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及其人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敬习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3)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最为全面的和著名的,其核心内容强调潜在意识动机的存在以及性和攻击本能的重要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反映了其理论决定论、悲观主义、因果论、潜意识动机及生物学因素等人性观. 相似文献
2.
教学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作为教学内容以及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教学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是人性理论,不同的人性理论形成不同的教学价值观;用函数思想表示就是教学价值观是人性理论的函数,后者是自变量,前者是应变量。教学价值观转变的根本就是转变人性观。 相似文献
3.
格根图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Z2)
心理治疗是指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人际帮助活动。是一种解决心理困扰和心理异常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人性观,认为这三个理论都有自己的不完善之处,进行治疗时应结合我国实际,创新学习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人性假设与学校管理中的学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曦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1):24-25
西方管理史上有四种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学校管理者颇具代表性的学生观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积极的参与者、有主动性的人和有创造性的人。这些学生观在不同程度上与西方管理史上的人性假设有某些共同之处。新时期的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如下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学校管理活动的主体、责权主体。 相似文献
5.
徐金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4):49-56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和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诸阶段,每一理论观点都隐涵着相应的人性观。研究表明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思想与科层制理论对教育领导与管理行为影响至深,为教育领导与管理实践中非人性化思维与行为的出现“植入”了理论根基,急需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实现创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其人性观影响深远.研究孟子的人性观对于重新认识其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都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文渊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8(6):113-117
采用自编的人性观问卷,对359名大学生的人性观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较少认同行为主义学派的人性观。人性观差异性的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不同学科的大学生之间,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在人性观的一些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性,是指人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属性的总和。管理的关键在于对人的管理,要对人进行管理,就要研究人性。人性假设,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在管理理论的构建和方法的设计上有重大意义,是管理的理论基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有赖于管理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正确把握和运用人性假设,才能充分激发人的创造性,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高价值,从而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之一,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必然成为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甚至教育理念的重要因素。回顾主要心理学流派基于他们对人性的看法而产生的一些教育主张以及他们的观点对教育的影响,并在了解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的基础上,探讨当代教育从心理学角度可以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人性观与心理咨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渊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9(5):116-119
探讨人性的本质有助于心理学家更好地了解人、关心人。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不同学派有其不同的人性观假设。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应充分考虑到咨询师自己的人性观和来访者的人性观背景,在确立咨询态度时,注意自己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1.
郑飞燕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5):43-45
席勒认为人性中存在着两种基本要素,即人格和状态。人格是保持不变的自我同一的理性形式,而状态却是人在时间中经历的变动不居的感性内容。由此就产生了两种相反的要求:前要使多变的现象世界具有统一的形式,后要使空洞的形式具有实在的内容,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但是这两种冲动各自的自面性造成了人性的不完满和不自由,为使人性实现完满和自由,他提出了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游戏冲动的对象即“活的形象”,“活的形象”就是美。席勒认为,人只有在审美的游戏活动中才能实现人性的本质,因此美就是人性的完满实现。 相似文献
12.
李桂华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23(5):78-83
五千年中国古老文明,形成了绵延不绝、日益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肇始于尧舜禹时代的治政理念和治国经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儒家为官治政理念,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儒家为官治政理念进行适应时代的认真整理和研究诠释,做好适应现代价值的转化工作,对服务型政府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力均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1(2):21-25
自乾隆中叶以至清末,八旗蒙古人物长期为清廷守边治边。作为清廷倚重的边疆重臣,他们为清代边疆地区的治理与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们勤于著书立说,总结治边经验,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遗产。八旗蒙古人物在清代边疆治理与开发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其边疆治理的一些积极思想主张,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标准的科学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需要作为根本的价值标准 ,这是我国哲学界流行的观点。需要并非天然合理 ,主体需要不是普遍的科学的价值标准。以满足主体需要界定价值 ,原因在于以使用价值界定哲学价值。社会进步的实效标准实践标准是普遍的科学的价值标准。把实践或实效引入价值标准是实现价值标准科学化之关键。邓小平对价值标准问题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 ,对我们研究价值标准问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李晓磊 《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13,(1):18-23,50
人性关乎人的本质及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对人性的探究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诸多流派,但多囿于善恶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之中。比较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性学说侧重对人性本体的研究,最终发展为独特的"体用不二"人性哲学体系;西方人性学说侧重于相论的研究,而对人性本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跳出传统的人性二元框架的束缚,从"体"、"相"、"用"三界说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系统考察,乃是研究人性的崭新路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性哲学体系,亦即人性动态一元论,能有效的弥补东西方人性学说的不足,更合乎人性本身和指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李琳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22(5):22-25
邓小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同时又在一般本质上进行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观,研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和特殊本质观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