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世承重视高等师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主张以师范独立为办学体制、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办学目标、以严选师资力量为办学保障、以三育并重为教学内容。廖世承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与社会教育和战时教育紧密相连,形成了其独特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体系。廖世承的高等师范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1919年从美国布郎大学学成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东大附中、上海光华大学、光华附中、国立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并曾任主任、副校长、副院长、院长等职。在长达50余年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廖世承(1892—1970),字茂如,上海嘉定县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等教育专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他早年曾留学美国,专攻教育学和心理学,尤其长于教育测量与统计。这些经  相似文献   

4.
刘普  王琨 《文教资料》2007,(12):178-179
从1919年回国到1949年,廖世承致力于我国中学教育实践的探索和教育理论的总结,形成了独特的中学教育思想,他主张在中学设职业科和普通科以满足学生升学和谋生的不同需求,这在当时的中学教育中是首创的,为职业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参考意见,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发展至今,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师范教育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师范院校毕业生虽然没有出现挤破头工作也难找的现象,但随着就业制度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招统配”逐步过渡到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的确立。师范院校所处形势不容乐观,管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有如下值得关注的地方:一、课程资源短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一)教师和学生受知识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观影响仍然较深,大部分教师仍然满足于知识的简单灌输,对知识的膜拜,使他们信…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我国八十五年来高等师范教育结构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在回顾分析的基础上,联系陕西省属十所高师院校在横向结构、纵向结构与内部结构方面存在的弊端,分别就管理体制、校区布局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及调整、校内机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六个方面的调整问题做了有益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构思。  相似文献   

8.
1920-1940年代,廖世承先生在我国中学教育领域开展了全面探索,在学制改革,分科选科制,教学与课程改革,人格陶冶、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了廖世承一生坚持教育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务实态度,展示了廖世承民族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贯通的办学风采。  相似文献   

9.
发展至今,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师范教育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师范院校毕业生虽然没有出现挤破头工作也难找的现象,但随着就业制度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招统配"逐步过渡到在一定范围和条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模式的确立.师范院校所处形势不容乐观,管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有如下值得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趋势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定向性高等师范教育。即学生入学时,就明确毕业后做中学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学校按照中学教师的培养规格和要求设置课程,组织教学活动;毕业后,分配到中学任教。其培养机构——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自成体系,也可称为封闭性师范教育体系。从1952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独立设置到现在,这种封闭性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等教育学家廖世承,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五十余年,对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在素质教育方面,他的许多论述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仍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本文就此作初步探讨,供研究素质教育的专家和广大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科学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只有对学校管理过程的分析与把握,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校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廖世承出色地将宏观研究、中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生动地结合起来,将其教育精神融汇进每一个重大的改革事件和每一处细小的学校发展中,其在中学学校管理上的建树与贡献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3.
培植理想人格是我国现代教育家廖世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廖世承认为,各种教育都有自己的重要性,但人格教育无疑是各种教育目的中的最高目的。他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纯洁无瑕的人格。”对个人是如此,而国家和社会也必将蒙受其益。因此,他将培养理想人格作为  相似文献   

14.
廖世承职业教育思想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世承作为我国1919-1925年间兴起的“新教育”改革和教育实验运动的倡导和参与,对我国教育的近代化和科学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不仅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和智力测量等方面的研究成绩卓,而且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在东南大学附中开展实验研究,为当时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实验基地。本探讨了廖世承的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从中折射出廖世承以其高深的学术基础献身于教育第一线的崇高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5.
师范教育思想是廖世承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廖世承认为师范院校应该独立设置,并且要重视教师的作用和选拔,还提出了师范院校的多元培养目标和师院的使命。这对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当前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是华人聚居地,华文教育比较发达。 本世纪50年代以前,作为中国的侨民教育,华文教师主要从中国聘请,中国设置专门的华文师范为侨校培养师资。如1918年创办的国立暨南学校师范科、在20至40年代先后创办的私立厦门大学(1937改为国立)、国立暨南大学、国立海疆专科学校、国立第一、二侨民师范学校等,以及所在国华社,都创办华文师范教育,为侨校培养师资。  相似文献   

17.
李建勋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曾为维护北京师范大学的独立地位及高等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对于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高师的性质以及高师生的培养等问题 ,李建勋都作过专门的阐述 ,尤其是他提出高等师范教育的“训练中等学校健全师资 ,培植教育行政人员 ,及养成教育学术专才”的三大职责至今仍然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终身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在筹办晓庄师范时,他曾明确表示:“我以前曾经为师范教育努力,现在正是为师范教育努力,以后仍是继续为师范教育努力。”他的教育生涯是从1917年学成返国后受聘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从事高等师范教育正式起步的,以后更是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在当时,他大胆改革高等师范教育旧体制、积极引进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摆到了优先的地位,师范教育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应看到它的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学校纷纷由中专改为大专,大专改为本科,本科急于发展研究生教育。由于学校的升格,抽走了下一级学佼的骨干力量,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因此而受到挫伤。同时,升格的学校匆匆提出了升格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高等师范教育是否要继续坚持“师范性”也成了问题。从而导致一些中师毕业生不愿当小学教师,高师毕业生不愿当中学教师。在基础教育本来就紧缺师资的情况下再“釜底抽薪”,便使得这一矛盾愈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初探师范专科学校德育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突破传统教法 ,使德育课常讲常新 ,充满生机和活力 ,达到知、行统一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