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在研究同音异义词时不能忽略区分以下几种与同音异义现象相类似的情况,即同音词形,同音异形词,同形词。它们与同音异义词相类似,但却不属于同音异义词。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同音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借用的外来词与俄语中原有的词形成同音异义词,2)由不同语种进入俄语当中,彼此之间形成同音异义词,3)由同一语种借用的外来词之间形成同音异义词。区分同音异义词与多义词的几个标准是词汇手段,词法手段,词义手段。  相似文献   

2.
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简体字的来源多种多样,同音代替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减少了汉字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使用汉字的难度。但这种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现象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当我们在同繁体字打交道时,就要注意“饥”与“雠”,“歌”与“鬟”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同音省略在语言应用中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之一,它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物。例举实例并对同音省略现象产生的动因和产生机制进行分析,有助于对一些表面看来复杂的句子的语义现象作出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王静丰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3):45-46,71
取得类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双宾语句中的一类。双宾语句看似简单,但是内部逻辑关系复杂。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见仁见智地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借鉴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主要是句法、语义层面,也涉及一部分语用),并结合配价理论对取得类双宾语句做出了细致、综合的分析,力求对其组成成分及结构关系进行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5.
同音省略现象符合自然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是同形、同音且相邻的两个语素在音系层面的合并操作.本文对词、词组以及句子中出现的同音省略现象进行分析,肯定了同音省略操作对语言表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莉 《现代语文》2007,(2):22-22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学说,王希杰认为,其实不但句子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复合词也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之分.例如: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隋唐石刻楷书用字中的同音替代现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这种现象已经比较少见,且大多是之前用法的沿用;二,这一时期所独有的同音替代现象大多出现于造像记类石刻之中。前者显示在隋唐时期楷字的使用已经渐趋规整,后者则表明即使是在楷字发展的成熟时期,民间用字仍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同音异义词进行了扼要的介绍及对其与多义词的比较分析,归纳了同音异义词的基本特点,并且探讨了在日常学习中如何避免同音异义词造成的语言歧义,及同音异义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亮 《现代语文》2010,(2):58-59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同音省略可以避免因用词重复而给人带来的冗赘呆板之感,使得短语或句子前后相互衔接,语言流畅,生动活泼。前人对同音省略的研究,大都是在理论的层面上进行阐述。本文通过例证,认为同音省略是现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从语音的经济性原则、同音省略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同音省略问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截省句是一种省略句式,位于句尾的疑问词后被认为还有一个空成分或一个删略成分.目前,对于截省句的探讨主要有两种方法:移位删略法和非移位复制法.采用移位删略法可以为汉语截省句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分析汉语截省句的特点,我们发现汉语截省句中存在主目语与附加语不一致的现象,即汉语截省句中主目语位置的疑问词前需要"是"支持,而附加语位置的疑问词前不一定需要"是"支持.在移位删略法的框架下,为了更好地分析汉语截省句,本文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动词短语前置说,分裂句说,焦点移位说),并通过分析得出了结论,即焦点移位说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汉语截省句.  相似文献   

11.
汉语“双宾语”概念自1920年由杨树达首次提出后,关于该句式研究至今已有90年,成果丰硕。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通论性研究、“史”论研究和专题研究。90年来,主要理论流派对该句式的结构、语义都进行过分析、描写和解释,研究越来越细致深入,然仍未形成定论,但却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夯实了基础,预测了动向。  相似文献   

12.
英语双宾构式的意义可解释为"给予",但真正意义还有其特殊性,且进入此类构式的动词形式并不单一,需要进行细致分类研究。然而构式语法本身对于语法结构多义性问题的解释比较困难。以Langacker认知语法理论中的动态分析为核心,探究双宾构式的认知机制,并对中心语义和扩展语义识解,根据动态体验,得出某种图式形式的认知结构并用以分析进入构式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汉语等同双宾句与等同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同双宾句是一种独立的双宾类型,在句法行为上跟动补结构以及与格结构非常相似,都是毗邻于动词的宾语"被动化"以及被"把"提前,动词后的符号串可以经受并列测试。移位测试表明等同双宾句的近宾语是复杂动词(动词+远宾语)的宾语,并列测试则表明近宾语与远宾语是个结构体。等同双宾句及其相应的含"作、为、是"的句式都含有等同范畴,差异在于等同范畴有无语音实现。等同范畴实现与否以及实现作什么会对句法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了双宾语;双宾语的顺序结构;间接宾语前加介词问题;被动句中的双宾语及双宾语的省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语法界出现的关于双宾语、双主语结构等有争议的一些问题提出来 ,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 ,列举了学术界的观点 ,同时也阐述了作者对这两种语法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双宾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宾句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式。其研究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对双宾语句研究的开端、发展作一个历时的考察,指出争论的焦点,以及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现代汉语双宾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不同学者对双宾句的定义有分歧,不同学派对双宾句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并对各种观点进行了点评。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对汉语双宾结构的基本形式和句式语义进行理论考察,重点揭示殷商甲骨时代双宾结构范畴的句式分布和语义特征,认为汉语双宾结构的"原型"就是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献祭"事件范畴的典型成员,这类典型"献祭"事件的语言表达结构就是双宾结构的原型范畴,从而揭示汉语双宾句式的源头及其句式语义发展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凸现”双宾语的语义焦点“直接宾语”,用介词“以”将其提到动词前面,从而构成“以”字结构。从语法结构上说,属于双宾语的变式结构;从语义特征上说,介词“以”具有将后面的宾语交由动词处置的语法意义,属于早期处置式。  相似文献   

20.
本认为:精神明建设的主体,是指对新的、进步的思想化观念进行研究、倡导和解释、宣传推广和社会成员;其客体是指在精神明活动中,由于不具有新的、进步的思想化观念,或由于缺乏必要的化知识和思维、心理素质而被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改变的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