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传统的家长会总是教师们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家长在下面毕恭毕敬地听。家长会成了教师们的“一言堂”。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家长会注定了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改变家长会的外在组织形式,促进真正的对话和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朱劲荣 《学前教育》2011,(11):39-41
家长会是与家长沟通、实现家园共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常见的家长会都是由教师或幼儿园管理者组织,内容主要是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成长、发展状况,交流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情况。在会议中多为成人与成人的交流,而话题的主角——幼儿,往往成为后台人物。是否能让幼儿成为家长会的主导呢?我们通过探索与实践,发现幼儿可以自己主导家长会,这样的形式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传统的家长会总是教师们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家长在下面毕恭毕敬地听.家长会成了教师们的"一言堂".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家长会注定了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改变家长会的外在组织形式,促进真正的对话和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家长会的新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邻居家的孩子所在班级要开家长会,孩子的爸妈再次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学校为孩子开“家长会”。“家长会”,为何沦落至此?会议模式太老调,家长们一听就腻在校方和教师们看来,“家长会”无非是让孩子的家长了解学生的成绩,于是,形成了固定不变的“家长会”模式:先由学校领导讲话,剩下的事情便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按成绩给学生排排名次,划划等级,分分类别,以此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最后强调家长要与学校、老师配合等等。这种老调重弹、模式不变的“家长会”,家长们都听腻了,谁还想来开第二次呢?会议内容太盲目,家长们一听就烦有些…  相似文献   

5.
家长会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渠道 是联结教师与家长的纽带,是促 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措施。但家长会历来是学生怨、家长烦的会。学生们甚至把“今夜有暴风雨”作为家长会的代名词。传统的家长会囿于教师讲、家长听,家长问、教师答的模式,效果往往不太明显。如何开好家长会,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暴风雨”变成“毛毛雨”,让孩子们更好地成才呢?我尝试让学生成为家长会的主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 家长会上,通常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家长坐在坐位上听,形成…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入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从拓宽家长价值视野入手,变“被动接受”为“…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家长会形式呆板、方法单一。具体说存在三多三少:学校成绩讲得多,给家长提的要求多,告状的多;让家长说的少,教师表扬的少,相互交流研究问题的少。结果,家长会变成了告状会。每次家长会后总有一些学生要受皮肉之苦。笔者认为:家长会需要创新。⑴要转变观念。要改变以学校或教师为主的说教式、告状式的传统形式,以家长和学生为主角,加强交流与沟通。⑵组织形式要活泼、充实、生动。通过参观、讨论、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营造和谐、友好、轻松的氛围,构筑交流的平台。⑶拓展交流面,增强个性化、针对性。不要光看学生成绩的好坏,更要看学…  相似文献   

8.
韩香霞 《生活教育》2009,(11):35-35
家长会是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共同商讨教育孩子方法的重要途径。不少学校开家长会,或是教师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或是家长述说孩子在家情况。一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在教室里开会,不少学生提心吊胆在教室外“站岗”。或是在家等待家长的“暴风骤雨”。这样的家长会以教师为主角、家长为配角,  相似文献   

9.
工作以来,大大小小的家长会开过无数次。常规性的家长会按惯例就是教师讲、家长听,教师与家长很少互动,致使家长会效果不佳。反思后,我大胆地对家长会进行了改革,实现了以下几个突破:1!时间安排的突破以往的家长会总是安排在晚上。而由于晚上孩子无人照看,许多家长便将孩子带来开会。现在,我们通常将家长会安排在夏秋季节(日长夜短)下午4∶30~6∶00(下班时间),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可由老人照看,家长能安心开会,家长会效率明显提高了。2!组织形式的突破以往的家长会总是教师唱主角,教师与家长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气氛沉闷。现在,我们将家长分…  相似文献   

