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激烈的搏击中心跳加剧,在一盘大胜负的棋面前想赢怕输,这一点也不奇怪。你选择的这个职业就是需要承受压力,棋手无时不在风险中生活,顶着压力拼搏永远需要。  相似文献   

2.
四十七年前的一场中韩男篮之战编/金玉良当今亚洲男子篮坛上,中国与南朝鲜可谓是两支劲旅,在亚锦赛上,中韩之战总是龙虎相争、扣人心弦,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历史上溯到47年前,1948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14届奥运会上,中国与南朝鲜男篮之战,高潮迭起、极...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指出,俄罗斯体育承载着提升俄罗斯人力资本的作用。具体战略目标是:俄罗斯的人均寿命在2020年前提高到75岁,死亡率减少1/3。俄罗斯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俄罗斯联邦2020年前体育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大力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支持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建设更多高标准体育场馆。这一战略确定了俄罗斯未来11年体育发展的基本思想。结合俄罗斯近年的国家体育政策,分析俄罗斯2020年前体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后奥运时期如何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玉忠 《体育科研》2009,30(4):6-10
伴随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北京奥运会便是集中体现之一:如何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新的起点和高度上创造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辉煌成为了体育领域应该重视的核心问题。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已经证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是我国体育辉煌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也理应成为我国实现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发展目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新道路本质上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面发展、坚持胸怀天下。  相似文献   

6.
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必须达到六个条件:国内体育大普及;人民体质大增强;拥有世界第一流的体育队伍;拥有第一流的体育科学技术;有最完善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是世界上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中竞技体育占有重要位置。因之,如何加速把我国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是把我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矛盾发展的观点对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讨论中的部分论点进行评析,结果认为,在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研究中,务必要坚持一种理性、矛盾的思维方式,既要看到我国体育发展的成绩和进步,又要客观地对待其缺点和不足,任何主观、片面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从而为体育强国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电子竞技体育运动的产业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论:电子竞技体育可大力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子竞技体育运动尚处在发展阶段,政府的重视不够,竞赛市场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当务之急是引导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条件使青少年能够利用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俄罗斯政府大力加强各种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场地设施保障;推行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设立各种体育活动计划,完善各类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广泛宣传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是:俄罗斯宣传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举措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所面临的"重智育,轻体育"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与俄罗斯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相比较,应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标准;俄罗斯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熊欢 《体育科学》2020,(7):31-3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妇女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制度、体育制度以及性别制度是如何交互作用推动了新中国妇女体育的发展,揭示了我国妇女体育成就与变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使命、政治任务、社会需求以及文化符号,总结了新中国妇女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道路的选择。研究认为从"身体的解放"到"国家建设",从"工厂田野"到"国际赛场",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投入",我国妇女体育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体育思想的影响下,走出了自己特有的发展道路,从政策激励到内生需求,激发出女性力量。妇女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折射出我国平等、多元、包容社会的形成。我国妇女体育的继续前行需要从赋权女性到赋能女性转变,汇聚女性集体力量、尊重差异、均衡发展,在开发妇女体育市场价值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其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对乒乓球运动在建国后将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剖析。研究表明:持续获得冠军产生的效应及庞大的参与群体促成了"国球"的产生;"乒乓外交"既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需要,也是乒乓球自身竞技底蕴所在;优异成绩的获得主要源于人才引进、比赛情报获取及训练与比赛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高龄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的特征及增龄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筛选352名7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78.8±5.9)岁,按年龄分为70~74岁组、75~79岁组、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采用Rikli制定的功能性体适能测试指标和我国国民体质测试老年组部分测试指标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试。结果:女性BMI均值高于男性,柔韧适能好于男性,男性肌力适能、心肺适能、平衡能力好于女性;不同年龄组高龄老人BMI值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且没有随年龄增长表现出规律性变化,其余指标均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其中,75~79岁组与80~84岁组比较,柔韧适能、肌力适能、心肺适能变化率最大,80~84岁组和85岁以上组比较,平衡能力变化率最大,除70~74岁与75~79岁组外,其余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70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体适能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80~84岁组的高龄老人下降速度最快,采用美国功能性体适能常模标准进行评价,我国同龄老人健康体适能水平低于常模推荐量。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作为学校体育的法规性、指导性课程文件,既是学校体育理念的集中反映,也是指引体育教育发展的风向标。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历经8次变革,不断完善,并呈现以下演变特征:①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从"社会中心"到"学科中心"再到"学生中心";②体育课程目标从侧重"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③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从"统一性、碎片化"到"灵活性、结构化";④体育课程实施从"指令"到"创生";⑤体育课程评价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养本位"。同时,演变过程中出现以下质疑与争鸣:①异域体育教育理论本土化过程中的融合与冲突;②"宏大理论"与"教师实践"间的交接鸿沟;③"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流变与争鸣;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20,(6):506-508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针对近年来全国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对我国校园足球在发展困境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校园足球的发展与职业体育壁垒深厚、政策执行偏离真意、竞赛体系不完善、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教练员队伍建设不规范等问题。据此,提出我国校园足球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路径:突破校园联赛,接轨职业联赛;坚持目标政策,引导足球回归教育;优化赛事机构,加强相互衔接;合理规划课程,注重身心发展规律;强化教练员考核制度,体现实践性与专业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前,居家健身活动一直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疫情防控呈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居家健身符合当前特殊形势下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在总结了我国居家健身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居家健身的路径:应正确认识居家健身价值,宣传普及居家健身优势;应构建居家健身文化,促进全民健身文化的发展;应...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总结历史经验为更好地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建国初期旧体育改造与人民"新体育"建设、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体育发展道路初探、"文革"时期的停滞不前与缓慢恢复、改革探索期的目标探究与路径探寻、改革建制期的体制改革与方式转型,以及改革攻坚期的体育强国新征程六个阶段。总结认为:我国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四项坚持",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动力。步入改革攻坚的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下路径: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提高体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着力于发展攻坚的重点,解决中国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首要问题;贯彻和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满足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根本追求;正确处理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和位置,克服倚轻倚重的苗头或弊端,促进各类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综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演变道路发现,我国一直奉行的是渐进式发展路径。这一推进方式在保持竞技体育平稳发展的前提下,也蕴藏了众多矛盾与问题。社会转型期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我国竞技体育尽快实现管办分离,注重成本和效益,进一步加大竞技体育发展中的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在社会化、市场化和集约型发展道路上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体育保险制度在发达国家相继出现,重点保障运动员的意外伤害风险。随着各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体育保险制度在多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首先,在法律层面上,法律制度与保险实务不断融合;其次,在机构设置上,专业的体育保险公司与体育保险中介结构协调配合;再次,在技术支持上,体育伤害检测系统与保险理赔数据构成体育保险制度良性循环网络;最后,在保险产品方面也已经从承保单一风险演变为综合化的一揽子保险。在分析典型发达国家体育保险制度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体育保险制度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特征要素,构建了我国体育保险制度的发展框架,总结了制度的发展重点,并进一步提出了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并进的我国体育保险制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