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周晶 《青海教育》2008,(1):12-13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学生事务是指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高校通过学生工作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达到促进学生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更是教师、学生日常教学、学习、活动的一个大集体。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协调者,也是学生最亲密的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对于保证整个集体的正常学习生活、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设施相对较为薄弱,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加上学生居住地点较为分散,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平台,是给学生探究未知、活化已知、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能量交换场。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好学习材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表扬是一种最常见的教育手段,它是对学生的赞许和肯定。喜欢听好话是人的一种天性,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教师对学生适时、合理、科学的表扬不仅能使学生的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使学生感到愉悦、受到鼓舞,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而且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但是,如果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甚至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可见,表扬是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5.
杨丽娜 《小学生》2011,(4):36-36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其主体性,是教师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无法代替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习的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记却是另一回事,能否听明运用更是另一回事。教师对学生的听、看、想、记、做可以施加影响,而影响的程度如何直接与教学质量的优劣发生联系,其结果的好坏则要看教师的引导方法。这里,我粗略地谈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张容真 《教学与管理》2007,(11):141-142
学习外语,重要的是“知”和“行”,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持久的恒心,外语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牵涉到教师、学生、教具、学习方法和手段等诸多因素,而其中关键是学生,学生是主体。因此,外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身上,重要的是要解决动机问题。那么,如何使学生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呢?首要的是启发学生有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教育学生的手段之一,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权利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育,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但批评毕竟是一剂苦口良药,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一种技巧。 一、批评要以热爱学生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一是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学习、探讨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论。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健康的发展。三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尝试成功的乐趣,激发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启发、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走路。五是借助多媒体手段。实施素质教育,把抽象静止的事物活化,变抽象为形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角色将会发生变化。教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学生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因此教师应当率先垂范、科学育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需要,指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干部工作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干部工作是一个系统,由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和学生干部工作目标等要素构成。学生干部工作特色鲜明,流动性强,事务杂,难度大,要求高。学生干部工作是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渠道,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有效途径。学生干部工作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校放心与学生满意相结合、服务同学与发展自身相结合、立足校内与面向社会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面上的发展。我校的评价方式收到了以下效果:一是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达到有利于学生能力和自身素质提高的目的;二是分项考核和等级的评定使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面都能明确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各项成绩如何,哪些需要努力;三是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参与评价,透明度高,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情况;四是减轻了教师的压力。  相似文献   

12.
冯政 《贵州教育》2009,(20):40-40
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由此,完成作业是学生应尽的义务。优秀的学生不但能完成作业,而且是高质量完成。拖欠老师作业的学生,通常都是一些学困生。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是学生的心理状态高度兴奋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的催化剂,也是触发学生各种情感的因素。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个性、思维情感,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马爱云 《成才之路》2009,(10):36-3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如何既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又潜移默化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在职业教育中,学业完成后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走向工矿企业的每个技术岗位,需要我们精心组织课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速 《四川教育》2004,(7):70-72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不同阅读理解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感悟、思考、交流、求新的过程。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本课题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思考、求新的过程。习惯是由长期的经验或反复训练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6.
金元洁 《小学生》2011,(6):29-3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沃土。新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包狄文 《考试周刊》2010,(42):162-163
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生活的需要,而且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学生终身打基础的需要。为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有力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毕锦芬 《成才之路》2010,(14):59-59
一、了解学生心理,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地巧设情景,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众多因素中的关键。另外,还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上你的课,这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学生全面发展、愉快学习的基础。我们说的和谐,是指教学过程中和谐的人际关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而且应是学生的益友;既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帮助、爱护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需要有一个轻松、民主、平等,师生相互尊重的心理环境。主动,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学生的内心深…  相似文献   

20.
《课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阅读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因此,它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那么,怎么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