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侧重于训练学生测定太阳高度的技能。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既使学生获得一些测定太阳高度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又使他们具有一些动手的本领,为他们以后逐步认识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至认识四季的变化打下基础。 据我们调查了解,这课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偏重知识教学,忽视技能训练。有些老师教学时把着力点放在“测定太阳高度几大步骤”,“各步骤要注意些什么”等知识性的问题上,根本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进行实际测量,使这一课的技能训练落空。二是片面追求学生的动手实践,忽视必要知识的教学。许多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还弄不清楚什么是太阳高度,这样的训练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以上两种现象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  相似文献   

2.
《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是小学三年级自然第一册课本中难度较大,教学目的要求不易实现的一课。 这一课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相配合,如正确地使用量角器,认识并绘制直角、作垂线等。但三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对视线、水平视线、人看太阳的视线等,学生知识欠缺,不易  相似文献   

3.
自然第一册《太阳和影子》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正午的太阳影子最短,影子指向正北方。《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让学生通  相似文献   

4.
新编的小学自然教材中有不少是属于技能训练的课型,例如《制作叶的标本》、《怎样测量太阳高度》、《种向日葵》、《养蚕》、《植物怎样繁殖》等等。这些教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把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技能技巧,同时又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和加深已经获得的知识并学到新的知识,发展学  相似文献   

5.
技能训练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之一。一般说来,这类课型的教学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某种技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养蚕》一课培养饲养动物的技能;《种向日葵》一课培养种植植物的技能;《制作叶的标本》一课培养制作植物标本的技能;《怎样测定物体的温度》一课培养使用仪器进行观测的技能等等。这些课常采用“讲”、“做”、“练”、“延”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谈谈技能训练课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然第一册“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要求儿童了解太阳的高度的概念,掌握测量太阳高度的方法。限于儿童的空间思维水平和已有的知识,这一课的教与学都出现了较大的困难。太阳的高度这一概念是本课开篇的第一个难点。怎样突破它呢?我是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儿童学习的: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为什么要用太阳的高度表示?教师问:“从早到晚,太  相似文献   

7.
这一课是教给学生如何测量太阳的高度,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动脑动手的。 课前设计了如下思考题: 太阳东升西落,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总有一定的高度,你怎样向别人说明太阳的高度?怎样测量太阳高度?要求学生先看太阳,想办法说明他当时看到的太阳的高度,想办法测出这个高度。  相似文献   

8.
中师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中师语文师范性的体现。中师《语文基础》课怎样培养学生教的能力,通过几年来实践,我的主要体会是: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讲清基本理论,搞好本学科技能技巧的训练;另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于提高教学能力的各种活动,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一、课掌教学从实际出发,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语文基础》课中的大部分知识,学生过去都程度不同地接触过,有一定基础,但缺少系统性,有些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准。因此,课堂教学特别要重视讲清基本概念,并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如现代汉语语音部分教学重点是汉语拼音。通过调查,我发现本地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有两大难点:一是分不清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二是四声不准。根据这—实际情况,我首先使学生掌握发音特点,并指导他们进行发音练习,同时利用声韵配合规律来帮助他们记忆。为使学生能读准和分辨普通  相似文献   

9.
《自然》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是本册教材的难点。学生对用“角度”表示太阳的高度不易理解。按课文中的制图方法来测定太阳的高度不仅麻烦,学生也不容易掌握。为此,我在教学中,自制了一种“太阳高度简易测定器”。这种教具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学生用它能很快测出太阳的高度。现介绍如下。器材:木板制成的量角器一个(直径30厘米左右)。大头针、图钉各一枚。宽1厘米、长13厘米的马粪纸一张。制作:在马粪纸正中划一条中心线,将一端剪成箭头形状,做成一指针。  相似文献   

