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目前人类已知的有100多万种,而实际数量可能还远不止这些。昆虫数量如此之多,所以温暖的夏季我们到处都能发现昆虫的身影,它们在我们面前飞来飞去,爬来爬去。可是到了冬天,它们却似乎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我们很少看到它们。那么,寒冷的冬天它们都去哪了呢?没  相似文献   

2.
刘妍 《科学与文化》2011,(7):2+1+22-F0002,1,22
蚂蚁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昆虫,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与远古的恐龙同处一个时代。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蚂蚁约有9000种。蚂蚁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存活,其秘诀就在于它们生活在一个非常有组织的群体中。蚂蚁们分工有序,它们一起工作,一起建巢筑穴,以使它们的卵与幼蚁能在其中安全成长。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正在全力研究太阳能汽车,也许大黄蜂能给大家一些启示。科学家早就发现,包括大黄蜂在内的许多昆虫越是太阳光充足的时候,它们越活跃,令人奇怪。如今谜底揭  相似文献   

4.
正4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是春暖花开,特别是南方,早就是虫鸣鸟语、花香四溢,沉寂了一个冬天的世界又重新热闹了起来。而伴随着植物苏醒的还有数不清的昆虫,它们在田野里、公园里,甚至是你的身边纵情高歌。不过,你有没有好奇过,昆虫也有耳朵吗?它们能听得清自己的歌声吗?  相似文献   

5.
如果有一种昆虫能让人类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那可能非蚊子莫属了。每到夏天,它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烦恼。它们在我们的耳边嗡嗡作响,扰人清梦;它们死缠烂打,锲而不舍地叮咬我们,让我们奇痒难忍;它们传播病毒,给我们带来疟疾、登革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等致命疾病。世界上每年有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大约20097人因此丧命。  相似文献   

6.
昆虫触角     
我们稍稍留意即可发现,自然界中的昆虫都有一对粗细长短不尽相同的触角。触角是昆虫的感受器、探测仪,它具有感知、发现捕猎对象,寻找配偶、天敌等多种功能,是它们接触外部世界、认识外部世界、赖以生存的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7.
小聪  虫虫图 《科学大众》2010,(12):32-35
<正>虫虫无处不在,可以说世界上到处都有虫虫!地球上所有的物种,10个里面有9个是昆虫。就如同你所知道的,有些昆虫的行为很是恶劣。它们或咬,或蜇,或传播病菌。它们吃我们的食物,甚至是我们的家园。但是,不要因此而害怕它们。信不信由你,只有少数的昆虫才会对人类有害。事实上,很多虫虫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呢。上期杂志已经介绍了一些虫虫们的好虫好事,现在,请继续你的阅读吧!  相似文献   

8.
许征帆 《百科知识》2007,(10S):13-14
昆虫纲膜翅目有一群属于泥蜂科的蜂类昆虫,它们腹部第一节为修长的腹柄,所以又被称为细腰蜂。泥蜂在分类上归于捕猎性的掘地膜翅目昆虫,窠巢建在泥穴中。成虫自身吸食花蜜维生,幼虫则以其他昆虫为食。泥蜂妈妈在育儿期间从事捕猎营生,它们为自己的幼儿准备野味时极尽其能,机巧纷里。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无疑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之一。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承载着太多的含义;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的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新的信息载体将替代语言。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就拿昆虫来说,它们虽然不会像我们一样开口说话,但它们彼此之间照样交流、沟通着。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信息的载体昆虫是不是也像人类一样使用"语言",传递信息呢?没错,昆虫也会使用"语言",然而它们并不懂得用口器(相当于"嘴巴")说话,昆虫的"嘴巴"主要用来"吃饭"。  相似文献   

10.
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寻找昆虫和其他猎物。蝙蝠的“高科技”捕食技术让许多昆虫束手就擒,成为它们的口中美味;不过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蝙蝠也无法随心所欲,一些蛾子能在蝙蝠的身边轻松地逃脱。  相似文献   

