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埋藏物的发现是指发现埋藏物而予以占有的一种法律事实。埋藏物的发现是传统民法中的制度,是用以规范动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制度之一;它可以引发许多人之间的纠纷和诉讼,甚至会牵涉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利益衡量和价值取舍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埋藏物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占重要地位,但埋藏物发现却引起了许多纠纷和诉讼。我国现行的埋藏物发现制度没有规定程序性要件是个缺陷。规定发现埋藏物后应照城市信用原则在适当的地域以适当的方法向社会公告,在公告1年后,所有人不明的发现人应取得埋藏物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通说认为构成诈骗罪必须具备五个要素,其中交付行为是重要的一个要素。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包括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对于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应作狭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遗失物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丧失占有的有主财产。其构成要件包括:遗失人丧失了财产之占有,遗失人丧失占有须非出于本意,非被不法侵害人占有之财产,须非埋藏物,须为有主财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物权制度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物权制度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法乃至法治化水平的标尺。我国古代法建立了物权客体动产与不动产相区分的分类保护制度,以土地不动产所有权的保护为核心,在土地所有权国有与私有的长期斗争中,法律逐渐从注重土地所有权的确认转向了更加注重对土地使用收益权的保护,并建立了遗失物、埋藏物、漂流物等动产所有权的保护制度,动产善意取得及保护制度,孕育并发展完善了我国特有的永佃权、典权制度,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封建社会特色的物权制度,为我国近代和现代民法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丰富了我国法治文化的宝库。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虽然明确规定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为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他人的遗忘物及其埋藏物,但是在刑法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针对这三类犯罪对象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从实然和应然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分歧的症结所在,并强调指出公共财物、遗失物以及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埋藏物应被纳入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之列,以求真正贯彻罪行相适应原则。  相似文献   

7.
武静  李健 《太原大学学报》2005,6(4):16-20,27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占为已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还的行为。它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时所增设的罪名,它融合刑法民法于其中,并且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其操作性不强。在该罪名上,理论和实践并不统一,如何处理实践中发生的许多行为。便成了刑法理论乃至司法实务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侵占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弥补了原有刑法中关于财产犯罪立法的不足,但刑法理论与司法实务界对侵占罪的犯罪对象的性质及外延界定问题存在着不同见解,结合刑法理论与实践,认为侵占非法财物仍构成侵占罪;遗失物,遗忘物均是侵占罪的法定对象,并应予以区别;隐藏物理埋藏物也是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9.
“代为保管”的规范意义是受委托占有他人财物,本质是“占有”,包括事实上的支配还是法律上的支配;“他人”包括自然人、单位甚至国家;刑法上的遗忘物包括遗失物,指非基于他人本意而失去控制,偶然(即不是基于委托关系)由行为人占有或占有人不明的财物;埋藏物不限于埋藏在地下,指发现当时所有权归属不明之物。  相似文献   

10.
文化分为公开的文化和隐蔽的文化。观念是隐蔽文化层中的主要埋藏物,而观念的核心是价值系统;文化教学应当把揭示隐蔽文化层作为重点与难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如何揭示隐蔽文化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组成学科系统的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制度、组织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联系,文化是组织和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组织和制度的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2.
如何理解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范围,是准确把握侵占罪的重要问题*该文从侵占罪的概念开始,对他人财物的范围、遗失物和遗忘物的联系与区别及埋藏物的概念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此来界定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13.
制度化向来被视为课程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难解之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化阶段具有的悖论特征。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表明,教育组织的双核结构、制度丛内部的相互牵制和高昂的制度变革成本是导致制度化难以实现的原因,而快动制度与慢动制度之间的角力、制度理想与制度现实之间的摩擦,以及社会结构与行动者具有的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则为制度变革创造了可能。这些发现让我们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遗失物是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丧失占有的有主财产。其构成要件包括:遗失人丧失了财产之占有,遗失人丧失占有须非出于本意,非被不法侵害人占有之财产,须非埋藏物,须为有主财产。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中的侵占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或交出的行为。侵占罪作为我国97刑法的一个新增罪名,在实践中一方面由于对"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埋藏物"等表述的不同理解,因而在罪与非罪的界限方面存在许多争议;另一方面,由于侵占罪与盗窃罪、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侵占罪与抢劫罪等其它财产犯罪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因而在此罪与彼罪的区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争议。故本文拟对侵占罪的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物权法制定中动产所有权原始取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当详细规定:对无主物和非国家保护的动植物先占取得所有权;对拾得的遗失物,拾得人在尽了一定义务后可享有费用偿还、报酬请求权,在公告或通知6个月后仍无人认领时取得该物所有权;对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公告6个月内所有人仍不明时,发现人取得所有权,但文物归国家所有;以及善意取得、时效取得、添附(尤其是附合物归属、混合准用附合、加工人有条件取得加工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7.
关于汉代王国制度的渊源,一般认为起自西周初年的五等爵制。但是分析有关材料可以发现,王国分封乃是秦末汉初的新兴事物,无论分封制存在的社会基础,还是分封的内容、手段和对象,都与西周五等爵制存在明显差别,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制度的棱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必须充分处理好国家作为投资者、政府作为管理者、学校作为办学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力和责任,从而使大学办学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有着多种涵义的矛盾范畴。明确二者的属概念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首要前提。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众多的属概念中,社会制度和国家是两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属概念。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主要应从制度和国家的视角出发,正确分析和认识两种制度之间以及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把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一项制度安排是由特定的技术、制度环境、经济结构等条件决定的,当条件函数发生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制度变迁就会发生。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自学考试的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之间关系的变化,发现制度变迁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进而寻找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