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哭来的奖品     
赵宸是春季招生刚入园的孩子,是个特别聪明可爱的宝宝,别看她年龄小,可没几天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她早上总是笑眯眯地来幼儿园,并能主动向老师问好,偶尔哭闹着不舍得让妈妈走,但只要老师一哄,也就不哭了。可是,这几天,我发现赵宸的情绪有些反常,妈妈送她来园时,她总是眼  相似文献   

2.
正当孩子觉得幼儿园很有趣、很好玩时,也许就会像去游乐场一样,积极主动、开开心心地去幼儿园了!9月第三周的一天早上,孩子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早餐,张老师从外面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骆老师,你快到门口看看吧,萌萌在门口哭个不停,说什么也不愿意进园。"一听这话,我赶快到门口,只见萌萌奶奶掰扯着萌萌的小手,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啊,别哭了,快松手!"萌萌紧抓着奶奶的衣服领子,没有一点撒手的意思,两人就这么僵持在那里,一旁的爷爷看不下去了,急得冲着奶奶大喊:"她不愿意去幼儿园,就别跟孩子较劲了,回家吧,今天再休息一天。"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女教师,她的丈夫很多年前就在一场车祸中丧生了,她一个人养育着三个女儿,并且三个女儿在同一年通过了博士生考试,成了当地的爆炸性新闻。这位单身母亲是如何培养出三个出类拔萃的女儿的呢?在一次采访中,她向记者透露了她教子的秘诀:善待孩子的高度,不要指望孩子都和你的见识一样!接着,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儿的一张绘画作品。当时,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应该总是充满想象的。可是,在她女儿的一幅名为《陪  相似文献   

4.
正小灵,一个可爱的台湾小女孩。第一天报到,小灵妈妈就和我说起孩子上幼儿园的事:小灵是家里唯一的小孩,爷爷奶奶没有一个不宠她的。只要她提出要求,不论合不合理,老人都没有原则地满足,结果稍不如意她就以哭来要挟,不上幼儿园就是大人们纵容的结果。孩子的爸爸妈妈工作忙,照顾她的时间少,在孩子需要学前教育的时候,父母没有陪在她身边。经过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故事。她第一天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的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位较为年长的老师,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手,有的孩子抱着老师的腿,有的揪着老师的衣服,和老师亲热。她的孩子也想去和老师亲热,但挤不进去。忽然看见一位年轻老师走过来,她的孩子就扑过去,但这位老师没有理会就走过去了,孩子伤心得不得了,回家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相似文献   

6.
每天早晨送孩子出门上幼儿园,家里总是一团糟。等丈夫把孩子送出家门,我自己还要收拾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往往要错过上班时间,弄得手忙脚乱!” “我家虽然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小孩,但是每天早上让孩子上幼儿园,总是令人头疼。我一直不明白她为什么不愿意起床,就连洗脸刷牙也是慢条斯理的,要保姆和我一次次地提醒,真叫人着急。  相似文献   

7.
宝宝VS妈妈     
宝宝马兆亿——我要上幼儿园了 我叫睿睿,再有几天我就1岁 11个月了,算是 个“大孩子”了(妈妈常这么说,我也这样认为)。前几天,听见爸爸和妈妈商量说,要送我到幼儿园了。我一听心里可乐呵了,我就爱找小朋友们玩。 可又听妈妈说,送幼儿园,孩子小了点(我不是一个大孩子了吗?妈妈说话总自相矛盾),孩子会受罪的(哎,当妈妈的总是“心太软”)。 “在国外一岁半的孩子就已经是幼儿园的‘老学生’了,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别总是这样舍不得。”爸爸在劝妈妈(爸爸的心就不太“软”)。 “可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不行,说话也不…  相似文献   

8.
她叫龚玲娟,是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卫民村幼儿园一位普通女教师。(一) 1979年,年仅18岁的龚玲娟高中毕业,就回村任幼儿园教师。开始时,小龚什么也不懂,既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不懂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她只有一个心眼:把孩子管牢,千万不能让孩子出事。至于教育方法,她只知道“哄”和“吓”两个字。由于教得枯燥、单调,一些孩子不愿上幼儿园;班里  相似文献   

9.
32朵棉花     
在囡囡6岁的时候,丈夫便出了车祸,离她而去。从此,她开始了陀螺般的生活:早上天刚亮就要起来给囡囡准备早餐,然后送她去幼儿园。不舍得坐车,自己再骑车去工厂,中午在单位吃盒饭,晚上下班直接去接孩子,晚上回到家后做一些家务,督促孩子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10.
无锡的周女士来信说她2岁半的女儿去幼儿园有一个多月,因为体质差,经常一个星期只上一两天的课,现在孩子提到上幼儿园都很害怕,周女士只能骗她出门,在路上女儿发觉了,就一直哭闹。不过,到幼儿园一会儿就会安静。这几天女儿老说,老师给她把尿时,说她不会脱裤子,打了她,还骂了她,还说老师揪她头发。其实,以前孩子就说过老师骂她,周女士没在意。她想找老师问问情况,但孩子很害怕,不敢让她去,她请问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1.
悠悠同园情     
我们的孩子叫刘明谦,小名叫秋子,意为秋天生的孩子。1992年孩子上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现已是一名小学生了。孩子在幼儿园的3年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在这3年里,她和她的伙伴们一起学知识、学做人、长身体。老师还带他们到公园玩儿,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这些活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们和老师相互眷恋。在幼儿园毕业前夕,孩子们倒计时度过了幼儿园生活的最后一个月:还有28天、27天……3天、2天、1天。在那一段日子里,我们接  相似文献   

