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是促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关键环节。当教师终于克服心理上的担忧,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尝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①之后,一个新的问题会紧接着  相似文献   

2.
曾经,我挺恼恨学生在课堂上"插嘴",因为,有时你正讲得起劲,被学生一插嘴就打乱了思路,可往往当我严令禁止学生插嘴后,课堂又会陷入死气沉沉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王凯 《江西教育》2003,(16):30-30
前几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听课老师对我的课总体上是满意的,然而,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疑问较多(也就是课堂上的“插嘴”现象),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上由别的同学或我亲自回答。对此,听课同行有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课堂讲课的45分钟不是解决学生疑问的时间,如果一一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本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老师认为,这有什么不可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那么,课堂上到底是专门着眼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教给学生以问题意识和解决策略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后者。有专家早就指出,教育不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课程改革现场会,聆听了几位课改实践者的实验展示课。不难发现,如今的课堂上孩子活跃了,讨论积极了,合作学习展开了,教学的手段先进了,教学方法多样了……总之,课堂上“热闹”非凡。然而,“课堂热闹”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完美,在短暂的掌声之后,我们需要对课堂上所谓的“热闹”进行冷静的质疑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是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偏离问题的方向,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无所适从,以至于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像这样的场景在课堂上时常出现,的确困扰着我们教师。其实,课堂从来就不该是热热闹闹、沸沸扬扬的,真正的课堂通常是冷热相生、动静相间的,而当提问遭遇冷场的时候,恰恰也正是体现教师教学功底、展现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候。[案例一]一位教师教学《小珊迪》一文,在课堂行将结束时,教师问:“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小珊迪说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黄鹂 《化学教学》2005,(4):35-36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发展,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探讨,已成为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学生学习活动大多数是在课堂中进行,任何学习方式都应在课堂上得以应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终也应当在各科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 研究型课程以其独特的创新品格和实践魅力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而“情景——问题——探索课堂式研究性学习”正是我校化学组在课堂教学法上的一种新尝试,在该科研课题研究中,我上了一节研究课《二氧化硫》,其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如果课堂上只让学生一味地读、说,那么学生的情绪将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一堂缺少凝神静思的课堂,何来智慧的碰撞?  相似文献   

8.
放眼当今中小学课堂,“热闹”似乎已经成了现代课堂生活的追求与标志。而让课堂热闹起来的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安排课堂讨论。 在“讨论”变得日益流行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来看看“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在学科教学法中,历来就有“讨论法”一说。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讨论”,自然是可用可不用的,使用权在于教师。这时,“讨论”就是一种纯粹的手段,追求的是讨论获得的答案。如今,“讨论”更趋向于是一种基本的课堂组织形式。这不仅仅是说“讨论”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更高了,更重要的是“讨论”的价值得到了提升——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  相似文献   

9.
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这些在中国传 统课堂上属于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今在上海市某小学成了学生 的课堂权益。据报道,该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育中,赋予了学生六 项课堂权益。老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该校校长说,学 校将这一教学理念灌输给所有教师,并通过校长随机听课等形式督促教师。 这里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向我们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学校教育模式发起了挑 战。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充满人性教育的殿堂。课堂中要尊重孩子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部"减负政策"下,向四十分钟课堂要效率成了热议的话题,"高效课堂"成为焦点.由于理解上的偏颇,致使有些课堂成了"赶路课"、"填塞课"、"提升课",语文教学走入误区. 误区一: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1.
助学课堂,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课堂模式.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上"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一课时,采用以"预学单"为载体的助学课堂,课堂上见到了久违的汇报声、辩论声、掌声,学生不仅明白了怎么做,还通过举例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2.
新教材的制定,新理念的推行,真正意义上还原了课堂的真实面目,尊重学生,尊重课堂的不可预测.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大胆"割舍",超越课堂预设,追求"课堂生成",从而力求把每一堂课经营为"满意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信息链接1 学生上课插嘴、喝水、上厕所、随自己的心意选择同桌……这些在课堂上属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如今在上海市虹口区某小学里成了学生的课堂权益?据报道,该小学在进行小班化教学中,规定了“学生6项课堂权益”,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权益,就是违“法”。该校校长说,学校将这一理念灌输给全体教师,并通过校长随机听课等形式督促教师。  相似文献   

14.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习惯这样提问学生:"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不久前的一节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却这样提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而且笔者发现,大部分想回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机会."‘能'与‘想'有什么区别?""这样提问有什么好处?"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引发了笔者对课堂提问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文化形成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相对教师角色而言,教师个性的作用更大。学生对教师情感上的“偏厌”作为课堂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其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教师的个性:静态上看是由于教师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念等因素的错误或不足;动态上看是由于教师在课堂上实践能力的低下,特别是教育教学及课堂管理能力。为此,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锻炼,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所谓“和谐”,即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具体延伸到学校,延伸到课堂,主要是指课堂里学生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态势。如教学中,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艺术,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等等,都是和谐课堂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贵溪市实验小学,乘着课改的春风,用“构建和谐课堂、张扬学生个性”的育人思想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而使学校迈入和谐发展的快车道。对“和谐课堂”的理解,贵溪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认为:学生进课堂以前和出课堂的时候有了变化,是一节扎实而有效率的课,这样的课堂应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不完全是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是一节丰实的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只要是一心为孩子、为学生上课,而不是上给其他听课的人听的,是一节平时都能上的家常课,这样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课堂上虽有缺憾但又努力完善着,是一节真实的课,这样的课堂也是“和谐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初中阶段的学生,仍然怀揣着小学时的童真,对待学习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尤其是在课堂上,常常会犯下很多的错误.因此,要想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聚精会神,营造出高效的学习课堂,教师们就应该从学生的本身出发,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能在成绩上有所突破.其中,巧用学生们犯下的"错误",将这种"错误"当作一种资源,反馈给学生们,将是提升课堂品质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好课?如何上一节好课?本文以烹饪类比课堂,作者通过自身成长中的思考总结,在探索和研究中,提出了自己对于一节心理好课的看法和"烹饪"技法.例举课堂实例,让大家更深刻真切地理解心理课堂的体验性、活动性和生成性.从"三阶火候""四心搭配""五心烹制"三个方面阐述了对于心理课堂的认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每位教师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相同的科目,同样的一课时,不同的教师,取得的课堂效果却不一样?答案很简单,就是有的教师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精湛的教学艺术授课,使学生在课堂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艺术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它可以出神入化,化平庸为神奇,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学懂.  相似文献   

20.
"家长进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家长进入到课堂中,进入到自己孩子的学习环境中去.在这里,我们是从广义上来理解课堂的:课堂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幼儿园环境,它与幼儿生活所接触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相互融通,是一个大课堂,一个大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