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我接手了一个班级。该班自初一以来已换了两次班主任,我便是第三任了。班级现状简单地说是“散沙一盘”;严格地说(用一些科任老师的话来形容)简直是“群魔乱舞”。散乱的学生背后还站了一群“狂热”的家长,没有一个科任老师愿意主动跨进这个班的教室,如此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一个班级,实际上有两个集体,一个是班级学生集体,一个是班级教师集体。建设好学生集体固然重要,建设好教师集体则更为关键。教师集体如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地工作,良好的班集体就更容易形成。教师集体的“班长”是班主任,班主任起着沟通教师集体与学生集体关系的桥梁作用。因此,班主任主动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最大限度地为发挥科任老师的作用提供方便就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了。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呢?实践证明,以下几个环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顺宏 《班主任》2010,(3):15-16
对于班级管理工作,大多数科任教师可能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除了自己所教的学科外,其他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二是想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却又有所顾虑——会不会“越位”了?我认为有这样想法的科任教师都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但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要和班主任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4.
凌荷仙 《广西教育》2014,(41):60-60
正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形成了一个班集体。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核心,然而教育学生不只是班主任的责任,也是科任教师的本职。班级科任老师是建设班集体的重要力量,没有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单枪匹马,是很难搞好班级建设的。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依赖于班级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努力协调好各科任教师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主动邀请科任教师参与班集体建设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让科任教师参与到班集体建设工作中。一是主动与科任教师互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担任中学班主任工作。近年来,逐渐发现一个问题,即在不少学校,班主任几乎“承包”了班级工作,而科任教师由于“科任”,则显得潇洒,甚至百分之百成为班级工作的“旁观者”。 “旁观者”的表现,大凡有这样几种: 一是对班级管理的目标不闻不问。一个班级,往往制定了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度的管理目标。其中包括班级现状分析、新学年工作目标和计划以及有关措施等。一个班级,要实现管理目标,既需要全体同学的共  相似文献   

6.
一个班级中,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协作努力。一个班集体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有共同的目标,步调一致,随时保持联系。班主任要使一个班的所有老师形成一股合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气氛,促进班级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一、知而后行,帮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要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班主任就要尽量帮助科任老师了解学生,创造条件让科任老师接触班级事务,接触学生。为此,班主任可以邀请科任老师参加班级举行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使科任老师增加对班级学生的了解;邀请科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些耳熟能详的佳句,不得不让人对教师产生敬意,可是,“工程师”要塑造“灵魂”不是一件易事。在当今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学校教育中,如果说班主任是班级的顶梁柱的话,那么科任老师则是他身边必不可少的支架。怎样作好科任老师这一角色呢?这就是要谈到的科任老师的“三心二力”。  相似文献   

9.
程璐 《班主任》2013,(1):23-24
如何更好地完成学生评语的撰写工作,把写评语的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良机,是令很多老师头疼的难题。我在班级开展“我给画像”活动,发动学生、科任老师、家长参与到写评语的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班级的每位科任教师的个性特征、教学风格和教育经历都不尽相同,而班主任就像一个轴心。怎么调动科任教师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呢?总结我20多年来与科任教师合作的成功经验,其实就是三个词:分享、分担、分解。分享吴老师是我班上的英语老师,人很聪明,对班务积极、热情,常能发现班级中的种种不足,并直言不讳地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起初,因为吴老师有的意见会影响我对全局的管理和把握,我对她  相似文献   

11.
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班级讲台很少有干净整洁的时候,要么就是物品乱摆乱放,要么就是面目全“灰”,让老师无立“书”之地。本学期我为讲台设了个专职——台长。“台长”上任的第一天,就组织几个同学将讲台油漆一新,给全班同学来了一个惊喜,我当即就肯定了“台长”的工作。“台长”每天安排一个同学值日,值日生每节课后将讲台擦得干干净净。课堂上,科任老师看到干净整洁的讲台,都情不自禁地赞扬。于是同学们主动擦讲台的积极性更高了“,台长”的干劲也更足了。此后“,台长”便时时关注讲台,随时指导擦讲台的工作,班级的讲台每次被擦得油光发亮…  相似文献   