12.
我和丈夫都是教师,平时没时间带女儿,自她出生之日起,就把她放在农村由外婆带。到双休日我们才和她在一起。一晃,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可孩子说的还是一口农村话,这时,我和丈夫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把她从农村接回来,让她跟我们说普通话,但效果并不怎么明显,她还是喜欢说她的农村方言。女儿最喜欢看张家港电视台的《健康宝宝总动员》节目。一天,她看到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在《健康宝宝总动员》节目里表演了讲故事,做游戏等。她看见后非常羡慕,总是缠着我说:“妈妈,帮我报名吧,我也要到《健康宝宝总动员》里去。我灵…  相似文献   

13.
我们西湖村因为有公路穿村而过,所以在公路两旁各办了一所幼儿园。近年因第一幼儿园的园舍成了危房,需要重建,便将“一幼”的幼儿合并到了“二幼”来。但公路那边的许庄村的幼儿仍不可能全部合并过来,于是我们决定在许庄村建立一个半日制的教学点。教学点设在一个幼儿家里,共有5名年龄不同的幼儿。墙上布置了一个成绩栏,屋里有一张幼儿园搬来的桌子,每周几个下午由我们两名教师轮流去组织教学活动。起初,家长不放心,孩子不习  相似文献   

14.
神秘的耳朵     
"小心跑,别摔了!"一位母亲站在街角对着去上学的孩子喊,眼角流露出焦虑与不安。而孩子却头也不回地跑在上学的路上……母亲张望着眼前的小路,直到孩子的背影消失了,她才转身回到屋里,拿出一个装满"艺术品"的小匣子,用她那笨拙而又布满老茧的手开始制作起来。原来过几天就是孩子学校的艺术节了,母亲想用特别的方式让孩子在艺术节那天交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品……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些爱就在身边,你们有好好地感受这份无言的爱吗?  相似文献   

15.
女儿升入幼儿园中班后,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大孩子,不再像上小班时那样经常提点额外的要求,比如“下午早点接”“下雨天不想去幼儿园了”等等。我和丈夫就势鼓励她,女儿还真挺争气,每天争着要第一个到幼儿园。谁知我们偷着乐没几天,麻烦又来了。一天夜里,忽然听到从女...  相似文献   

16.
李伟双 《幼儿教育》2014,(Z1):60-61
那年暑假,我在幼儿园的一个小班实习,和一位老教师搭班。一天晚饭前,琪琪不小心尿湿了裤腿。见她的更衣柜中没有换洗的裤子,我便请教老教师。老教师看了看孩子的裤子,又看了看时间,可能是考虑到孩子的父母上班很忙,而且孩子的裤腿湿得不多,便说:"接孩子的时间快到了,别让他们送来了,接的时候跟家长说一声就行了。提醒家长明天带一条换洗的裤子放在幼儿园……"听了老教师的建议,我没有多想,便让琪琪去吃饭了。  相似文献   

17.
年轻的妈妈很疼爱女儿,从女儿出生那天起,她几乎就寸步不离。她有这个条件,丈夫事业有成,她做了全职太太。所谓“全职”,除了照顾丈夫尽到一个妻子的职责,她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女儿身上。喂奶、哄孩子、洗尿布、哼小曲、教走路……一个母亲该做的,她全做到了,她从不觉得辛苦只感到幸福。尤其看到女儿一天天长大,在幼儿园学会了识字、唱儿歌、讲故事,她更是欣喜得难以抑制。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农村中乡、村两级办的幼儿园(班)发展很快,但幼儿平时上幼儿园的出勤率却较低。据我们桐乡县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农村幼儿的父母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幼儿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比较低,同时又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往往认识不到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相当多的人仅认为办幼儿园就是帮一家一户管管孩子。基于这样的思想认识,在家中有人照顾孩子时,他们对孩子去不去幼儿园上学,抱无所谓态度。这是幼儿经常不上幼儿园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上幼儿园学前班的女儿竟死活不愿上幼儿园去,耐心询问之后才得知是因为小朋友们闹矛盾了,甚至还“拉帮结派”,个别小朋友不和她玩,也不让其他小朋友与她玩,大家把她给“孤立”起来了。因此,女儿感到在幼儿园里孤独无趣,就不愿再去那个让她不开心的地方。弄清孩子不愿去上学的缘由,我并没有强硬要求孩子上幼儿园,而是坐下来和女儿聊聊天,告诉她妈妈小时候上幼儿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但妈妈没有害怕,也没有  相似文献   

20.
苏珊·斯特瑞格尔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奥蒙德社区幼儿园的老师,教我的外孙女。我在2000年秋赴澳探亲时认识了她。苏珊是个好老师。她爱孩子,爱她的职业,有经验,一个人加上一个助手,把奥蒙德幼儿园办得远近闻名,很多家长选择她的幼儿园,甚至有孩子在排队等待入学。她的一些做法在我看来很新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