10.
我园的开放性课程研究已进入评价阶段,此阶段的重点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建构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前一次研究产生的问题——在活动中仅有教师的言语指导很难使家长理解课程目标、参与课程研究,我们将本次研讨活动的重点确定为:1.将幼儿园的开放性课程目标传递给家长,使家长成为园本课程建设的参与者。2.研究“课程评价观察表”的设计是否合理。3.提出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整个研讨活动分为五个环节:1.家长会。全年级组教师、本班全体幼儿家长及专家参加了家长会,会议由活动执教者主持。主要内容为:①教师介绍本次亲子活动的目的。②家长阅读“课…  相似文献   

11.
家长会初探     
在升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下,家长会原有的功能已经丧失,正在“变味”。为了使家长会起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孩子方法的“舞台”的作用,笔者认为:①做好规划追求实效;②分批召开家长会;③让家长感知孩子的优点与不足,让家长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家长会上,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读学期目标、教学安排等内容,像是演讲。家长则在下面枯坐两个多小时,充当聆听者。这样的家长会更像一个严肃、安静的报告会,很难解决家园合作中的实质性问题。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家长会的沟通作用,促进教师与家长间直接交流,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掌握有效的育儿方法,并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呢?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们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家长,与他们一同讨论。家长们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圆圆妈妈还倡议创建一个“家长沙龙”,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开放式的家长会。这种家长会可以在园内开,也可…  相似文献   

13.
薛茂红 《教育文汇》2012,(10):21-21
中小学开家长会,时间一般花半天,由校长主讲,家长主听,有点像学校“新闻发布会”。这样的会虽然少不了,但由于缺少互动交流,效果不大。为改变这一现象,我建立了班级QQ群,请家长、授课教师加入.既方便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在线交流和不在线留言,又不定期地发布信息。这种形式很快吸引了家长。  相似文献   

14.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一种常见方式。传统的家长会总是老师们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家长在下面毕恭毕敬地听。家长会成了老师们的"一言堂"。这种"居高临下"式的家长会模式注定了家长和学校、家长和老师之间很难有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改变家长会的外在组织形式,促进真正的对话和沟通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许丽萍 《山东教育》2005,(23):80-80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会是每个学校常规的家长工作,但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反映,家长会经常是老生常谈,往往由教师交代任务,家长被动接受,最多是几个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因而效果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是教师对家长会价值导向的认识没有更新:认为家长会的主角是教师,任务是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我园就家长会进行了改革,主要从调动起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热情人手,把家长会看成是家长与教师经验互长过程。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儿童成长问题的良好途径.家长会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准备与实施工作息息相关.精心的准备、有效的实施,是开好幼儿园家长会的关键. 一、家长会的意义 在家长会上,教师与家长可就幼儿的表现、成长状况、学习情形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教师能够了解幼儿在家庭里的表现及家长的教育经验,向家长传达更多的教育知识和理念,并获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也能够对孩子有更深的认识,并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养孩子的方法.这样,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感相应减少,双方更易于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家长会“一言堂”的模式,实现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理解与对话,使家长体谅学生,学生理解家长。总结前一阶段班级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班级发展出谋划策,同时改进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家长会     
多年来,家长会总是这样一个不变的模式: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上,教师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一概被排斥在外。家长永远是听众,教师永远是主角。其内容也不外是讲讲学生的成绩,但更多的是讲孩子的缺点。结果是家长盼着开家长会,好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又害怕家长会,惟恐受训、丢面子,最后倒霉的还是学生。家长会给学生、家长造成不该有的心理负担。从2000年起,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参与的新型家长会。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教师不再评价孩子,而是让家长通过观看学生的展示,自己来评价孩子。请跟随我走进我们六(1)班展示式家长会的现…  相似文献   

19.
孟祥杰 《班主任》2011,(10):54-55
家长会作为一种提高育人效果、密切家校联系的有效方式,理应充分发挥出它的作用,但在许多时候,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对话交流似乎成了许多家长会的基本形式与内容,而有的班主任因为经验不足、不得要领、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难免会出现家长会效果不理想的现象,这既需要班主任积极提升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是大家熟悉的“家长会”.因此每学期的家长会,便是每位中、小学生家长极关心的一件事.因为通过家长会,家长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状况;也是班主任教师及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交流的大好时机;家长也能对全班学生的在校学习等相关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