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赵华 《江苏教育》2023,(8):30-32
<正>坐落在阳澄湖畔的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以下简称湘城小学)有着百年的发展史,阳澄地域文化给学校精神血脉中注入鲜明的红色基因。学校申报的省级品格提升工程项目“传承阳澄红色基因的坚毅少年品格成长行动”,在锤炼新时代红色儿童坚毅品格、高尚人格和理想信念方面形成了立体化实践体系,为中小学校红色基因淬炼和红色文化彰显作出了有益探索,为红色基因传承与红色精神表达形塑了“全场域”道德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研究》2010,(1):F0003-F0003
苏州市相城区湘城小学坐落于阳澄湖畔湘城古镇,始创于清代同治年间。历经150多年的传承演变,于2008年整体搬迁至新校园。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06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4267平方米,绿化面积1690平方米,绿化率38.2%。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布局合理有序。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网络教室、自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红色基因传承有着十分明晰的逻辑理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观点是红色基因传承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并产生共鸣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文化逻辑;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基因百年传承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嬗变的基本要素,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载体和遗传密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起来的大学,作为革命老区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吴海芸 《中小学德育》2023,(4):46-47+73
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开展区域比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优秀课例;推进主题活动,提升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育人实效;用好校外基地,拓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阵地,探索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有效路径,助力青少年更深入、系统地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相似文献   

6.
活动背景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古镇,阳澄湖镇蕴藏着众多文韵古迹,而阳澄湖大闸蟹更是驰名中外的一种美食,如今也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养蟹、捉蟹、说蟹、画蟹、唱蟹,生活在阳澄湖畔的孩子们喜欢大闸蟹,时刻与大闸蟹为伴,深刻感受着阳澄蟹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7.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培育和增强我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更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由于红色基因是我党传承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遗传密码,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弘扬党的革命文化、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本研究通过激活高校思政课的红色基因,重在挖掘并建设多方面的红色资源、大力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以期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传承红色基因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8.
<正>红色音乐文化是革命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红色烙印的先进文化,具有革命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征,彰显了自强不屈的革命精神、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与坚韧勤奋的道德品质,在新时代学校教育中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学校“大思政课”中融入红色音乐文化,既是丰富思政教学的有效举措,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要遵循思政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大思政课”中切实融入红色音乐文化,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强大精神引领。由杨立平编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培根铸魂德艺双修:大思政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相似文献   

9.
刘莉 《天津教育》2022,(5):106-108
<正>幼儿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希望。在红色文化背景下,在幼儿心中播撒爱国的种子,让红色精神贯穿在幼儿教育的始终能助其健康成长。本文围绕红色基因在幼儿园有效传承中的必要性以及红色基因在幼儿园中的传承路径进行探究。红色基因是永恒的,红色文化精神蕴涵的是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幼儿人生观建设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弘扬红军精神,让更多的幼儿了解不怕牺牲、  相似文献   

10.
利煌  王睿 《教书育人》2023,(30):40-43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通过对高校师生进行调查发现,高校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存在实效性有待加强、开展红色文化活动质量不高、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受到挑战、学校各部门的联动性不够等问题。建议构建高效传承红色基因“七位一体”工作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进行红色基因传承联动机制的构建;突出学生社团的主体能动作用,打造红色品牌;发挥红色基地所具有的实践载体作用,形成红色基因情感体验机制;进行新媒体宣传平台的打造,实现红色基因传承新领地的开辟;构建课程思政,实现多学科协同传承;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不断的红色基因传承中,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浴血奋战沉淀下来的高尚情怀和崇高信仰。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育人体系,是传承革命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力手段。高职院校应不断探索传承红色文化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的自觉传播者和积极践行者。在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当前高职教育传承红色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高职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红色基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通过分析红色基因传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探究如何将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基因是指共产党在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相继形成的内涵一致、精神相同的红色文化的精髓,也是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重要资源,对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阐述了红色资源的主要特点,指出依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方法,同时探讨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14.
<正>教师应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一、培根铸魂,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文化课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我们深入挖掘丰富的红色教学资源,让红色文化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教案”,利用红色课程,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等红色基因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特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传承和创新。本研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为例,以“红色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红色文化、怎样传承红色文化”为主题主线,探索高校传承红色文化的工作模式,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富有中国特色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财富,它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根植爱国情怀、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等方面。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路径可以从5个维度展开:内容为本,提升红色文化育人质量;实践育人,拓宽红色文化育人渠道;营建环境,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模式;讲好故事,保障红色文化育人成效;依托网络,丰富红色文化育人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传承红色基因意义深远。目前高校在红色基因传承方面面临着学生对红色基因理解不深刻、红色文化氛围淡薄、红色文化建设和传播缺乏系统性与创新性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应加强思想引领,优化教学团队,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传播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8.
红色基因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书写的革命史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分析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文化宣传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新时代红色基因的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重要会议讲话、调研考察及写给青少年的回信中,多次就红色基因传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勉励我们要铭记党的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彰显文化自信,把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红色基因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和优良作风,其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即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资源是高中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红色基因需要传承。鲜活的红色文化资源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应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实践中发挥高中思政课铸魂育人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