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记协就兰州荣华商厦总经理段鸿奇带人到兰州晨报社,谩骂殴打采写批评兰州荣华商厦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人员杨树森、周玉兰一事,于8月6日致电甘肃省记协,认为这是一起严重侵犯新闻工作者进行正常采访合法权益的事件,对周玉兰、杨树森的正义行动表示支持。  相似文献   

2.
另类发型     
近日屡屡发生一些稀奇事,一个堂堂的国家机关竟当起了“老赖”,面对债主讨债,局长竟然“亲自挂帅”殴打讨债老人。这还不算,当媒体将此事予以报道后,该局局长及相关人等还耍起了流氓脾气,说起黑话威胁辱骂记者。而报社和记者却不买账,将这些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足协展开打击足坛假新闻行动。据报道,中国足协新闻办公室7月28日宣布,“足协”于26日对涉嫌在国奥队参加奥运会预选赛期间,报道舒畅和李蕾蕾欲退出国奥队假新闻的《无锡日报》、河南《大河报》等5家报社和记者,作出“停止报社和记者采访中国足协主办的所有比赛的资格”的决定。“足协”这一决定在社会上和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那么,“足协”是否有权处罚新闻媒体和记者,“足协”的处罚决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闻界掀起了一股体验式采访热:《新民晚报》记者深入一些辛苦行业“下生活”,并根据亲身体验,写出“体验札记”;《扬子晚报》推出一组体验式报道──《与你同行》,记者在盛夏酷暑与采访对象同吃住,共劳动,并通过记者的眼睛和感受来反映采访对象的酸甜苦辣;《羊城晚报》记者乔装‘打工仔”进入某合资企业,“体验”打工仔遭受体罚、殴打的屈辱,并写出长篇体验式报道──《来自高墙内的哭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段时期以来,体验式采访报道风靡新闻界。体验式采访的运用,给新闻报道吹来了一股求真务实的清新风气,颇得…  相似文献   

5.
随首批评报道力度的加大,记者在正当采访活动中被侵权现象也屡有发生。1998年5月份,《重庆商报》记者赖迎春在采访中被殴打致伤,10月份,《黑龙江日报》记者萧芷茁采访一私建滥建事件遭殴打、云南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遭围攻,据《中华新闻报)10月份报道,中国记协维权委在成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收到各类侵权投诉达60  相似文献   

6.
是舆论监督 不是负面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鄂尔多斯广播电视报》记者郝建军,因为“负面报道”多被报社炒掉了。(见《内蒙古晨报》2003年10月22日)据说郝建军很敬业,领导承认他工作很辛苦,而且写出了一系列引起社会和有关部门重视的新闻,促成了问题的解决。郝建军写了哪些报道呢?有《记者暗访黑职介》、《记者暗访“性病专家”》、  相似文献   

7.
“3·24”惨祸发生后,共有近百名中外记者,先后赶到新苑宾馆采访。作为“游击队”的通讯员,在突发事件中,面对“正规军”——记者的大批涌来,要不要发挥作用呢?我的体会是,记者当然应唱“主角”,但通讯员也要主动出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争唱“主角”。在报社编辑、记者的帮助下,从3月25日至4月2日的9天内,我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刊上共发表新闻报道17篇,受到报社领导的好评。凌晨急电 3月24日深夜12点30分,我从睡梦中被叫醒,来人只是说了声“单位里出事了!快走!”我迅速拎起一件滑雪衫,钻进轿车,直奔西郊。此刻,新苑宾馆门前灯火通明,保安人员站立两旁,整个宾馆处于“一级战备”状态。将近凌晨1点左右,宾馆总经理强纪根召集各部经理参加的紧急会议,通报了“3·24”事故死亡情况,并宣布了善后工作接待班子,确定我为新  相似文献   

8.
采访归来     
11月9日人民网报道:今年记者节前一天,中央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某商厦采访时,分别遭到保安群体围攻。据中国记协统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受到威胁、阻挠、殴打、拘禁的事,已经屡见不鲜,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此,法律界人士呼吁,记者履行使命需要社会赋予一定的"特权"。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新闻     
西安日报社请法学 专家给记者充电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为提高编辑记者的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水平,西安日报社近日邀请法学专家和法官为编辑记者们作了一次法律专题讲座。 近年来,西安日报和西安晚报在进行舆论监督中,由于编辑记者法律观念淡薄,引发了许多新闻官司,仅 2000年就发生了 11起,给报社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为此,报社决定请法学专家给记者“充电”。 报网联盟 据《中国记者》报道:近日,昆明的《生活新报》、福州的《东南快报》和位于厦门的万事网达成合作协议,三方以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基础,组建一个“报网联盟…  相似文献   

