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不久前,《读书》前总编沈昌文先生应华东师大陈子善先生之邀,与一些大学生、研究生座谈80年代的《读书》和文化思潮。事后他感慨地说,人们对往事的忘却真是太快了;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听到沈公的话,作家毛尖叹道,是啊.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就像古典文学一样久远。  相似文献   

2.
沈公的江潮     
今年年初,沈昌文先生功德圆满,告别尘世,踏空而去.从此音容难觅,残影无踪,只留下落花满地,余香遍野.我等师从沈公多年,如今远眺辽阔江天,帐怀前辈风采,想到过去的日子,我们时常围坐在他老人家身边,把酒临风,轻松请教,笑语人间,留下那么多“沈氏传说”,如今均已化成记忆,融入历史.  相似文献   

3.
秋风乍起,满耳就都是关于香山红叶的资讯了。据说上周日十万人同游香山,我想,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出版人的比例可能极低——马上就到年底了,年初层层下达的考核指标马上就要坐实了。秋后是要算账的,哪还有心思看什么红叶!我把这想法说给朋友听,朋友怪我实在是太扫兴了,但同时又说,出版人真的是越来越像商人、越来越缺少文化人的那份从容不迫和风轻云淡了。朋友这番感慨,完全是出于对上一辈出版人的羡慕嫉妒恨——我没少给他讲这些八卦。譬如沈昌文先生,就公开宣称"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在一篇文章中,沈公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  相似文献   

4.
大约是1992年吧,当时房延军兄在《解放日报》编"读书"版,约我写些我所认识的新闻出版界人士与"读书"的小文章。在他的鼓励下,我先后写了褚钰泉、陆谷苇、曹正文、李伦新、江曾培、孙颙、徐雁、伍杰、沈昌文、林东海等十来人。其中沈昌文同志是我  相似文献   

5.
和三联的沈昌文一样,俞晓群也是深受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热爱的标签。他是海派杂志《万象》复刊以来的总编辑,也是一个"爱书、懂书又做书"的出版人。《这一代的书香》讲述了俞晓群在出版界30年来经历的书与人的故事。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6.
河西 《编辑学刊》2010,(1):65-67
《读书》换帅风波过去一年多了,现在雨过天晴,汪晖和黄平的离去也早成了昨日旧闻,对于流传已久的沈昌文不满汪、黄主政时期《读书》学术风的传闻,沈昌文的反应也是模棱两可,他说:说不上满意不满意。《读书》不是我的私产,我也没有老干部的那种责任心,退休后还要管这管那。  相似文献   

7.
《读书》换了主编,依旧在按部就班地出版,开本还是原来的开本,装帧设计和字体也是一如既往,看不出有太大的差距,顶多就是在选稿的原则上有了一些差别。就是这每一次的差别,人们却总是要将它与沈昌文黄金时代的《读书》进行一番比较。每一次都要将沈昌文拉出来作标杆,来衡量后来者的编辑水准和眼光。次数多了,也难怪老编辑  相似文献   

8.
新书推荐     
《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花城出版社定价:16元书中主角是著名出版人,前《读书》杂志主编。该书讲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的处世之道,从头到尾都透露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9.
有无之间     
《中国编辑》2004,(2):6-8
本文是《阁楼人语——<读书>的知识分子记忆》(作家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一书的序。书的作者是多年主编《读书》杂志的沈昌文先生。书的内容是当年《读书》杂志每期必有的编后交代,先叫《编后絮语》,后叫《阁楼人语》。沈昌文先生总结他的编辑经验有“无能,无为,无我”之说。王蒙先生这篇文章的题目《有无之间》,与沈昌文先生的“三无”之说显然有关。我们很喜欢王蒙先生的这篇文章。这不仅因为王蒙先生是声望很高的作家,不仅因为这篇文章阐述的是编辑之道,而且讲得很深刻,还因为这篇文章的视野、角度、思路、用语,都跟我们出版界同人的习惯不大一样。因此,这篇文章会吸引我们的读者,并且有利于激活出版界同人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我们感谢王蒙先生答应本刊转载这篇文章。今年2月2日,应我们之请,王蒙先生为此专门写了一段话,在此一并献给读者: 老沈编《读书》时,动辄给刊物写个后记,叫做“阁楼人语”。阁楼云云,有点自动靠边的谦虚,有点减轻责任的躲闪,也有点说几句话而已的酸溜溜的潇洒。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小河最喧闹。(高尔斯华绥)一切决定于时间、地点、条件(斯大林);他这样编刊物容易编好,也容易处好各种关系,显得比较成熟,有利于一要生存,二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今年以来,“出版职业道德”成为业界的热门话题。6月18号,现代出版社举行了一场小型的“颁奖仪式”,该社为积极帮助现代出版社出版事业发展的沈昌文和郝明义分别颁发各10万元人民币奖金。原来,现代出版社出版的朱德庸漫画的牵线搭桥者就是沈昌文和郝明义,这两位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在早期的联络工作中没有谈任何报酬,但是朱德庸漫画的出版发行却为现代出版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销量达几百万册。为了对两位表示感谢,现代出版社特举行了这次小型的颁奖仪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于友先主席等到会祝贺。10万元对于两位资…  相似文献   

