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1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项目管理模式向全过程咨询模式的发展需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变革和行业发展需求对高校相关专业特别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文以建筑BIM基础课程为例,分析了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课程改革现状,结合目前课程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给出了课程改革的方向。期待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宜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2.
孙莉莉  雷永锋  杨明 《大众科技》2021,23(8):109-111
应用型高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被培养对象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文章针对高等理工类院校《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特点以及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高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课程改革具体措施包括整合课程体系、将工程实例与虚拟仿真结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改进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科竞赛苗子人才等.实践证明,以工程应用为目标的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BIM整体推广应用的过程中,BIM人才匮乏是制约BIM发展的因素,高校应加大BIM人才培养。建筑类院校应基于建筑专业进行基于BIM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把BIM技术与现有专业进行深度融合,进行创新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高等院校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校企协同攻关,一起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本文从应用能力培养、设计学校专业特色实验、参加创新竞赛等方面介绍了我们在移动嵌入式课程的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的创新模式。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移动嵌入式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达到了以实验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的目的,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努力探索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之路为指导思想。土木工程材料实践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材料》理论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现状,对实践课程教学提出教学改革,增强了课程本身与实际应用的衔接性,提供了学生锻炼和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以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移动通信技术课程理论创新。依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市场对通信工程人才的岗位要求,阐述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工作工程系统化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开发有利于培养通信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22)
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方法》课程。课程的定位是固基强本,突出应用,培养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针对当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课程改革在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针对课程的自身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提出了课程改革应符合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并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方法的若干改革思路。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模式等手段,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对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和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9.
陈静 《科教文汇》2012,(19):52-53
本文针对当前水利工程专业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学生绘图不规范、看不懂专业图纸、计算机绘制专业图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求一种提高水利工程专业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手绘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制度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增设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校企合作完成课程教学等方式对药剂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该课程改革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制药人才具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6)
《高等反应工程》以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化工生产为背景,是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研究生修读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在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通过分析了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针对研究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措施。最后对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生"学"与教师"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确定了机械原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实现能力培养、德育引领与教学过程的充分融合。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叶东东  刘玉飞  江本赤 《科技风》2022,(17):112-114
工程制图是工程技术领域人才必须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制造业的结构化转变对本课程教学培养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分析“工程制图”学习过程及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应对目前社会对专业化技术人才的新需求尤显不足,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水平不高,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并从现存问题出发,探讨了本课程教育模式发展的新方向,以提升“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吴静  王军 《内江科技》2012,(8):74+125
依据化工分离工程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实验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21)
针对高职院校工程监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繁杂,系统性不强、课程专业性强,内容更新快、考核方式不尽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案例教学等问题,提出了整合教学内容,设定课程目标、改进考核方式、增加案例教学等改革方法,积极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熊举化 《科教文汇》2008,(35):89-89
《数控技术》课程是机电工程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这门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此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应用型人才。加强课程思政是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思想品德高尚、职业精神良好、积极向上、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了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实践研究,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结构试验课程为例,基于校企协同育人评价体系,挖掘该课程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校企协同育人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路径和机制,并以“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教学为例进行课程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7)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就要真正深入到课程教学上,论文探索总结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模式,首先运用教学环节来培养创新理念和思路,其次通过实践环节来增加学生创新元素,最后通过全面质量监控环节来监测和衡量课程教学成果,推动大学各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闫彬鹏  刘洋  殷文  能源  冯程  戴雪平 《科技风》2022,(12):13-15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对实践性和应用性有很高的要求,合理的实践课程设计和理想的实习基地建设是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依托新疆丰富的、特有的地质资源并发挥油田一线的地理优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深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普通地质实习、构造地质实习、地球物理野外实习、地球物理室内处理与解释实习和生产测井实习“五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并建设了相应课程的实习实践基地,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工学结合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旨在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从教学过程培养学习网络和维护等的技术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实现大专院校专门培养一线应用型设计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