10.
王克勤:《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国当代著名揭黑记者,被业界称之为“中国的林肯·斯蒂芬斯(美国著名揭黑记者)”。近年来先后推出震惊海内外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公选“劣迹人”引曝黑幕》、《甘肃回收市场黑幕》等一系列揭黑性深度调查报道。仅2001年一年在他的笔下仅送进监狱的黑恶分子就达160多人。2002年底,他被《南方周末》评为“2002年度中国传媒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大记者”名记者,日本称为“大记者”。在日本,要成为一个“大记者”可不容易。曾在日本《每日新闻》当过十五年编辑、记者的井上靖说,凡是能成为大记者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脑子里离不开“消息”二字。对他们来说,采访活动已成了生理的一部分。一听说哪里发生火灾,他们就会拔腿奔赴现场,即使是火海,也会冲上去看个究竟。早晨进了报社是记者,晚上下了班,离开了报社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种身在报社才算记者的人,不是真正的记者。(据《新民晚报之友》)  相似文献   

12.
曹瑞林 《新闻记者》2001,(10):48-49
按照新闻侵权案件可以选择被告的有关司法解释 ,在新闻侵权案件中 ,作者 (非本媒体记者 )不一定是被告 ,作者是否被告 ,由原告决定。我认为这既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实体权利 ,又不利于保障新闻媒体诉讼权利 ,也与有关的法律规定相悖 ,值得讨论。原告为何只诉新闻单位去年以来 ,我代某报社打了两起新闻官司。这两起新闻官司都是由于刊登批评性报道引起的。一篇稿件的题目是《不能容忍老八路屡遭报复》 ,作者是某军分区的一位报道干事。另一篇引起纠纷的稿件题目是《殴打军属辱骂现役军人实在嚣张等待有关部门尽早处理给个说法》 ,作者是某报社…  相似文献   

13.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00年一年中,全国就曾经连续发生过:沈阳“白玫瑰”美容保健公司非法拘禁《焦点访谈》记者事件;济南记者被保安殴打事件;东莞塌楼事故记者采访被群殴相机被抢事件;南方都市报记者被打事件;山西煤矿爆炸记者采访被殴失踪事件;3家媒体记者采访江门事故遭围攻殴打事件;深圳记者被打摄像机被砸事件;上海两记者厦门遭殴打事件;衡南暴力殴打记者事件;广州《羊城晚报》记者被恐吓、追打事件;质量万里行记者西安遭暴力事件;南京围殴记者事件……在以上列举的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一部分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时…  相似文献   

14.
批评报道要写,这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批评报道写好,这是记者的写作艺术。但批评报道不仅采访难而且写稿难,弄不好还会“吃官司”。因此,许多记者特别是驻站记者大都不愿涉足这个方面的报道。今年4月,《湖北日报》特意推出了两组批评报道,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被报社内外称之为“成功的舆论监督”。现在回想起来深深体会到,舆论监督的成功在于成功的策划。  相似文献   

15.
为营造浓重的国庆报道声势氛围,报社领导在系列报道上匠心独运,精心选材,巧妙构思,策划了多个大型系列报道。60年前,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在商丘打响并在这里“收官”。为此,报社8月初启动“淮海故地行”大型跨省采访活动。《商丘日报》和《京九晚报》两报联动,记者从商丘出发,采访了淮北、宿州、  相似文献   

16.
不可护短     
新闻工作者要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对待差错一定要认真负责,千万不能护短。沈阳日报今年四月间在第一版上,把去年的失实报道的篇名、作者姓名公之于众,并配合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兰州报今年2月23日刊登了《劝君莫作“蒋门神”》一文后,被指称为“蒋门神”的徐万元同志给报社提了意见。兰州报社编委会派调查组作了调查,证明报道是失实的,于4月23日刊登了徐万元写的《写稿应当尊重事实》的来信,加了编者说明,证明徐同志所反映的情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梁艺琼、朱瑞报道:由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部队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征文”评选日前揭晓.共有10篇稿件获得“优秀征文奖”。  相似文献   

18.
这次人大和政协会议有一位“场外记者”——北京晚报的张沪,她虽然没有拿到大会的记者证,却全心全意地想把大会报道好。由于记者名额有限,这次北京晚报没有派记者参加大会报道。张沪主动向报社领导提出:首都人民很关心这次大会,我们虽然进不了会场,也要想办法尽可能多搞一点报道。在短短十几天里,她采写、组织了十二篇与大会有关的报道,包括: 采写消息四篇:《吴波谈让贤》、《徐向前谈不兼任副总理》、《杨尚昆、杨静仁谈不辜负人民委托》、《郭维彬成为王光美家的一员》。  相似文献   

19.
今年初,湖南《邵阳日报》为了增加新闻的时效,多让“昨天”在报纸上出现,报社领导决定在本报设立“快速反应记者”。并确定由我和本报政教部副主任袁通杰为“快速反应记者”。1月8日,一条《本报特设快速反应记者》的花边新闻在一版见报,并将我们的  相似文献   

20.
《档案》2003,(2)
(本刊讯)据2003年3月10日《兰州晨报》报道,兰州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收藏着一份1924年的“中国铁路全图”。这份珍贵的地图表明: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曾计划修建4条进藏铁路。然而,孙中山先生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3月7日上午,《兰州晨报》记者见到了兰州医学院学生陶照林收藏的“中国铁路全图”,装地图的袋子正面印有“中国铁路全图”、“孙中山实业计划”、“上海民智书局印”等字样,还档有一枚“甘肃学院”的印章(甘肃学院是兰州大学的前身)。背面是上海民智书局的广告,从一则广告上判断出地图的出版日期在1924年。“中国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