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它通过公鸡要与啄木鸣、蜜蜂、青蛙比美的故事,介绍了五种动物的作用,说明了“美不美不光在外表”的道理,熔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在二年级教这篇童话,可采取戏剧表演的方法,注进游戏的因素,对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发展语言和训练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课前准备可请美术老师配合,在美术课上指导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2.
《惊弓之鸟》(五年制第五册31课、六年制第五册27课)是一篇成语故事,它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教学中,可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比较课文。课文最后一段,是讲更赢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那只大雁射下来的原因。教学这段,可启发学生联系第一册课文《大雁》,回忆大雁合群飞行的特点: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本文的“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进行比较。然后再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从而使学生明白更赢的本事不是只能拉一下弓把大雁射下来,而是经过细心观察,从大雁合群飞行的常规和“孤单失群”的异象分析中,找出使这只大雁自己掉下来的办法,进而理解本文的主旨。 (二)比较顺序。课文先写更赢把大雁射下来的  相似文献   

3.
《挑山工》一课,作者围绕“干什么事都不能随便,必须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向前”的中心安排层次。先将挑山工登山与游人登山的路线、路程、速度、结果进行比较,提出疑问,然后用具体事例证实,并用挑山工富有哲理的话解疑,揭示中心,最后作者通过画画、挂画,点明白已的感受,进一表达中心。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认识两个基本类似的事物的时候,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两个事物分别学习,即各自孤立地进行多次重复,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逐步达到区别和认识这两个事物的目的;另一种是用比较的方法学习,在分析和比较中达到  相似文献   

5.
在教六年制小学第八册习作例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课时,我尝试用比较法让学生来学习习作方法,并加深对例文所揭示的这一类作文的写作方法的理解。《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一文,作者按自己参观的顺序具体记叙了在刘家峡水电站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建设的赞美之情。例文段落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用词明句晓畅,感情充沛,学生在阅读时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以前也曾学过同类的习作例文,如第六册的《参观人民大会堂》等。由于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 9个生字 ,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理解课文内容 ,懂得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 ,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的道理。3.通过看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第五段老马说的话 ,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教学时数 :3课时。教具准备 :投影 ,头饰 ,录音带 1盒 ,图片、卡片数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读讲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指导朗读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教学目标 :1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以及能表现课文主要意思的词语。2 .…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 :讲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指导朗读 ,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同学们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公鸡》一课的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是怎样描写这只公鸡的外貌呢?(生齐说 ,师画公鸡的简笔画。)这只公鸡的外表的确很美 ,它的心灵是不是也像外表一样美呢?学习完这篇课文 ,我们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边看投影画面边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二、讲读第二自然段1 公鸡和啄木鸟比美的内容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请大家打开课文 ,齐读这一段。2 公鸡吃得饱饱的 ,挺着胸脯 ,挺着胸脯是什么样子?请同学们做人挺胸脯的…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公鸡》教案芜湖市育红小学陆平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听写老马说的话。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3.图文结合,了解公鸡由骄傲变成伤心、惭愧,由找别人比美到替人们做事的过程,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公鸡》教案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熊静一、教材简析:这篇看图学文,讲的是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美丽转变为天天打鸣报晓为人们做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  相似文献   

10.
孙丽惠 《黑河教育》2010,(11):54-54
教材分析: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美丽的公鸡》是篇生动有趣的童话,它向学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美不美不光在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帮助人们做事。"从审美的角度看,这段话实际阐明了一个美学的基本观点,即"劳动创造了美"。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公鸡》是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 ,文章语言生动 ,趣味性很强 ,讲的是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美丽转变为天天打鸣报晓为人们做事的故事。这一课有6段文字分别与6幅图相对应。课文第5段老马说的话是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 ,即“美不美不看外表 ,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 ,谈谈自己的教学构想。一、激发读书兴趣教学伊始 ,教师口述一谜语 :“大红冠子花外衣 ,油亮脖子金黄脚 ,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学生猜一猜。学生顿时兴趣高涨 ,教师顺势出示投影片1 ,问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儿童十分喜爱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美丽,转变为每天天不亮就打鸣报晓为人们做事的故事,告诉人们,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为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本课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看图学文”的课型特点,从观察图画入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不美不能只看外表,得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的道理,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3.在看图学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公鸡》教学要点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李菲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2.通过看图,培养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3,提高听读的能力,能够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美不美不光看外表,而在于能不能帮...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公鸡》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应当怎样教学这类课文呢?一、图文对照,紧密结合看图学文这类课文的特征是图文并茂,教学中切忌看图时浮皮潦草,学文时粗枝大叶,图自是图,文自是文,图文分离;而应当图文对照,紧密结合,做到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即由初看图初学文到细看图细学文,再到精看图精学文,把握“图”“文”的中心和要旨.  相似文献   

16.
如何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是语文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看图学文《美丽的公鸡》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以声激趣 ,感知课文《美丽的公鸡》一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知识面窄的特点 ,在教学中增加了形象思维的内容 ,通过以声激趣 ,把公鸡、蜜蜂、青蛙的声音与课文的朗读有意的结合起来 ,把教师的单纯范读变成了学生喜爱的艺术朗诵 ,完成了以感情朗读为主的范读教学过程。通过以声激趣 ,感知全文 ,学生们不仅突破了生字关 ,而且对象声词有了较深的理解 ,…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公鸡》教学节录曲兰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你们刚刚接触了一篇写公鸡的课文,这节课老师给你们播放一部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录像片,请大家边看录像边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看录像,回答问题:讲的是一只公鸡由整天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美丽转变为天...  相似文献   

18.
在歌唱教学中,我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施教。如在上欣赏课时,我通过旋律线条的比较、节奏的比较、音色的比较和力度、速度的比较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排练合唱《走进十月的阳光》这首歌时,对歌曲第三乐段的处理手法,学生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第三乐段要唱得铿锵有力,因为这个乐段  相似文献   

19.
新编《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能力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知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下面以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17课《种鱼》为例,谈一下比较法的运用。本课是看图学文,为了突出这一特点,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图与文的比较,让学生在看好图的基础上把图与文一一对照。本课有三幅图、三段文字,图与文一一对应,这就为讲读中进行比较创造了条件。讲读第一段时,可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然后学文:“农民把玉米种到地里。”再让学生看玉米种到地里的结果:“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其  相似文献   

20.
一、比较伽利略与亚里斯多德的名气新课开始我向学生提问:伽利略是一个什么人?他对亚里斯多德的两个铁球落地的看法质疑时是一个怎样的人?亚里斯多德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在释疑的默读中知道伽利略是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本课中他提出怀疑时只是个25岁的年轻人。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深受人们的爱戴,对他的学说深信不疑。后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