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子关系的和谐与冲突是小说《追风筝的人》的重要主题。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对多种父亲形象的刻画,揭开了阿富汗社会的真实面貌,折射了胡赛尼的道德判断和标准,深化了小说道德救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六朝小说中的修佛考验母题主要是受到汉译佛经中相关描绘的直接影响,故事情节则几乎全部集中在考验奉佛者是否宝爱众生、具有众生平等的思想、是否扫除了物我对立等,这些故事大多发生在大办斋会之时,具有较浓的戏剧冲突意味。该类母题对后世小说创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卢梭的人性道德思想对于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道德是善良而幸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人类的道德却在普遍的堕落、沦丧而走入道德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卢梭认为人类就要实行社会改革,签订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自然宗教等方式使道德的回归,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追风筝的人》是近年来一部产生广泛影响的小说。伦理道德冲突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从文学伦理道德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小说的作者卡勒德?胡塞尼成功地再现了阿富汗独特的伦理图景,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伦理困境的故事世界。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思想与行为不仅与普什图族根深蒂固的传统道德标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而且受到民族、宗教、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民族与宗教歧视对普什图人道德产生了巨大侵蚀作用。胡塞尔以温柔沉着的笔触主张对话、张扬宽容并追求和谐。而作家将抽象的伦理道德建设以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显示了他对人类前途和福祉的关切,也彰显了文学作品为人类提供道德指引的社会现实功用。  相似文献   

5.
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苏曼殊及其小说在"言情"的魔力之外,更凭借小说思想与形式内外兼修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新旧文学转型期"承前启后"地位的殊荣。细读苏曼殊的小说,文本彰显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情缘与佛戒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拉扯、自卑与超越的纠缠等多维的思想艺术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最终成就了苏曼殊小说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卓越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改变了以往小说常见的将社会矛盾的根源片面归结于经济因素的观点,而将更多的因素纳入视野来进行考察,因而发现民族矛盾、家庭环境、个人道德水平在不经意中同样会导致矛盾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小说《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思想具有丰富的悖论性,主要包括在三层内涵:“超人理论”与道德伦理的冲突、人性善与恶的矛盾以及信仰与理性的迷失。为了更好的表现这三重内涵,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通过拉斯柯尔尼科夫思想内部的对话来加强其思想悖论的丰富性,而且通过他与斯维德里加伊洛夫两人之间的镜像映射关系来加强其思想悖论的深刻性。对于“如何消融拉斯柯尔尼科夫思想悖论”这一问题,作者在《罪与罚》中最终给出的答案是“爱”,这体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最终探索和追求的道德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8.
《躺在黑暗中》是斯泰伦的成名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悲惨而短暂的人生记录了社会、情感和精神等方面混乱无序的状况。作者使用了多视角叙述、内心独白和并置平行等创作手法深刻地透视了小说人物,特别是悲剧主人公在面临传统道德沦丧、宗教信仰危机时,所经历的内心冲突和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9.
《模糊的宝瓶星座》是罗伯特.斯通的一部较为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从宝瓶星座的选择切入,对鱼和海豚意象进行了解理,从而揭示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异化及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在身份的自我认同过程中,展现小说中的基督教救赎思想和人文主义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社会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社会道德领域新旧价值观念愈加冲突、矛盾,其至使得人们在许多时候无所适从.这就需要用理性来梳理、整合人们的道德价值观,重建新的道德体系.因此,反映改革开放前后我国道德领域的变化以及道德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于确立我国在新世:纪的道德建设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道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道德滑坡"、"道德爬坡"、"道德紊乱"、"道德冲突"等等,成为人们经常论议的话题。本文就道德冲突问题谈点看法,以期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而推动我国的道德建设。一、道德冲突的客观性道德冲突是一种客观现象,这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只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道德冲突既可以表现在不同道德思想、道德理想、道德基本原则方面的冲突,也可以表现在不同的具体道德准则和道德行为上的冲突。就我国当前道德冲突来说,其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出的有:其一,不同阶级道德之间的冲突。在当代中国不同阶级的道德冲突中,有两组阶级道德冲突特别激烈。一是无产阶级道德与资产阶  相似文献   

12.
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作品常把道德和历史内容巧妙地融入艺术手法之中。《红字》作为霍桑厚积薄发的作品,自1850年出版以来就备受争议,小说以十分敏感的私通为主题,将其思想隐退,以道德作为小说人物的救赎之路。而霍桑身怀清教主义的基因,同时也是超验主义时代的旁观者。小说是作者双重思想碰撞下产生的经典,通过分析文中所体现的清教主义思想与超验主义思想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从而更好的理解霍桑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朱旭 《现代语文》2007,(6):28-29
百回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反映了明清时期中下层社会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小说中有大量笔墨关涉佛道,作者以其犀利辛辣的文字在讥讽、笑骂中揭示批判了明清时期佛道文化的世俗化、财色化,并非是一部提倡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作品。明清时期宗教文化的腐败性与欺骗性使得封建士大夫的宗教观念发生了.变化,并影响了民间宗教的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首回关于甄士隐贾雨村两家的叙写具有对比性,作者以甄贾对比来写出世入世与善恶雅俗,用甄士隐代表道佛高雅与儒"仁"本心,以贾雨村代表儒俗刻板及功利之心。小说也通过描写甄家对儒道思想的社会缘起进行寓示,甄家地名勾勒仕途世道,甄士隐和封氏的姓字展露"仕""隐""封""废"本事,封氏性情保守喻儒家"礼""义",甄士隐性情转归道家"仙""隐",二人不同的性情分别寓意儒道的出路,而甄英莲则寓意儒道结合的"应怜"无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德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可以通过推动社会秩序形成、促进社会力量整合和导向社会思想统一等三个视角来认识。就第一方面而言,道德治理是将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乃至对立转化为秩序、完善与和谐的过程;就第二方面而言,道德治理促使社会关系汇聚成一个有机系统,从而激发社会的整体性力量,实现社会系统功能的最优整合;就第三方面而言,道德治理承担着引领社会主流思想,在价值取向多元的背景下保持价值导向一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克莱恩的《街头女郎梅吉》是一部经典的贫民窟小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梅吉没有认识到贫民道德观和中产阶级道德观的分裂和冲突,却刚好掉进了两者的裂缝间,成为这种冲突的受害者。克莱恩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了他对贫民窟非传统道德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文坛,张炜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他有着沉重的道德意识和知识分子的救世理想,“道德”是张炜小说的基本价值立场。面对着重物质而轻精神的当代中国,张炜强烈呼唤知识分子的救世责任。但是,张炜创作价值取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张炜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高蹈的理想者、不流于俗的漂泊者逐渐回归到生活中的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18.
汪曾祺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汪曾祺小说中儒道佛思想的体现。二,儒道佛思想共同构成汪曾祺小说中和谐之美。三,汪曾祺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创作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莫林虎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119-122,137
钱谦益儒佛融合的思想,是明清之际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问题的反映。在钱谦益思想中,儒、佛两家思想既是难分难解的,同时又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特点影响了钱谦益诗歌创作的面貌,使得他的诗作得以表现那个时代社会、文化、历史的丰厚内涵,在明清之际这一文化转折期成为承前启后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20.
小说家和佛文化自古以来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以外,小说家自然以佛文化为思想武器。佛教在语言和形式上对白话小说产生深刻影响.成为白话小说的原形文化。佛文化对当代小说也有深刻的影响.其虚无的人生观、因果、轮回与业报观、禁欲主义等佛教思想,都在当代小说中有着广泛的表现,所以佛文化同样成为当代小说的主导原型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