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志丹 《文教资料》2008,(11):90-92
本文主要是对意大利瑞吉欧教育模式精髓--方案教学,与中国本土的学前教育先驱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精华--"五指活动"课程进行比较.目的不是比较孰优孰劣,主要是希望能够给我国处在课程改革大潮中的幼儿教育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学制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时也为学校课程设置提供重要依据。在我国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一直沿用 1 92 2年壬戌学制所规定的小学、初中“六·三”分段的形式。然而近十多年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五·四”分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二者孰优孰劣 ?本文尝试从优化课程设置的角度对这两种学制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关于课程编制不同模式孰优孰劣的争论,在西方教育界已经持续多年。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要持“多样综合”的观点。因为,每一种模式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条件,且在课程系统中发挥各自的功能。我们通过评介国外课程编制的几种模式,可以获得几点启示。其一,要重视课程目标建构的具体化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三论”被引入课程领域,通过课程实施过程的目标化来控制课程系统,已被证明是一种完善课程编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教育目标具体化已成为当今不少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然而,我国教育界往往强调教育目的的研究,而对于如何将目的具体化长期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对每一学科课程的具体目标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4.
课程成绩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定方法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说,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组成,但两者孰重孰轻,各个大学差异较大。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浙江工业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我校课程教学平时成绩不低于50%的实施情况"的问卷调查,同时也对我校多名教师进行了采访。结果表明,该制度实施情况较好,我校大学生对目前的成绩考核制度普遍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5.
《朱子语类》卷十九:“读论语,须将精义看.先看一段,次看第二段,将两段比较孰得孰失,孰是孰非.”对教学而言,其中的“精义”就是数学思想、课程理念,当同一内容的两个教学片段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注意到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一样.的确,比较能够辨真伪、显优劣,比较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充分发挥教学的最佳作用.现阶段,新课程的实施已经一轮有余,其中的课程理念渐渐被一线教师理解并接受,但其中也有一些“南郭先生”,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经济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课题进行反思,从外语学习、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讨论了课程设置需要考虑的六大因素:精英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权责,就业和考试孰为导向,中文的教育,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制度的改革问题,认为应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以上的六大因素,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完善现代国际型高级英语专业人才成功培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崇宝 《教书育人》2013,(17):48-50
由课程目标文化、课程内容文化、课程实施文化与课程评价文化组成的课程文化在新课改下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矛盾,如,课程目标分解罗列,具体实施欠缺指导,课程目标和评价被人为割裂,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孰为根本目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矛盾,课程实施忽视参与、平等、民主、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学生、家长间的不符合实际的优秀化或美化等。深究其源是对作为课程文化建构中的活生生的人的本真  相似文献   

8.
卢梭早在三个世纪前就在<爱弥尔>中提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但时至今日,中国教育界仍在教育是为了传授知识还是发展个体、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孰重孰轻的争论中喋喋不休.人文学者在教育改革中一次次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又一次次在传统的教育体系前低下头来.即使如此,教育仍然需要梦想.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曾提出这样一个命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多尔的课程观就是他的乌托邦,读他的<后现代课程观>,让人充满梦想的激情,又深感现实的冷峻.  相似文献   

9.
课程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新课程观告诉我们: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在三板块的新课程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具有等同的教育价值,不存在孰主孰次、孰重孰轻的区别。因此,实施新课程工作开始时,我校首先从高一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学校课程文化建构依然存在诸如课程目标和评价被人为割裂、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孰为根本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优秀化”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上述问题或矛盾,是由于缺乏对课程文化的动态的理解所造成的.课程文化建构者们必须正视动态的存在——课程文化的本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