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实证调查新时代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提出优化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团队建设,提升院校官微新媒体吸粉能力和影响力,创建“我要认同”的认同机制,开展集思想性、科技性、实践性为一体的活动等途径,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高地,是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形势,要想在多变中保持不变,高校需提高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主导力、强制力、批判力、影响力和认同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构建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坚持问题意识五个维度阐述了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建构,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主导力、强制力、批判力、影响力和认同力。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新形势下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增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和道路方面的接受和认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来自国内外各种思想、观念、思潮及价值观念的冲击与挑战。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有利于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力量;有利于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环境;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强化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意识;以务实的精神研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内容;用科学的态度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旨在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面临危机和挑战,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认同的形成有三个基本心理历程,即类化、认同和比较。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紧扣认同形成的每一个环节,打通影响认同的每一条渠道。同时,培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主要是改革和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与宣传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转型,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功能定位与创新、变革转型与新体系建构、工作传统与大众需求多样等三大严峻挑战,严重地制约了其应有的影响力。科学应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三大挑战,就必须充分汲取实践经验,科学把握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其功能定位与创新;推进理论创新,加快变革转型和新体系建构步伐,重塑文本权威;改变传统工作方式,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强化意识形态认同,面向现实,提高服务能力,从根本上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追求,具有理论的科学性、内容的开放性、立场的人民性等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公信力下降、说服力减弱、引导力衰退等问题。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创新,增强科学性;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开放包容,扩大共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西方意识不断渗透,话语权争夺激烈,部分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淡化、政府的主导能力减弱等等。应对这些变化,需要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牢固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出现了新的态势,争夺对手从境外扩散至境内,争夺性质从清晰转变为模糊,争夺目标从一般演化为特殊,争夺方式从显性转向为隐性.应该提高网络空间控制力,围堵反动话语传播渠道;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疏解非理性话语心境;提升先进思想感召力,释放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能量;扩大理论国际影响力,拓展马克思主义话语空间.只有多重手段共同作用,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有效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党员对支部的归属感,进而增强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并据此展开了研究建议要通过加强党员理论学习、创新网络融合发展、尊重党员情感需求等方式,不断拓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主要呈现载体,文化的安全关涉到意识形态的落实与贯彻,也关系到意识形态培养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政治认同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方面,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以加强文化安全建设为落脚点,培养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感,探索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的实践方法,有助于促进文化建设与文化安全长效机制的确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