12.
“自知、自控、自励、知人、协调”,这是教师情商所包含的内容。不可否认前四点的重要性,但对于班主任来说协调工作尤为重要。所谓协调即处理好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一、协调好科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班级优秀与否与科任老师有重要关系。在老师上课时,班内情绪稳定,思维活跃,这是一堂课成功的保障。但往往有很多时候科任老师到班任处告状:“你们班某某学生如何如何。”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科任老师与学生的协调工作,了解科任教师上课时的情况,科任老师的心态,学生们的想法。认识,并使二者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3.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和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然而现实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却屡见不鲜,这值得每一位教师好好思考。究其原因,是我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没有摆正各自的位置所致。一个班级要和谐高效地运转,要出成绩,就需要每一个“要素”都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好自己的位置,该站哪站哪,该干嘛干嘛。进而充分地发挥积极作用,尽最大可能地化解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汤华 《班主任之友》2004,(11):48-49
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唱好“一、二、三、四歌”,即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既受到严格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健康成长。“一个标准”,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时,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样标准。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打压后进生的上进心。“两个积极性”一是调动科任老师的积极性,科任老师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  相似文献   

15.
“雨”降“荒田”——协调科任老师破“定局”论 去年,我新接了高三一个比较差的班,任课老师们认为:这个班的学生心理素质差、学习成绩差、前途黯然,教这种班级是“好雨落在荒田里”。 要抓好差班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统一好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使各学科的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科任老师茶话会上,我借喻“好雨落在荒田里”的逆向思考,坦诚地谈了自己的想法。荒田虽然贫瘠,但是只要勤耕多耙,就能把它改造成良田。学生的基础虽然比较差,但他们是热血青年,具有可塑性。既然我们是“好雨”,就是降在“荒田”里也不妨。只要我们“雨”下得及时,“润物细无声”,就能改变班风、学风,就能转变差生,使他们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情绪.关系和谐.才能形成“我关心.你长进”的相互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心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存在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双方必然产生排斥心理.“你见不得我”,“我眼中没有你”.相互斗狠.关系紧张.甚至将消极情绪带到班级工作或所教课程上.因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一定要和谐.营造出一种心心相印的氛困.使彼此心理相容.情绪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建设和管理一个班级体.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相似文献   

17.
孙娜 《班主任》2011,(4):19-20
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一样,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和科任教师形成合力,全方位、立体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然而现实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我们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没有摆正各自的位置。一个班级要和谐高效地运转,要出成绩,就  相似文献   

18.
钟燕萍 《中国德育》2012,(16):64-65
凡在我班任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这是“刺头”爆多的一个班级。初一刚进来时,“刺头”宝宝们尚年幼,陌生的环境,新奇的事物,通常老师板起脸来,训斥一顿,还能被唬住一阵儿。但现在初二了,宝宝们个头儿长了,胆子也大了,就没那么好糊弄了。因此,经常有科任老师来向我抱怨、告状,而且戏言:“刺头”宝宝们只有在我的课上才会装成乖乖小绵羊...  相似文献   

19.
朱峰 《师道》2006,(4):13-13
校长眼中的“桩”校长认为班主任就是一根“桩”,必须固定于班级中才可。班主任要密切注意班级的动态,班级中所有工作班主任都得仔细去做,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还得负责好其他科任老师的课务。科任老师有什么事请假或突然不能上课了,校长找的不是上课老师,而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因为校长这样说道:你们班没人上课,你班主任为什么不去负责一下?好像不上课的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没把班级课务处理好,主要责任在于班主任。所以在校长眼中,班主任根本不能有任何的解释,班级工作出了问题,一切都由班主任负责。老师眼中的“桥”有人戏称:“…  相似文献   

20.
田颖 《班主任》2013,(11):62-62
那一年,我新毕业,新接班,而且接了一个原班主任因病住院、近一个月无人管理的班级。在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走访,我摸清了新班级许多“内幕”,更知道了小贺,一个来自单亲家庭、性格冷漠的学生,他曾因打架斗殴被记大过处分,是所有科任老师的心头大患。他,也自然而然成为我新班主任生涯的“眼中钉”。敏感的他很快发觉了我的敌意。于是,当运动会入场式大获成功,我和孩子们相拥祝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