泰斗巴金先生。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与巴金接触的新闻记者不少,而写得最多、在读者中影响最大的,当数赵兰英了。难怪有同行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赵兰英怎么能采访到巴金的那么多内容。巴金家属  相似文献   

8.
我领到了一张记者证,墨绿色的。我成了《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和我同屋的是一位老记者,方正的脸庞,宽阔的前额,戴一副近视镜,举止沉稳,每日里埋头写稿,十分认真。我受命采访的第一个对象就是他——邵一海。真没想到.我们的交谈.成为我踏上新闻工作岗位难忘的一课。假如你是《解放军报》的热心读者,一定对邵一海这个名字不感到陌生。因为我军三十年来一些英雄人物的报道,象安业民、王杰、麦贤德、陶绍文……他都参加了。也许读者最为熟悉的是他近几年发表的《所谓“二月逆流”的真相》《“联合舰队”的覆没》《最佳轨道的探索者》《在核科学技术的高地上》《希望之光》……他那朴实流畅的语言,简洁明快的风格,给军内外的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他从一九五○年走上新闻岗位,写了近两百万字的新闻作品,有不少佳作被收入通讯特写、报告文学集,有的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一九八四年他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9.
采写英雄滔滔不绝,讲述自己,却欲说还休。无论新兵还是老将,都共有着 1998年一次难以释怀的特殊经历。洪峰浪尖显身手,抗洪采访见精神。为了不溃的堤坝,他们肩担道义,脚踩浊流,用笔、用话筒、用镜头,以情感、责任甚至生命,再铸广播电视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30日至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江两几江市地震灾区检查灾后重建工作,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看望和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常规,这么高层次的领导活动,有中央和省里的新闻记者随行采访,我们地市级的新闻单位记者是不安排采访的。  相似文献   

11.
他——省级机关下派干部、新华日报记者王书明来我镇任镇长助理半年多时间了,其间所言所行使我们对下派干部产生了新的认识,亦使我萌发了写写他的念头。乐于吃苦王书明来到我镇的第二天,恰逢镇秋播大检查,镇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2.
象他的名字一样,陈健中等身材,长得结实、魁梧,谈吐大方,声音宏亮。这是他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九八五年夏末秋初,我们曾一起参加了黑龙江省农场总局邀请京、津、沪知识青年回访北大荒的活动,十个月后,又在上海申江饭店的一间客房里会面了。北大荒的战友,新闻界的同行,可聊的话题太多了。陈健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论才能,他在解放日报根本数不上,他只是个六八届初中毕业生,正在艰难地一门一门地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合格证;论资历,他是在一九八四年报社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时才被录用的……然而,当我们的谈话结束时,我却觉得应该写写  相似文献   

13.
一位普通的基层新闻记者,将目光长期投注在贫困的家庭和遭遇不幸的人身上。他用自己的泪水、困惑、苦恼和感动,诠释着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良心。本期"新闻茶座"讲述《一位基层记者的心灵手记》。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的融融春光里,记在北京西山的一栋小楼里,就军事记的职责、素质等问题,拜访了名的老军事记、作家魏巍同志。  相似文献   

15.
说起老记者陆拂为,很多读者就会想起《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野人”张候拉轶事》等一篇篇优秀新闻;眼前浮现出百折不回的“棉花迷”吴吉昌、历尽坎坷的“老坚决”潘从  相似文献   

16.
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走路,轻轻地做事,他就是刘波.可是“人不可貌相”,在他的名下,有一个与他外表不太对应的美誉——“新闻获奖专业户”.从1981年到1994年,他获得中央、省级新闻文学奖18次,年年都得好作品奖.刘波用他一摞厚厚的奖证为洪湖有线广播电视台争得了名誉,同时也展示了这个30刚刚出头年轻记者的美好前景.当人们羡慕刘波、夸奖刘波的时候,不禁问他,这连连得奖的奥秘在哪里?可刘波只是轻轻一笑;“那些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就不再提了.表面上平平静静的刘波,内在却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观察新闻,观察生活的火眼金睛,火一样的工作热情,雷厉风行的采访作风……刘波采访,不但有一股拚劲,而且有一股赖劲.在他已见诸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的20多篇论文中,初步建立起他自己的新闻采写“理论系统”,如:“文外功夫说”、“新闻攻关说”、“新闻艺术说”、“新闻边际说”等等.至于“赖劲’那就只是“文外功夫”的一个道道.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老乡亲啊,真的不敢发病呀!一旦发病了,你们只能任病魔摆布而没有任何还击的力量,因为贫穷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头顶仿佛罩着许许多多的光环,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记者无所不能。但从踏入报社到现在,很多时候,我很无奈,甚至苦恼,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名记者,除了真实地记录社会、本能地呼吁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多少个夜晚,放下手中的笔,关掉台灯,一个人躺在床上想着自己曾经采访过的普通民众,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改变命运而挣扎,为了生存而生存着,他们有的人无法接受教育,只能辍学打工,有的人得了病无钱接受治疗只能任病魔摆布,直到痛…  相似文献   

18.
“文革”中入伍后,他在部队做炊事员。一次,一位在广播室做广播员的同学没有稿子.就对他说:你的作文分数最高,帮我写个新闻吧。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写出了稿子。这篇稿子播出来之后.团里的政治宣传股长就伺,这篇稿子的作者是谁呀?人家告诉他,是三连一个炊事员。宣传股长很惊讶,就跑到炊事班跟他说:你不要当炊事员了,今天晚上就打背包到团里,给我写文章去。就这样,他这一辈子跟新闻结下了缘。现在.他在解放军报社任副总编辑.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19.
孟加拉国较穷,新闻业却颇发达。其面积相当于我国一个中等省,但办有日报60多份,仅首都达卡就有十几份。各报间的竞争激烈可以想见。我到达卡不久,一份英文日报新国家报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的版面设计,标题制作、印刷等都很精美,出版时间既早又准时。最引起我注意的是这家日报隔三过五所登载的一些独家新闻,这些新闻从外交到内政,从经济到社会样样涉及,有不少都是孟全国乃至国际关注的重大事件。这些文章行文流畅明快,结构新颖紧凑,一般在英文四五百字,最多不过千字,可读性相当强。我发现这类文章十之有八署名为:本报特派记者默迪尔·拉赫曼。于是我产生了结识这位同行高手的愿望。我第一次去新国家报拜望默迪尔时,他不在,主编莫依纽先生接待了我。谈到他们的报纸,莫依纽不  相似文献   

20.
阎亮 《新闻爱好者》2010,(11):170-170
在新闻报道的前行中,我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不断摸索学习,充实自己。从事新闻工作5年来,自己从一个门外汉到逐步成熟起来,已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新闻文体。在业务修炼中,我感悟最深的.莫过于采访。我深深地感受到老新闻工作者常说的那句听起来很俗,感悟起来却颇深的话语——七分采三分写。说到底.就是根深才能叶茂。我想.采访越深。写出的新闻作品才越有高度和深度。我搞新闻采访.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