11.
正昆虫吃什么,是与它们有什么样的口器相关的。或者说,口器构造是与食性相适应的。蚊子是刺吸式口器,下唇延长成喙,上下颚特化成针状,适于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血液和细胞液。叮咬我们并吸食血液的是雌蚊子,它们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昆虫。不过,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雄蚊子却不叮人,它们只喜欢啜饮植物的  相似文献   

12.
廉锋 《世界发明》2010,(10):63-65
第一眼看到张小川设计的首饰.觉得清新自然,又古灵精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她的首饰设计中,你能看到美好的种子、花园、昆虫、云影、冰川……当屏气凝神地盯着它们时,有那么一瞬间,藏在首饰里的那个世界仿佛活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多天一到,昆虫就都消声匿迹了。是不是都被冻死了呢?不,它们进入过冬阶段了。昆虫冬天不活动的现象可分为两类,一类叫多眠,一类叫休眠,多眠的昆虫当气温回升到适合它们活动时的候,趣过一定的恢复期之后,就又能照常活动。如果把这一类昆  相似文献   

14.
科学老师常对我们说,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科学课上老师带我们出去观察昆虫时,总叫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好小动物。每当我们把各种昆虫捉到昆虫盒带回教室观察完了之后,都要我们把它们放生,让它们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5.
<正>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惊人,这使得它们几乎可以栖息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打破体重记录者100g巨大花潜金龟是世界上最重的昆虫。它长约11厘米,最重可达100g。你知道吗?亚马孙河的蚂蚁总量超过那里其他所有哺乳动物的总和。  相似文献   

16.
蜘蛛     
蜘蛛并非昆虫,在动物界中自成一类,属蛛形纲节肢动物门类的一纲。世界上约有3.5万~4万种蜘蛛,绝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它们是昆虫的敌人。其中比较有趣的有: 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南美洲的食鸟蛛,它以网来捕捉自投罗网的鸟类为食。食鸟蛛一般体长8厘米多,重50多克,如果把它身体伸直,4对步足向外延伸展开,体宽即达25厘米以上。1945年在巴西  相似文献   

17.
鸟和昆虫大多是善飞的“空中骄子”。然而,飞行并不是它们的专利,除此以外也有极少数动物能飞行或滑翔,在空中一展身手。尽管它们的技艺绝大多数不能与鸟、昆虫相提并论,但也令人惊叹。软体动物中的飞乌贼是会飞的乌贼。它的身体犹如一个肌肉组成的泵。平时,它们把水吸存在体内的一个水袋中,一旦发现情况不对时,便会采  相似文献   

18.
最兴旺的家族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个类群,有100多万种,约占动物种类总数的3/4。昆虫分布广泛,从赤道到两极,从海洋到沙漠,从地下到空中,从平原到高山都能找到昆虫的足迹。昆虫,可以认为是始终包围着人们的一类动物。它们在田园里、屋里、床上,在不讲卫生的那些人头上、身上甚至体内都可能有昆虫存在。它们在自然界不仅取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和根、茎、叶,吃动物的毛、皮、肉乃至骨骼、粪便,有的甚至咬啮人们的食物,药品、塑料和电缆可以说昆虫几乎取食或咬啮包罗万象的各种各样的物品。当然,也有像蜜蜂、蚕等有益昆虫给人类带来食物、原料以及对付害虫。大约3亿年以来,昆虫始终是动物界在进化过程中取得非凡适应能力的一大群小动物它们不仅在种  相似文献   

19.
徐仁吉 《百科知识》2007,(9S):42-43
在昆虫世界里,蜜蜂是名声显赫的益虫。它们有群栖的习性,文明礼貌,团结合作,在为人类造福的辛勤劳动中,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秩序井然的战斗集体。  相似文献   

20.
法国导演雅克·贝汗用唯美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这是电影《Microcosmos》带给我们的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并不像电影镜头中的虫子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天敌.危害着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卫地球的一抹绿,很多林业科学家与虫子开始了角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的首席专家、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副理事长张真.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