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4):38-43
编辑大朋友说:本期续登孔子"孝悌之道"专题的后两则。下期起刊登"为人之道"专题,请同学们注意阅读。问候父母,尽孝心出门在外的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  相似文献   

2.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2):50-57
教育之道十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根据每个弟子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  相似文献   

3.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3):40-45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从上期起开辟"《论语》讲堂"栏目,连载《孔子与现代人生》讲稿。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已刊登的部分是简介孔子生平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以"孝悌之道"为第一个专题,讲了两则。本期刊发接续的3则。  相似文献   

4.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5.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戎山,孔子喟然叹曰:"三子各言尔志,予将览焉."这些文字均可题为《论志》.因此,《论语·先进》篇这段文字的标题还是以传统做法为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最可靠的材料首推《论语》。尽管《论语》只是孔子后学记述先因材施教,因事立言之书,故书中对孔子的思想缺乏系统的组织和严密的表述,可这并不等于说孔子思想无章可循。其实,只要对《论语》中孔子的政治主张进行宏观的把握,微观的分析,再把它与西周以来“敬天明德”这一正统思想联系起来,其思想构架即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论语》中最能反映孔子政治思想构架的只有两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10):11-12
作为儒家的最重要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这一概念贯穿始终,可见其地位之重。孔子以"德"诠释君子,君子于是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社会道德的楷模。本文将从君子修己之道、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材施教培养君子等四个方面探究孔子有关君子培养标准和培养途径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论语》思想中,道德教育所居地位《论语》思想中,道德教育应该说是居于首要的地位。《论语》中有不少孔子的言德之语,他常叹“知德者鲜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最忧虑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因此,他在教学中最重“德教”,并以“君子”的标准要求学生。孔子最称赞子产的君子之道四大品德,这就是“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些都体现了论语中孔子主张的为人道德至上,育人道德第一的思想。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  相似文献   

9.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9):46-49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于今年初推出"《论语》讲堂"栏目,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欢迎。1-4期讲了"孔子的孝悌之道"专题,5、6期讲了"孔子的为人之道"专题。7、8期开始讲"孔子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许多哲学家,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永远运动变化着,永远流动不居。《论语》记载着,孔子在一条大川上,含着深意,赞叹地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据说这就是他老人家把宇宙万物的变化,比作一条川流不息的大河。《易经》中的《易传》部分,古代有许多人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看法),我以为,如果不是孔子的著述,也会和《论语》同样,有一部分属于孔门弟子对孔子言论的记载。在《易传》里,有着比《论语》远为丰富的关于变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以前,《文侯之命》向来被视作《尚书》中的普通一篇,但进入宋代后,大批学者特殊视之,认为孔子将其收入《尚书》必有深意。他们或者认为孔子是为平王志气衰颓而哀伤,或者认为是要昭彰平王之罪,又或者认为孔子对平王仍有所期待。这一学术现象是与义理之学的兴起密不可分的,甚至还与靖康之难有关,因此南宋学者尤其热衷此道。他们的理论依据都是建立在“孔子定《书》”说的基础之上的,其论证难免有师心自用之嫌,在当时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批评。但是其影响也十分深远,元明理学诸儒自不必说,即使清代常州学派亦有因袭之处。  相似文献   

12.
任民 《教育》2013,(15):25-26
孔子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晚年自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可以说,孔子是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典范,他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对于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群体有一定借鉴意义。建立学习型生活方式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孔子是中国学习型生活方式的首创者。他一生热爱学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晚年自述:"吾十有  相似文献   

13.
《论语》各篇虽看似散乱,实则各具集中篇旨。《为政》篇的主旨在于为政,集中论述了孔子的政治思想。第一、二章点明为政之主旨,即是通过无邪之心施政,而达于无为的为政境界。第三章,指出孔子政治观之依归在于礼。第四章,回顾自己学于礼、立于礼、行于礼、教于礼,最后达于无礼之处而有礼的儒家无为境界之经历。其余诸章,分论孔子政治观之孝治根本以及为政中的君臣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为教与为学并非孤立存在,二者联系紧密。《论语》中详细记载了孔子的为教之道和为学之道。对《论语》中的孔子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加以分析、整理,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1):44-49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提出"有教无类"的同时,指出人的天赋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对待教育对象上应有一定差别。孔子在《论语·雍也》篇明确说:  相似文献   

16.
孔子作为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历来被封建统治者和儒家学派奉为万世师表,孔子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但仁是其核心,仁的含义笔者以为主要有两层意思,即忠诚守信宽容大度,正如曾子之言“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笔者不想全面谈论博大精深的夫子之道,只想结合《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篇,谈谈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中和的道德追求、中庸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加之富有强烈参与意识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决定了他重视礼乐在塑造人,完成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请看《侍坐》篇。《侍坐》是《论语·先进德》最后一章。它记载了孔子弟子子路等四人申述各…  相似文献   

17.
《论语》的《公冶长》与《卫灵公》中,孔子与子贡有过两次对话,其中孔子的言论明显是相互冲突的。对这一冲突的分析与解释,有助于理解《论语》的根本要义——忠恕之道,并进一步引起对孔子思想中"为我"与"为人"矛盾的探讨。通过研究孔子的言语矛盾及背后的思想矛盾,不仅可以加深对于《论语》思想主旨的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展,洞察中国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痛苦与悲剧。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我国最经典的文化著作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关于哲学、政治、时势、教育、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思想。全书一共20篇,各篇的题目均从第一句中取之,但全书涉及的主题多种多样,有谈"孝、弟"的、有谈"仁学"的、有谈"为政之道"、"交友做人"的等等,但孔子谈论最多的还是"君子之道",这些主题散落于各篇,可以通过精读、略读、浏览的方式确定主题并完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吴锦 《文教资料》2006,(33):1-2
《论语·先进》篇有一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或简称《侍坐》。这是《论语》标题的惯例,以首句或首句中的语词为题。这段文字也有以“论志”为题的。这是根据内容命题。但细想一下,“论志”实在不能作这一章的独一无二的标题。因为《论语·公冶长》就有孔子与颜渊、子路的“论志”。这次子路还反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的回答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另外,《韩诗外传》中还记载了两次孔子与弟子论志之事。一是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景山,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言者何期愿,丘将启汝”。于是各言其志…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围绕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圈,以学会交往为主题,包含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师友结伴同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和交往艺术新思维,其教学目标可归纳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培养良好的交往品德,成为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怎样才能实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呢?途径多种多样,其中,学习《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教学便是有效途径之一。著名学者傅佩荣认为,"古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今人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国学大师南怀谨说:"《论语》是一本立身、修身、处世的宝典……孔子学说与《论语》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是故加曲解,就能认识到其中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