11.
那一位导师     
二○二一年一月十日,沈昌文先生病逝,我心痛万分,一时六神无主.参加完沈先生的告别仪式,我回到家中,给钟叔河先生打电话,聊了十几分钟.最后钟先生说:"你与沈先生的师徒情谊,很难得啊!"听到这里,我心中一阵刺痛,不自觉中,眼里滚落几滴清泪.我做出版己近四十年,说到师徒关系,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追随沈昌文先生做事,直至他老人家九十岁高龄,溘然仙逝,尊师之情,须臾未敢懈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版界卓越的领导者、老报人、出版家陈翰伯的文集近日由商务印书馆隆重推出。2月28日,在京的翰伯同志生前友好王益、陈原、宋木文、许力以、姜德明、赵晓恩、林尔蔚、沈昌文、胡企林、胡邦秀、方厚枢、陆本瑞以及商务职工和翰伯同志的家属等共20余人,出席了由杨德炎总经理主持的《陈翰伯文集》出版座谈会。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8月22日,值上海书展之际,沈昌文、陆谷孙、陈子善、叶扬、孙甘露、俞晓群、王为松等出版人和学者齐聚2666图书馆,举行“海上文库”“海豚文库”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3月7日,《出版参考》杂志社2003年编委会议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召开。会上,编委们就《出版参考》杂志办刊方向和刊物的特点,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到会的编委同志及代表有许力以、袁亮、张伯海、常振国、胡守文、吴道弘、沈昌文、刘玉山、陆本瑞、郝振省、伍旭升、邢克斌、郑一奇、陈宝贵等人。  相似文献   

15.
刘业伟 《传媒》2010,(9):73-74
<读书>杂志1979年4月创刊.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召开不久,思想界、出版界异常活跃,于是,一些饱经沧桑的老人陈翰伯、陈原、范用、冯亦代等集合在一起,办起了<读书>这本思想评论杂志.1986年至1995年,沈昌文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兼<读书>杂志主编.十年里,<读书>介绍过许多新思潮、新视点,被誉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思想刊物之一.有一句曾经流传很广的话:可以不读书,但不可不读<读书>.过去的<读书>与其说是一个学者的大讲堂,倒不如说是读书人聚会的沙龙、茶馆.这一切,都和沈昌文独特的办刊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8月22日,值上海书展之际,沈昌文、陆谷孙、陈子善、叶扬、孙甘露、俞晓群、王为松等出版人和学者齐聚2666图书馆,举行“海上文库”“海豚文库”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翻开这本私人阅读史,更像一本关于阅读记忆的口述史。止庵、扬之水、王鲁湘、沈昌文、陈思和等等这些行贯于现代文学阅读和评论前端的评论家或学者,他们以30年为刻度,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交错  相似文献   

18.
沈昌文  平雨 《出版参考》2007,(11):35-35
前任三联书店总经理、《读书》杂志主持人沈昌文.在他回忆录的一节《陈翰伯的一个意见》中说:上世纪40年代我就知道有个进步的国际问题评论家叫梅碧华.后来才知道这就是身材魁伟的陈翰伯。  相似文献   

19.
《读书》编辑的三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昌文先生写的《阁楼人语——〈读书〉的知识分子记忆》,重新勾起了人们对20多年来中国思想文化的诸多记忆。这本以汇集《读书》杂志“编读往来”和“编辑人语”的小义章而成的书,提供了中国思想文化潮流20多年演进的诸多信息和有趣往事,而从出版人,尤其是编辑的角度,这本书带给我们的阅读快乐和思考,并不亚于它的思想文化价值。下面撷取三个命题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谷林 《出版史料》2003,(4):74-75
1963年12月,人民出版社印发过一本《编辑手册》,我至今保藏着这个老版本,借以释疑解惑,还觉得此册切实扼要,对编者沈昌文君,心怀感谢。此刻提及“页码”,便查这本小书,在“177”这个页码上查到了,释文的第一句话是:“表示页数的数码,一般排在书的下角或上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