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胡适是上半个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两颗巨星,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史学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和资产阶级史学的典型代表,他们在政治上积极的参与,以及他们在学问上兼及古今博通文史哲学的大家风度,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早在三、四十年代,史学界就有《胡适与郭沫若》的专著出版,将二人相提并论,说明他们在当时文化界举足轻重的份量。但是,“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郭沫若与胡适分属于不同的政治阵营,有着不同的史观作指导,这就直接规限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是卓越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剧作家。他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以及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外国进步文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一、诗人、军人、史学家“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成为新文化运动中振聋发聩的响亮口号。鲁迅以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郭沫若以第一部白话诗集《女神》,教育了千百万青年。郭沫若本来旧诗根柢很好,少年时代留存在作业本上的诗歌六十余首,其中虽…  相似文献   

3.
本从人类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揭示了人类的批判与自我批判本质是创新。进而提出高校教师具有批判与自我批判意识的意义及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4.
5.
古史辨派史学思想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五四”运动时期,政治上和学术思想上各方面,都开展着急烈的斗爭,史学战綫上更是阶級斗爭最急烈的战場,展开了无产阶級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地主、資产阶级反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间的兩条路綫的急剧斗爭。 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随着“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隨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踐的深入和工人无产阶級力量的成長,在学术界特别是史学界,一浪一浪的高漲起来。  相似文献   

6.
自我批判     
宋词是词体的极致,易安词更是将其带至一片无人能及的境地,每每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以此为据,我以为忧郁、真切、细腻构成了易安词艺术风格的三境。  相似文献   

7.
自我批判     
此文构建的意象能做到形神兼备。在“竖勾”一节中, 从“结尾处突然转弯”引出“懦弱”——由实到虚地扣紧题目“自我批判”。扣题更妙的是,从形中引出其神,“凤凰涅槃”——“这一‘提’警醒了我,使我明白,在忙碌的一生中,不忘用自己的智慧去把握生命的过程,拓展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厚度”——用“否定之否定”来解读题意。此文构建的意象,分而后能合——“是‘我’字中的这一点让我能够谨慎地给自我添上得意的一笔,学会去给自己的人生添上完美的句号”——本文有鲜明的中心思想,不是关于笔画的游戏文字。  相似文献   

8.
自我批判     
《新作文》2006,(Z1)
春来秋往,有多少个春秋就有多少个我。在幸运的伴随下,我攀上命运的巅峰。我不能不自满,我不能不自傲,一切的流畅使我遍体都是缺点。不可想像,当一切都变得堵塞,拥挤中我是否能冷静?当幸运离去,我又是否会窒息?我必须对现在的自己进行批判,将依附在身上的缺点装备卸下,不让它们成为我的负担,必须保证在逆境中,我有前进的权利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我批判     
“撇,横,竖勾,提,斜勾,撇,点”,小时候老师告诉我“我”字应当这样写。长大后,我重新解构和认识“我”字,用我的一生。“撇,横,竖勾,提,斜勾,撇,点”这七种笔画构成全然的“我”,笔笔特点尽是我真实的写。——题记风吹。草动。风扬起发丝,亦牵动我脑中杂乱的思绪,猛然清醒,有一丝伤感,有一点顿悟,走过一段混乱的日子,泥泞的路,虽不能像鲁迅一样自嘲,但至少也该自省了。撇“我”的第一笔是撇,便也突现了我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倾斜。面对生活,有太多的抉择,面对抉择有太多的犹豫。犹豫中,是辗转反侧的徘徊。徘徊中,心难免摇荡,无法理智地对待…  相似文献   

10.
自我批判     
岁月随风逝,童稚已远去,我们踏着成熟的脚步兴高采烈地一步步迈向理想的境地。走得那么舒坦、平静,似乎是很自然地踏波逐浪,来到这个背着理想准备采撷硕果的缤纷时期,好多事情都像是很顺利地度过来了,回首时,却发现,理想道路上荆棘丛生,而自己不是那披荆斩棘的人……走过多少春夏秋冬,盼过多少锦绣前程,当我们沉浸在幸福、快乐或无聊的玩乐中时,我们是否想过父母的辛酸劳苦;当我们捏着亮满大红灯的试卷回家,我们是否感觉得到父母愤怒背后割心的疼痛。不管有多少迷失与放弃,父母坚守信念的执着为我们阻挡无数风雨顽石,我们却茫然不知,只会埋…  相似文献   

11.
自我批判     
岁月随风逝,童稚已远去,我们踏着成熟的脚步兴高采烈地一步步迈向理想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30年代,郭沫若先生有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论点,接受着不同时期不同学派的质疑、批判和自我批评,经过不断修订完善,最终形成了独到完善的战国封建论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学术界对郭氏战国封建论的辩难,使郭氏古史分期学说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检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系统整理发掘已有研究成果,并不断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批判继承和科学分析,方能对学术界争论已久的先秦社会形态理论问题提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14.
章太炎是近代中国批判疑古史学最为激烈的代表人物。章太炎对疑古史学的批判基于其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谓疑古史学推倒经、子、古史,起到推翻维系中华民族认同的国史的负面作用。章太炎对疑古史学的批判既有其犀利深刻之处,如对其史观与方法论的批判,亦有一些失误,主要是苛责太深,如对其学术价值与时代意义的否定。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独特的生存遭际、文化境遇以及他富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作实践等,决定了郭沫若诗学的核心是以现代性价值为主轴的浪漫性。其浪漫诗学的现代性价值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崇尚主体自发生命冲动的高峰极端体验;受现实逆境压抑而通过潜意识的愿望投射和自我向外扩张,来宣泄、抒发、寄托内心的自由企盼;追求个人内在情感的本真流露。  相似文献   

16.
丹尼特是当代心灵哲学中幻想虚构论自我观的主要代表之一。然而,其基于"意向立场"心灵理论所论证的幻想虚构论自我观却并不成立。因为(1)意向立场心灵理论本身不能成立,(2)他严重忽视了自我概念在当代的新发展,(3)他关于"自我是人类的语言虚构和编造"的论证,关于"心灵现象仅仅是生物大分子的自动机制"的论证,以及关于"自我就是身体及其自动机制"的论证,都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错误。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对墨学基本上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该文就墨子的“尚同”思想提出与之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以《墨子》文本本身来论证郭沫若认为墨子的“尚同”是极权政治并以“王公大人为本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古史辨派是活跃于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为了揭示有关中国上古史记载的真面目,该派对包括《周易》在内的诸多古代经籍进行了考证。其考证《周易》的目的,是“打破汉人的经说”,“破坏其伏羲神农的圣经的地位而建设其卜筮的地位”,“辨明《易十翼》的不合于《易》上下经”。为此,他们重点讨论了《周易》经传的成书年代和作,《周易》经传的性质及关系,孔子与《周易》经传,《周易》一书的结构等问题。这些讨论对于传统易学造成了极大冲击。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看,他们的考证难免有疑古过勇之讥。但其求真的精神和实证的方法却对本世纪中国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郭沫若和郁达夫一方面尊重人的完整性,试图在自传中呈现一个完整的自我;另一方面又都以文学化的笔调,精心塑造了自己更为认同的形象,进而展示出了不同文学化的自我.大体来说,郭沫若的自我形象十分积极,郁达夫的自我形象则偏于消极.  相似文献   

20.
论郭沫若的屈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郭沫若以其深邃的学识和杰出的才华,对屈原及其楚辞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他是我国率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从时代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包括哲学、宗教、史学和民俗等)的关系全面系统研究屈原及其楚辞的开拓者,是古诗今译的倡导者。同时,还是史学研究和史剧创作相结合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