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教育》2005年第3期发表的王从先生《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引出了“应用语文”与“应试语文”两种语文教育说,并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其有何不同”,“破译其何以不同”,“探究其如何能同”。最后得出了一条结论:“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与“应试”这两种语文教育还要隔江而治,谁也代替不了谁。谁也不能统一语文教育的天下。我们要做的、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把这两者兼顾起来”。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笼罩在“功利、应试”的阴影中,使语文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功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使语文教育由科学世界逐步向生活世界回归。《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种应用兼思维型学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应试升学指导的弊端,不强调学生对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应用,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语文习题的操练与语法知识的掌握。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在创新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语文教学应试指导的“强”与“弱”,只有在认识应试指导的“强”与“弱”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4.
变“应试语文”的“生活语文”成都玉林中学李镇西最近有人把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概括为“应试语文”,笔者深有同感①。确有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把“应考”(特别是应付高考、中考)的需要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体验语文情趣,用语文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装点生活,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使小学语文教学突破“应试教学、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使学生充分体验到现实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时时是语文。  相似文献   

6.
由全国七所重点大学和上海《萌芽》杂志社主编的《新概念作文》以特有的姿态和风格,向传统的机械的应试作文进行了挑战,它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我们面前。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旧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改中可谓大胆的尝试,使人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思路,恰恰把我们从以往的教学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用“旧股”、“新八股”来评议高考作文,似乎还不够全面和科学,但《新概念作文》围绕新的创意和变革,不能不说给人以震耳发聩的作用。 笔者多年从事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由历年的高考作文题,无论“配图题”、“材料题”、“对话”等,也试图对…  相似文献   

7.
近日,读了《内蒙古教育》2005年7期李化中先生的《语文教育的价值在于应用》一文。此文针对《内蒙古教》2005年3期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用与应试》一文而作。文中反驳了王从先生的语文教育“应试教育”与“应用教育”的两种学说,最后得出,语文教育是以应用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语文教学曾走过不少弯路,其中应试教育对语文教学危害较大,笔者深感语文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联系社会活动,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这一观点的影响下,语文教学往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教学、轻课外延伸,重应试能力、轻实际水平,导致不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不能很好地体现。“快乐语文活动”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病试题与应试对策乌鲁木齐实验中学宋舜理《语文教学大纲》在初中二年级的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中提出“会改正一些常见的语病”的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说明》的“考试内容”落实了这点要求,具体文字是“能够辨析不通顺的语句,并加以改正。”解...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笼罩在“功利、应试”的阴影中,使语文丧失了它应有的价值和功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使语文  相似文献   

13.
尹福龙 《学语文》2011,(1):75-75
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不仅是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为应试所迫远离生活违背规律的现状,更是由语文自身特性决定的,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标准》并没有排斥乃至否定语文考试,只是在“评价建议”中强调“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改革往昔的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毋庸讳言,迄今为止,考试仍然是语文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也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语文考试罢了。我们感到,依据《标准》,改革语文考试评价,是当前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使语文教学突破“应试语文”的束缚而成为“生活语文”、“大语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种应用兼思维型学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应试升学指导的弊端,不强调学生对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应用,更多地关注学生对语文习题的操练与语法知识的掌握。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在创新过程中,不能忽视传统语文教学应试指导的“强”与“弱”,只有在认识应试指导的“强”与“弱”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语文有两种,一种是体现为个人能力的素质语文,一种是没有用处的应试语文……”这话不错,事实上的确存在着这两种语文。于是也就有了两种语文教育——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我们可称之为应用的语文教育;以培养应试能力为目的的,我们可称之为应试的语文教育。比较其有何不同,并在此基础上破译其何以不同,探究其如何能同,  相似文献   

18.
语文必须有“文味”,这本已无可置疑,但由于各种各样的语文试题把活生生的“语文”进行机械肢解,使语文失去了“文味”,应试的解剖刀群刀飞舞,使语文的“文”味也消失殆尽。还语文以“文”味,当然不是过时的话题。本文探讨几种学习语文的积极思维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生活就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语文课堂应和现代儿童的社会生活相融,语文教学应和现代儿童的生活经验结合,语文活动应和现代儿童的心灵相通,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这样才能使语文真正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化的语文”。赋于语文教育以生活情趣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语文教坛内外,舆论热烈。一方是社会舆论,批评语文教育没抓素质培养,“应试”泛滥,学生的语文水平下降,人文素质跟不上时代,说是某些理工大学,拟开设“大语文课”以补后天之不足;另一方是教育战线的人士,析原因,说界限,讲原则,骂“应试”,献计献策。这当然是好事,至少可以醒醒头脑,看清教改方向。只是,在诸多问题面前,不是坦坦荡荡地正视,而是躲躲闪闪,有的甚而至于借故推脱。因而,直至现在,错误的作法似乎也没有“禁”,“应试”也没有止。有迹象表明:升学率的竞争,仍在或明或暗地进行,各种备考习题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