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代琳丽 《大观周刊》2011,(30):54-54
阐释了现代雕塑的由来,分析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作用,探讨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发展趋势,从而揭示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代琳丽 《大观周刊》2011,(38):50-50
阐释了现代雕塑的由来,分析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作用,探讨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发展趋势,从而揭示了现代雕塑在城市公共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出现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现代城市一般指20世纪以来的城市建设。那些林立的高楼、直人云霄的大厦、环境优美的小区、大型商场和超市都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城市是我们的居住环境,谁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环境中。然而城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5.
从现代图书馆理念应用的角度分析《,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一书所体现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公共图书馆在建筑设计和布局、服务功能和服务提供、宏观和微观管理上的变化。提供开放、平等、多元、包容以及数字化的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交流和求知需求,突破行政体制障碍进行集群管理,建设普遍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使城市图书馆成为社区的实际存在,成为城市言之有物的文化标志而非装饰品等是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生活日益受到重视,传媒纷纷开辟城市专栏,找寻城市历史、讲述城市故事、传播城市文化……城市成为社会的焦点.1996年8月创刊于广州的《新周刊》通过对城市话题和城市事件的持续关注,开启都市文化个性及特质比较的话语空间,反映着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7.
刘群 《群文论苑》2003,(3):35-3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隆重召开,世界选择了上海,上海将还给世界一个惊喜。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世博会的主题,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西大门和后花园的青浦乘东风、抓机遇,借世博会之机响亮地提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口号。文化作为经济的上层体现,青浦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大力塑造现代化城市文化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活杂志作为期刊市场重要文化力量,它描绘的生活方式彰显出一定的消费文化,对受众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对国内优秀城市生活杂志《城市画报》话题设置与消费引导的关系、及其显性和隐性的消费文化传达方式开展分析,研究它所表现的消费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陈树超 《东南传播》2021,(1):144-146
"声音景观"是近年来关于听觉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已然进入了诸多研究领域,为艺术传媒的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纪录片的诞生与发展与人类学具有较深的渊源,引入听觉文化的视角,从具身性感知构建的思路入手,分析声音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对研究地域文化题材纪录片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这变幻不定的新世纪,人们愿意把自己浸泡在历史之中,翻阅图片与文字。乱世里的浪漫与传奇,市井生活的平凡与沧桑,一一现于眼底,伸手可触。这便成了《老城市》。《老城市》使图文在时空两个层面上结合,时而同步,时而分离。时而重叠,时而交错。时而观照,时而融合。  相似文献   

11.
王冰 《山东档案》2010,(2):45-46
一、文化、城市建设文化与城建档案《现代汉语词典》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  相似文献   

12.
蔡学俭 《中国编辑》2005,(6):82-82,69
什么是现代出版?讲现代出版,不能不提到古代出版和近代出版,也不能不提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出版。  相似文献   

13.
鲁微微  刘兰 《出版广角》2018,(14):92-93
英美现代艺术理论是西方现代艺术理论的重镇,了解、研究英美艺术理论家的代表人物及其典型学说是艺术研究乃至人文研究之必需.沈语冰新著《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不啻为中国读者绘制出一幅漫游英美现代艺术史的"航海图",该书对罗杰·弗莱、施坦伯格等六位英美学者的研究和定位,不仅对中国艺术家具有学术意义,也对学术著述如何融入个性色彩有积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城市记忆——城市规划中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既是城市化加速的重要时期,又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的时期,这期间各种利益和各种矛盾冲突尖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在城市建设中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工作思路,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统筹传统和现代、统筹传承和发展,让城市记忆赋有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王春美 《青年记者》2021,(14):70-72
广播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城市文化范》节目为例,从选题与立意、结构与叙事、意象与呈现等方面分析广播媒体如何利用自身特色挖掘和传播城市文化.研究认为,应借助鲜活的故事、生动的细节,通过有效地组织声音元素,将广播所传递的信息、意义与声音本身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仔细研读了黄坤坊等人翻译的谢伦伯格的《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之后,笔者想谈几点想法。首先,书中渗透着浓烈的档案文化思想,为开发档案文化产品提供依据。“旧社会的文件被保存下来,主要—也许是最初所没有想到的—供文化方面的利用。”“英国公共档案馆的设立,一方面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另一方面也由于文化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郭琼 《青年记者》2012,(8):68-69
在城市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城市影像悄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城市历史和文化符号为影像提供了内容;反过来,城市影像成为解读和宣传城市文化符号一个有效的手段.城市影像生产者们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进行能动的反应,用艺术追求和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将城市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创作主题.影片《高兴》就是导演阿甘用一个地道西安人的视角来展现西安地域文化乃至价值观的一部典型影片.  相似文献   

18.
杨嵩 《中国出版》2015,(8):66-66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始了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反思性研究。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对于什么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问题,学界始终没有达成共识。而对“现代性”的解读上,更是存在“现代即西方,传统即中国”的僵化思维。当前,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文化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领域迫切需要对自身进行定位和正名。潘公凯主编的《现代转型与艺术家的视角》(以下简称《视角》)的出现恰逢其时,不仅廓清了学界对于“现代性”的模糊认识,也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定位和正名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纸媒为寻求发展,报道逐步向深度报道迈进,在版面的设置上也相继出现了评论版、社区版。笔者认为,社区版正是为出现社区报试水之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报是城市社区演进的必然产物。随着报纸服务性的增强,社区新闻渐渐成为一种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新闻样式。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确立了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遵循,形成了“建立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的政策措施,提出了提升服务效能的重点任务,部署了以社会化增强公共文化发展动力的新任务与新方式,明确了推动与科技融合发展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完善了经费、人才和法律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对于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在“十三五”时期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参考文献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