10.
《机械零件》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内容接近生产实际。而学生生产实践知识贫乏,有时要讲清一个概念或是一种机械,在语言的表达上需要下一番功夫。一般来说,学生从中学走入我校还是习惯于以往的学习方式,即喜欢理性强、能进行推导、具体运算的知识,很少见过所讲的各种机械和零件,因此,怎样讲《机械零件》课能使学生一听就能理解,借助于什么样的手势来表达,能否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道理来化解深奥的理论,在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但在实际的备课或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却只关注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经验这一重要而又鲜活的课程资源。案例描述:一节普通的研究课,《太阳》一课的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知识?生:太阳是一个火球,不是行星,它是一颗恒星。(师生鼓掌,鼓励他知识丰富)……师:好,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太阳》。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太阳》一课是一篇朗朗上口、情感美好、想像丰富的儿歌。课始,任课老师关注…  相似文献   

12.
自然第一册《太阳和影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知道:正午的影子最短,影子指向正北方。《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课后作业,第一题是让学生通过实际观测,了解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并要求每次观测时间间隔相同,中间一次要在一天的正午。第二题是通过定期实际观测,了解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并要求以正午时的高度为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知识讲清楚,要讲清重点和难点”。怎样讲清难点呢?一、安排好教学步骤。如《草船借箭》一课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的真实用意何在?这是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4.
怎样教好政治课,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这里,结合哲学常识第三课:《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讲清概念,为学好基本原理打好基础。 政治课中的概念,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是思维的形式、判断的依据、推理的基础;从掌握理论的角度来看,概念又是原理的部件、说理的论据、分析的武器。学生牢固而准确地掌握住概念和原理,才能为理论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课要掌握的概念  相似文献   

15.
《测定物体温度》一课,有几处教学时容易处理不当。 其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在水中液柱静止时读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而教师说:“当液面静止时再读数。”并没有讲清如何读数,一定要求学生的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 其二,测冰水水温。冰水混合温度一定是0℃,然而有的小组测  相似文献   

16.
一、提供有利条件,发展思维的求异性。①设计多角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如学习《物体的运动》这课时,我在讲台上放了一个皮球,让学生想想,用哪些方法可使静止的皮球运动起来。于是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②提倡批判性的思考。如我教三年级的《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时,因为太阳的高度是用太阳与地平线构成的角度来表示的,所以,测定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课教学中,有些观察项目需要长期 进行,如第一册第十三课《怎样测定太阳高 度》,观察一年中太阳高度的变化;第二册第一 课《我们来给大自然记日记》(分别在第二册第 十二课、第十八课,第三册第一课,寒假作业中 出现。第五册第十四课《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要用到观察记录)。类似情况还有很多。如何 指导学生进行长期地观察、记录呢?现以第四 册第一课第5作业题和第五册第一课第3作 业题(要求学生观察月亮在农历一个月中位置 和形状变化并进行记录)为例,谈谈我的一些 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是侧重于训练学生测定和记录物体温度的技能训练课。要上好这类课,必须运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正确分析、理解教材,合理设计教学过程。1 运用认知过程理解课文编写模式 《怎样测定物体温度》的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简介温度表的用途和原理;第二部分介绍摄氏温度的读写方法;第三部分指导学生测定水温和气温。三部分的编排基本模式是:  相似文献   

19.
所谓“四步教学法”,就是把法制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层次,即四步,来进行教学。下面以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为例,讲一讲怎样进行四步教学法教学的。第一步,讲清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弄清下列基础知识:什么是遵纪守法?少年儿童为什么要遵纪守法?遵纪和守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守法光荣,违法可耻?使学生明确道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以讲正面事例为主,举违法犯罪案例不宜多,内容更要得当,不要讲作案的具体手段和详细情节,不要讲残忍恐怖,荒诞淫秽的内容,防止产生消极影响。第二步,讲明应怎样做和不应怎样做。教学《少年儿童要遵纪守法》一课时,在教育学生应该怎样遵纪守法时,教师可以通过映出多幅幻灯片和放有关录音,使学生明确知道:要做到遵纪守法,必须从自己  相似文献   

20.
自然课的教学难点是指自然课中难教、难学的内容,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解决自然课教学难点的方法很多,其中,“对比”就是解决自然课难点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用“对比”方法解决自然知识的教学难点在《怎样测定太阳的高度》一课中,“太阳高度”这一概念对于儿童来说是难以理解的,特别容易与“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