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代石经简说华文我国古代经籍在版刻本流传以前,有着一个长时期的"石经"刻本时代,其用意在于统一各种传写文字的分歧,作为各封建王朝立于学官各经的国家定本和考试时所凭以依据的法定本。从唐代以后,由于版刻技术的兴起,监本作为国家法定本,可以颁行天下,使...  相似文献   

2.
孝道简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道是儒家文化和封建时代官方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做一个忠臣孝子,是历代士人的终身追求,士人最怕背上贰臣逆子的恶名。在儒家文化和官方文化中,孝道不仅指一个人对亲人的天然之情,而且是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为圆心,一圈又一圈,  相似文献   

3.
简说《思源》任可《思源》杂志1991年2月创刊,创粉人兼社长为蔡肇财先生。“为民族源流寻根,为中华文化探源”,可视为其办刊的宗旨。这里,以我所见到的近期杂志几个主要栏目为例,约略加以绍介:“思源寻根”:刘清泉的《黄帝墓址新考与蔡氏渊源趣*,据河北涿鹿...  相似文献   

4.
陆琳 《华夏文化》2001,(3):32-34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中国古代山水诗文的遗产是十分丰富的。中国古代山水诗文同中国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也有它的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刘作忠 《寻根》2008,(6):77-81
古代中国虽有多种多样的旗帜,但一般都是战争时用的旌旗或是皇室用的御旗,而代表主权国家的国旗,则是晚清在西方主权国家影响下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迄今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在若干方面仍有深入研究之必要。以下是笔者在学习中国近代思想史过程中的一些粗浅思考,敬请学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期。这种社会整体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形,被称为社会转型。深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若干问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作忠 《寻根》2007,(4):86-95
中国的国歌最早可追溯到清末。具有深厚音乐素养的曾纪泽出任清政府驻英公使兼驻俄公使时,有鉴本国无国歌而"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  相似文献   

9.
刘作忠 《寻根》2009,(6):77-81
古代中国虽有多种多样的旗帜,但一般都是战争时用的旌旗或是皇室用的御旗,而代表主权国家的国旗,则是晚清在西方主权国家影响下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10.
11.
民俗,亦称“民风”、“风俗”、“习俗”或“习尚”等,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人生观而化成的一种具体行为,并久相因袭而形成的生活习惯。民俗有其相同性,亦有其特殊性(地方性),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在不同地区相沿袭的民俗活动大体...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略论傅建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如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反映着人口的质量特征,而且还代表着文明进步的程度。一般说来,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口会促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相反,较低...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社会急剧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一生中成就最大、所用精力和时间最多的两项事业就是办企业和办教育,且几乎是同时开始、齐头并进。张之洞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不仅表现为办学堂多、类型广、范围大,更重要的是他在废除...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包括了广泛的内容:从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人际称谓到朝廷的典章制度、祭祀鬼神、宫殿陵墓的建造等等,都可以概括于“礼”的名下。  相似文献   

15.
张泰 《华夏文化》2006,(3):36-37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不同民族的语言记录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对促进汉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又是汉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汉民族文化影响制约汉语的发展,同时,汉语又影响着汉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在实际汉语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通过对汉语亲属称谓、词语运用、汉字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揭示汉语所负载的文化涵义以及汉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认识汉语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文化抉择的启示熊述碧近代中国文化始于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他们在文化方面的建树为百余年来的近代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对近代中国文化的抉择作些回顾和思考,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是会有启示的。一从鸦片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晚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对外开放、西方市政文明的输入和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城市的规模、类型、结构、布局等方面都有所变化。特别是城市中以近代工商业为主体的近代经济职能的增长,使城市的经济内容、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体现了城市近代化的质的转换。为此,笔者认为,中国城市的近代转型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民族是一个源起于西方的概念,时至今日,它仍是学术界的一个主题话语。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在近代传入中国后,打破了中国化主义而非民族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促使中国从“天下”走向世界,对近代中国国家建构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文辉 《中国文化》2008,(2):151-153
一谈及近代中国文献东流日本的问题,总要提起陆心源及其皕宋楼。陆氏为晚清四大藏书家之一,鼎盛时期藏书多达十五万册,分别以皕宋楼藏宋元古本、以十万卷楼藏明清秘本、以守先阁藏通行本。1907年,陆氏后人以十万元的价格,将藏书悉数售予日本三菱财团岩崎弥之助的静嘉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