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复习课上,碰到了这样一道判断题:一个二位数乘以8,积可能是二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学生独立判断时,有的判对,有的判错。交流时,面对学生的意见分歧,我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把裁判权交给了学生。(以下s代表学生,T代表老师) s1:“我认为是对的,我可以举例证明:10×8=80,积是二位数,80×8=640,积是三位数。” s2:“我也会举例。” 听取同伴的意见后。判错的  相似文献   

2.
赵英花 《青海教育》2004,(11):39-39
案例 在教学《整数大小的比较》(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时,出示了以下题目:999999999○1000000000。学生说出了两种思路,一是:前面的数是9位数,后面的数是10位数,10位数比9位数大,因此,要填小于号;二是,前面的数最高位是亿位,后面的数最高位是十亿位,十亿位的数比亿位的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人生的“史记”。而长期以来的“应试”,使得作文教学追求的是四平八稳,学生写作是“一凑、二抄、三套”,不敢在文中直抒胸臆,也不可能文思飞扬,有的甚至还装腔作势,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4.
教材把克里米亚战争作为1861年改革的原因来叙述,而1861年改革是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有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认识上的错误,认为是亚历山大二世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事实上战争是尼古拉一世发动的。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分割土耳其,争夺黑海海峡控制权,尼古拉一世发动了战争。  相似文献   

5.
这个案例非常朴实地记录了教师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二位数加二位数”算法的过程。其间所采取的对话教学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在对话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生2的发言由议论、嘲笑到认同、道教,经历了一个对话逐步深入的过程。作为小学生,他们一开始对生2的想法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由算术领域发展到代数领域,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用字母表示数,借助字母进一步研究数的运算方法和规律,在更高的层面上讨论数学问题.AOMEN和MACAO分别代表两个五位数,其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从0到9中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同的数字,而且它们的和仍是一个五位数,你能推算出这个和可能的最大值来吗?要使这个和尽可能大,当然希望这个和高位上的数字等于9.为了使和的万位数字为9,有两种可能,一是A+M=9;二是A+M=8,再由O+A的和进一位得到9,同时又必须使O+A的和尽可能大.但O+A的最大值只可能是17.这样…  相似文献   

7.
歌唱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语言和声音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因此,学生必须首先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作为演唱时的依据,有的学生在演唱时不能进入歌曲的意境,其原因多半是没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内容,甚至根本不曾考虑歌词涵义,因而也不可能以歌声感染听众;二是选材不当,比如让少年儿童去演唱爱情歌曲,当然无法理解。歌唱技巧方法固然非常重要,在声乐训练中占了很大比重,但这些毕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在判作业或者试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从右上到左下的"撇",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左上到右下;本来该从左上到右下的"捺",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右上到左下.  相似文献   

9.
一、续编故事,培养想象能力有的文章结尾,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去推测有可能产生的新结局。如,《小摄影师》结尾写道:“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小男孩会再来吗?为什么?学生就此续编故事。有的说:小男孩没赶上电车,自己从家一直走到高尔基住的地方,所以晚到了一会儿。有的说:小男孩回到家时太晚了,他妈妈不放心,不让他去,所以小男孩没有来。二、利用插图,培养想象能力如,学生在观察《艰苦的岁月》一课的插图时,依次观察了老红军吹笛子的动作,老红军和小红军的衣着和枪支,还有两位红军战士的神态。一学生说…  相似文献   

10.
我在判作业或者试卷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本来应该从右上到左下的“撇”,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左上到右下;本来该从左上到右下的“捺”,有的学生写成了从右上到左下。这样一来,“撇”不是“撇”了,“捺”也不是“捺”了,字就变成了“四不像”。开始时我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无法理解学生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还总是出现在比较听话的孩子身上。  相似文献   

11.
单元测试卷刚到学生手中,就发现许多问题:有的判错,有的统计错,有的加上疏满的1分就及格或优秀,于是学生纷纷举起希望的小手……  相似文献   

12.
知识≠常识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学生的计算能力大不如前了。"与课改之前相比较,现在的计算教学目标确实降低了,但这并不代表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大不如前"。如果学生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却不会计算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这是否说明教师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呢?假如学生真的理解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那么四位数乃至五位数除以一位数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问题,因为这仅仅是知识的迁移而已。本期的话题"计算教学要不要学生学会迁移"正是基于此提出的。当教师教给学生算理的同时,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引申,进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帮你选代表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都是数据的代表.但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对于不同的数据,它们的代表性有的比较好,而有的却比较差.下面结合实际问题分析如何选"代表".  相似文献   

14.
学生在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例2)"一课时,可以典型错题为载体,通过进一步的剖析错因、分析访谈,找准学生的知识起点,沟通计算方法间的联系,有效消除学生在试商时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学情分析:本课是三年级"平均数"学习的后续内容。在课前对学生的简单前测和访谈中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平均数接触较多,对平均数的"烙印"太深,学生在最初接触中位数和众数时,很难认同和接受。一方面,学生很难脱离求平均数的思路。结合教材的情境,让学生思考除了平均数,还能用什么数代表这组数据时,  相似文献   

16.
人生最美妙的时光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生时代的心理应成为生命中最富色彩的体验时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点燃学生对生活有更具体的情感体验。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美感 课文有各种各样的基调,有的活泼,有的宁静,有的悲伤。利用多媒体就能又快又好地为课文奠定基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年级有一篇课文是《水乡歌》,在教学时,我首先放了一组美丽的水乡图,学生的视线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那清清的河水上,渔夫在辛勤地抛网捕鱼,河面上有几只鸬鹚也在努力地工作,绿绿的杨柳随着微风轻柔地飞舞,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粉红的荷花摇曳着曼妙的身姿,那一排排白墙黑瓦,那一条条弯弯小船,展现出水乡无数的风韵。  相似文献   

17.
教给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小学数学第六册二、四单元教学建议银川市城区教研室扈有萍一、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教学乘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首先要集中力量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学生熟练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再学习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就可以...  相似文献   

18.
现在学习小提琴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学琴的原因却不尽相同。有的是自身喜爱音乐,有的是好奇心驱使,还有的是因为家长的意志。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19.
听了两节二年级《可能性》教学研讨课。课后研讨时,参与评课的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时的表现褒贬不一。有的认为学生说"我明天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我将来一定能考上某某大学"等话有些"离谱",似乎并不是数学中的"可能性"问题。如果不是"可能性"研究的,教学时教师为什么还热衷于让学生说呢?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可能性"呢?"可能性"是不同版本二年级教材新增加的教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更是一个重点。然而,很多学生都是谈作文而色变。写作文时,有的学生冥思苦想了半天,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本子上还是只字未写;有的学生虽然思潮涌动,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但是不知如何下笔,即使写出了作文也是语句不通,条理混乱。之所以会这样,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不善于积累。只要有丰富的积累,作文难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只有厚积薄发,写作文时才会滔滔不绝,游刃有余。让学生学会积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