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青岛市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将大量被征用,大量农民将成为失地农民,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民就业结构也在发生质变,由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生产资料,解决今后的就业、生存、发展问题将成为矛盾的焦点,其结果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因此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已成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的必由之路。城市化的推进一方面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了很多问题。失地农民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关键在于失地农民能否顺利就业。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问题,保障家庭生计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河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中一部分成为新的困难群体,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的境遇。对于农民来说,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依靠和保障,仅靠征地补偿费用是难以维持其长久生活的。因此,面对河南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所作出的牺牲,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要从拓展城乡一体化就业,发展二、三产业用地安置就业,帮扶创业就业,鼓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引导用地单位安置就业,加强培训就业等方面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野下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书琴 《成人教育》2008,(11):34-35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许多农民成了失地农民,其就业困难和生活艰难令人堪忧,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就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当前推进城市化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吉林省经济的加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化、工业化应运而生,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动辄占地几百亩甚至几千亩,大批耕地被征收,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这些失地农民怎么样生存和发展下去?这是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省要慎重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失地农民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和健全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就如何建立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体系,如何改善失地农民就业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对解决吉林省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南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不断扩大。失去土地后,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被赋予了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9.
徐燕 《华章》2009,(16)
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事关民生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大局.如何有效安置失地农民,这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对山西省大同市失地农民的调查阐述了现今失地农民就业与社会保障所存在的问题,表达农民的意愿和要求,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应对措施,以便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现行补偿模式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严重偏低,不足以解决他们失去土地后的隐性失业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构建失地农民就业和长效保障机制:提高补贴标准;建立政府征地调节基金,解决补偿标准不一问题;设立政府主导的就业扶持基金;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加剧,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2014年9月9日李克强在达沃斯论坛回答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时说:"外界最关心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中国政府最关注的还是就业。"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把就业问题放在首位,而如何更好的使高校大学生找到工作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衡量尺度. 本文对新时期中国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及社会政治文明的程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随着国外大学制度的介入,高等院校逐渐兴起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进入大学,开始系统的大学生活,每年大学毕业生总数都在稳定增长,人民受教育水平正在逐年递增,我国高等院校发展形势良好,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高素质人群的就业难问题,主要集中在相对固定的就业岗位与日益增长的高素质人群总数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省计生委组织的省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地区抽样调查,深入得了解到我国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广大农村地区对生育观念的转变,系统总结了出现这些观念转变的原因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使得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本文从宏观经济、高校教育方向及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焦虑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让人们为之重视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难题,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毕业即失业",这个问题会产生,其中的因素有很多,高校内教育培养着重点的失衡,所开设的专业有时盲目跟随其他高校,不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看法过于老旧。本文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与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当前一些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缺陷,阻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各种就业压力和不良心理情况问题较多,亟待解决。为此,探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调整手段,帮助高职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做好自我评价、提升心理素质是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经济困难学生为对象,围绕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支持体系的构建展开研究。在从就业率、就业特点、就业质量三方面对当前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全面论述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支持体系的构建分别从学校、社会、学生自身三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使经济困难学生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能够顺利的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女大学生就业难凸显,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成为高校研究的焦点。以东北地区高校女大学生为例,针对90后女大学生的新特点,采用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从个别到一般,对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