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香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2):97-102
根据福建省主要气象灾害数据库(1980—2005年)资料,采用台风灾害灾损度TDD和环境不稳定度BW要素,构建了福建省台风灾害经济损失指数TDs(灾损度指数)指标,对福建台风灾害经济损失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对台风灾害经济损失评价方法可取,它不受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可比性强;福建省台风灾害灾损度指数呈波动上升,这与台风灾情加重和福建省环境不稳定度加大有关。建议福建省防御台风的主要措施应是:在提高台风预报和抗灾水平的同时,恢复环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郴州市烟草种植所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减轻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文章对低温、冰雹、大风、干旱、洪涝多雨及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行分析,从致灾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计算和风险区划.结果显示:气象灾害影响烟叶出苗、生根生长,损害叶片,影响叶片品质等;不同气象灾害在郴州各县市区产生的影响有较大差别.例如,桂阳、嘉禾和临武的烟叶受冰雹、大风、低温、洪涝多雨威胁的概率更大,致灾危险性较高;郴州市西部承灾体的脆弱性较大,而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高;在综合风险上,桂阳为高风险区,嘉禾、临武、苏仙、北湖、永兴为中风险区,安仁、宜章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3.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结合相关气象、水文、灾情资料,从致灾因子、灾情以及减灾预案等方面对2005年10月2日登陆福建晋江和龙海的“龙王”台风灾害链巨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地区主要致灾因子是狂风、内涝、积水等,而农村和郊区地区则主要是狂风、洪水、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造成巨灾的原因是登陆台风“龙王”引起的灾害链、福建中西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性河流(比降大)等自然因素和防洪工程落后、灾害预警机制不够完善、人们防灾意识不够强、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不够成熟等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根据巨灾区域差异和成因分析,提出城市地区和平原低地应重点防御内涝,沿海以防御大风和风暴潮为主,山区则应重点防御山洪暴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为例,根据台风灾害承灾体特征,构建了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时空动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台风灾害脆弱性呈明显上升趋势;三个时段承灾体脆弱度统计表明,脆弱度差值和平均值呈不太明显上升,但高值县数明显增多,而低值县数明显减少;空间分布不均,脆弱度高值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体现福建人口经济地区差异明显。台风灾害承灾体脆弱性时空趋势评价可为福建省制定区域防灾政策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建议脆弱度高值区应该成为福建防灾减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川滇地区干旱灾害空间分布格局,采用熵组合权重、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对川滇地区干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研究发现:干旱灾害的高、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和云南大部分地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干旱灾害风险区分别占川滇总面积的3.02%、29.24%、42.80%、24.93%和0.01%;干旱趋势、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是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台风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属台风多发性国家,每年因台风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甚至上万亿元。目前抗御台风的预案研究主要集中在预警、建筑设施加固和人员财产转移等方面,对于台风灾害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应急反应能力及承受力极限的研究还没有涉及。通过分析体能应急反应力并与体育运动相结合,为进一步提高人类预防与抗御台风灾害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第0418号台风所形成的狂风、暴雨、风暴潮对福建省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防御台风需要加强防灾工作建设、加强台风灾害预测、建立防灾信息系统、加强灾前准备和灾后自救、及时进行灾害损失评估、加快防灾立法,以促进福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广东台风灾害频发,危害严重。地方政府制定和颁发了各种救灾政策、法令,采取了多种减灾、救灾措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固定的救灾机制:首先是报灾,然后是勘灾,最后才是赈济、蠲免、抚恤和借贷等具体措施。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广东台风灾害的救灾机制,对当下的救灾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东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台风灾害发生频繁.明清时期,官方和民间逐渐形成、掌握了一套较为完备的预防措施,包括祈福禳灾、修筑堤围、营造防护林、选育抗灾品种以及加固建筑物防灾等.这一系列措施在当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于今天的台风预防工作也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发达国家编制城市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和城市应急的主要方向。目前,关、英、日等发达国家已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青岛市应尽快建立城市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从而使城市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应急预案修编的针对性、应急管理协调能力、城市灾害预警预报体系、重大事故类风险评估及监管制度、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得以不断完善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发展福建风险投资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福建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现状,结合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产业水乳相融的关系以及我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来探讨发展福建风险投资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然灾害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甚至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安全破坏因素。因此,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管理工作。根据当前各国及地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以及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的特征,提出建设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风险管理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及应急预案编制、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能力建设。据此,提出中国各级政府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即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下设减灾法规、信息共享、科技、应急管理、应急行动、物资储备、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此基础上,明晰并完善辖区现有的气象、海洋、地震、地质、水旱、生物、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与预警、风险评价、应急预案编制等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人口和财富最集中的地区,然而台风及由其引发的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链时有发生,对区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尊重自然规律,与灾害风险共存的适应是以协调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关系为出发点,即人类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灾害的区域规律基础上,合理调适自身行为,实现"与风险共存"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适应行为又可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两大类,工程性适应侧重防灾减灾工程(如海堤、水库)等能力建设,非工程性适应侧重减灾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如分区分时的人员转移安置,灾害分级响应和纵横协调,多主体风险共担等)。综上各项工程和非工程性适应对策,有助于大大提升区域灾害风险防范和综合适应能力,有效减轻东南沿海台风灾害链损失。  相似文献   

15.
结合福建省游泳场馆游泳者现状,采用多种方法游泳者风险及游泳场馆溺死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建立游泳场馆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游泳场馆游泳者风险源包括23个风险因素,福建省游泳场馆游泳者面临12个主要风险因素,游泳场馆可以采用风险避免、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法应对游泳者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描述和分析了福建省教师继续教育现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建构的若干思路和对策:构建省级区域教师教育网络和“县级学习资源中心”;在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将教师继续教育体系纳入高等教育系统;实现教师继续教育从独立封闭到多元开放的转变;推动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和专业化发展;完善校本教师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