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如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极度发达,传播媒介、传播手段繁多,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得信息,使得信息的交流异常快速,范围非常广的背景下,如何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同新时代传播的特性结合起来,使得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培养青年优秀的品质,弘扬中华文明,是时代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大众传播的背景下出发,通过对传统文化传播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分析,寻找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李虹霏 《今传媒》2014,(7):155-159
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人际传播在客家文化传承和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大众传播时代,客家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挑战和危机。为应对大众传播对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应注重意见领袖作用、充分利用新型人际传播,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积极营造客家文化传播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打造强势体育文化出发,对我国的体育文化传播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在对体育文化进行有效传播的前提下,对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从多角度加以解读。在我们为打造体育文化强国而进行的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力量,运用体育文化产业的蓬勃生命力,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进而加快我国成为体育强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美国社会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学派。在芝加哥学派中,对传播学影响最大的是罗伯特·帕克。其有关传播的定义、报纸与民意的研究、集体行为以及一系列关于大众传播的实证课题研究对于大众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旨在探讨帕克的上述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6.
吴静 《新闻爱好者》2005,7(11):36-37
胡适是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之一,他在人学科上的成就和对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贡献都受到学的关注。其实,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和思想启蒙活动以外,胡适也曾长期参与新闻出版工作,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创办《独立评论》正是胡适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出版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的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频频发生的突发事件迫使媒体研究突发事件报道规律。笔者通过对一些突发事件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不协调后果的个案研究,感到加大大众传媒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开放度与科学调控,有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程颖  胡小纯 《新闻世界》2012,(8):150-151
在鲍德里亚对消费文化的批判中,广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对象。广告为商品建立符号意义,它弱化甚至可以说掩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凸显其交换价值。它用一种同义反复的方法鼓舞着需求的膨胀,通过大众媒介使得消费主义盛行。本文对鲍德里亚广告观做一个总体的述评,试以更全面的态度看待广告的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六度分割理论为依据而兴起的社交网站结合了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和传统人际交往真实性强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参与.传统媒体亦纷纷进驻社交网站,本文试从媒介融合的理论角度阐释二者融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目前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日趋低俗的现实出发,对大众文化进行了两点论分析,着重分析了它的价值失落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文化的未来将是体现生存意义的高雅文化的复兴,但是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态度应当是:面对现实、立足引导,尽量减少大众文化的不良影响。这种积极引导应当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媒介文化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本文对人类文化发展作了历史性的考察,并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危机出发,提出了全息文化的构想。作者认为,任何文化都具有优势和缺陷,面对人类的生存危机,只有综合各种不同文化的优势,创造全息文化才有可能寻找出一条人类共同生存下去的出路。从这个大的命题出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媒介文化选择的第二个原则应该是全面性。本文最后论述了大众文化工作者提高文化素养的决定性意义。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对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对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文化素养和如何提高文化素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站在现时代的立场上,作者批评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旧口号,提出了“文化就是力量”的新口号。  相似文献   

11.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具体形式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大众传播媒介在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往往停留于传统节日文化符号的简单“撒播”,并未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意义。在新形势下,应重视传统节日文化的变迁,深挖传统节日文化的意涵,将传统节日文化与主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从而完成传统节日文化的“社会”意义到“社会意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研究起源于60年代的英国,90年代在发达国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新学。现代文化的文化霸权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社会共识”,因此,文化霸权虽由统治阶级主导,却有可能在斗争、谈判之中被改受和重构。从这种现实出发,文化研究不再是经典的文学批评,而是把视点集中在大众文化的再阐释之上。文化研究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简单排斥。文化研究一方面以大众文化的研究代替了对“经典”的研究,一方面则以对女性、少数民族或第三世界的研究代替了对西方中心论的肯定。文化研究是从西方学院体制中产生的,它说明批评理论更加接近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应当借用文件.研究的巨大成果,对中国文化讲行新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播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播学研究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各大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传播学院和研究所。但是,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中,学科本身的“定位”和“身份”问题仍是众说纷纭,再加上以大众传媒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之一的“文化研究”的兴起,使传播学内部的门户之争更加复杂化。本文力图从元理论的视角讨论大众传播和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与融合的历史渊源,从而为研究媒体、文化和传播三者的辩证关系廓清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模糊认识,为我国传播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4.
透明传播观诞生于大众传播时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大众传播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传播的自发性、互动性、平等性日渐突出,人际传播和分众传播成为主流,媒介融合形成趋势.文章以体认哲学为理论框架,深入研讨后大众传播背景下传播观念的嬗变,指出了体认传播观是对透明传播观的传承和延续,又强调了对其的超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宏颖 《东南传播》2010,(8):113-114
文化工业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批判成果,但是人们常常误认为这个理论的提出只是阿多诺等法兰克福成员精英情结的表现和对大众传播的恐慌,他们所持是一种纯粹捍卫精英文化的立场。然而,本文认为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理论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深刻发现文化工业利用技术(如大众传播媒介)欺骗了大众。因此,结合阿多诺提出文化工业的背景,文章对阿多诺提出的文化工业理论中的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从而具体解析文化工业理论中的大众传播,为当下的传播时代提供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加上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严重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媒介如何面对这种非常事件?本文通过对非常事件中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括不协调后果的研究,认为加大大众传媒对重大社会事件报道的开放度与科学调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一、几起非常事件的传播个案分析非常事件,是指异常严重、异乎寻常的突发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由于此类事件的严重性所引起的社会强烈关注,其传播的广度与影响力,是普通事件所不能比拟的。1998年“情人节…  相似文献   

17.
邹阳 《新闻爱好者》2008,(12):10-11
“大众传播”概念看似是一个老生常淡的问题,但是笔者在授课时讲到《大众传播》这一章节时,跟学生在探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发现当下有~些传播现象并不能用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去涵盖,而它们在某些特征上与大众传播甚是相似,有很多同学对此感到迷惑。并不是说这些定义已经无用或者过时,而事实是,我们的传播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由于新的传播技术的使用而出现的传播现象正在挑战既有的“大众传播”的传统定义。本文就从传统的“大众传播”的概念出发,去探讨一下新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8.
传播学研究的滥觞之地可以追溯至芝加哥学派,追溯至齐美尔。本文采用比较的视野,从齐美尔对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追问出发,沿着社会学的发展脉络,比较了芝加哥学派的传播观与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之间的不同,并认为功能主义路径下的传播研究虽创新了方法、开拓了领域,但却丢失了芝加哥学派的"关系"视角,而这一视角对当下主流传播学走出不断重复过往研究这一封闭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政府形象传播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国内传播学界的不断关注。曹劲松《政府形象传播》一书深入探究了政府形象传播的道与术,书中既有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又有体系完备的理论建树;既有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又有共通经验的深刻总结,可谓近年来中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领域的又一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20.
高科技服务于人类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而信息产业又是支撑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信息资源的共有共享才能大面积地避免无效劳动和重复劳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使人类在新的起点上进行不同于以往的协作与竞争。最早迎接“信息高速公路”挑战的行业之一是大众传播。在跨世纪之际,要积极改变传统的大众传播观念,培养进入21世纪的崭新传播观念。第一,要树立全球观念,将传播活动纳入世界信息市场,维护我国的传播资源和传播主权,并依据国际惯例和规范要求我们的工作;第二,要树立全民观念,确保广大普通受传者都有均等的传播机会,打破以阶级、等级划分受传者的传统作法;第三,树立全能观念,大众传播人员要重新界定自己的工作范围,掌握多种传播手段和工具,并将全能型人才培养尽早纳入大众传播教育的全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