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疫情时代,中小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仅凭借学校和家长的力量已无法满足学生群体背后潜藏的巨大需求。基于此,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对中小学心理服务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构建了“家—校—社—医”联动工作模式。这一工作模式基于为师生、为家长服务的理念,将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各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为学生的心灵保驾护航,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康潇津 《上海教育》2024,(12):56-57
<正>学校通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家校社”联动课程体系构建,以发展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家校社”联动,建立“三级五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启智润心、护航梦想。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得到贯彻落实。中共上海南汇中学总支部委员会深度理解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将这一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学校治理的效能,推动学校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文科技高中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干预过程中,各部门边界不清、合力不够、资源未有效整合发挥作用。通过从家庭系统、学校系统、社会系统三个维度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力量,探索建构有效的家校社协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通过盘活全区中小学、幼儿园、街道社区资源,探索出校社协同共建机制,保证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深入落实。一是通过科学构建遴选晋级机制、采取理实结合的培训方式,精心培育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队;二是通过组建专业化课程研发核心团队,科学构建全域性、系统性家教课程体系;三是通过遴选共建“幸福家长学校”、创建社区指导服务站点,统筹建设校社联动实践基地;四是通过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号、创建家庭教育云课中心等,拓宽家教指导工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毅  徐晓华 《江苏教育》2023,(49):14-16
基于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家校社共育视角梳理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共同开展青春期学生成长行动和家校社共同搭建青春期心理疏导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路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线辅导员,负责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学生工作中,经常碰到一些复杂而棘手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的个案出发,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必要引入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进而形成家校联动的长效机制,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7.
蔡明玉 《教师》2024,(5):117-119
“双减”背景下需要家、校、社三者联动,以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要为参考,整合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多领域交叉”模式,培养青少年体育锻炼习惯,使其学会一到两种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为探寻现阶段青少年体育锻炼工作中,家、校、社联动存在的短板,文章特别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综合模式分析了三者思想层面、资源层面(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思想交互不足,资源整合水平尚待提升,制度有待改善。以上问题的应对上需要政府主导,推进家、校、社深度沟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做好资源统筹,以破解具体难题,推进青少年体育锻炼向可持续性、系统性、科学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行为管理治疗是改善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行为的一种干预方式,将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医院治疗三者有机地结合,可以为儿童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行为干预,使干预效果最优化。文章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从“前事控制”“支持家长”“行为训练”“后果处理”四个方面探索“家—校—医”联合背景下行为干预的有效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在“双减”的背景下探索建立家校社协同共育的途径,以求达到减负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家校社协同共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建立家庭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树立优良家风、增进家长协同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建立学习型家庭;建立学校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后服务管理、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建立社会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建立国家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监管教育机构、协同调动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学校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将书香活动扎根课程,落实“双减”政策,开设“大阅读”活动,采用“三联读、五场景”模式打造“家校社”三方联动的“大阅读”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学校书香工作蓬勃发展,还惠及周边区县并对多个省市造成辐射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工作者面临新形势,学校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办学体制,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通过“家—校—社”育人模式,可以不断丰富和拓展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教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家—校—社”协调育人方式将逐步从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多样化的现代教学观念,更加全面地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立自强,书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更好地培育出优秀人才,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基于此,本文对“家—校—社”协同育人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厂。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离不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参与,尤其是针对特殊学校的学生,更需要走医教融合、家校共育的育人之路。德州特殊教育学校在山东省首设德州市特教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联盟,通过医教融合,延缓和改善特殊学生疾病影响;通过家校共育,寻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最佳解决方案,促进特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为区域特教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为特殊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其健康成长,努力打造特教学校家校融合教育的德州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李宏龙 《江西教育》2024,(13):58-59
<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学校家庭社会关注教育问题的视角不同,加上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导致校家社三方各自为政,缺乏有效沟通,存在着校家社共育机制不健全、育人目标有分歧,校家社三方职责不明、界限不清等问题。随着建设教育强国实践的不断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共同奏响校家社共育新乐章,建立新的教育机制,树立全新教育观念,是顺应时代需求的应有之义,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个体成长有三个主要要素: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给了孩子生存学习的条件,社会更多的是在无意间影响个体,而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专门机构。我校提出并实践了“雅真教育”思想,雅者,关乎品格气质,真者,侧重实践探究。对于出了家门进校门的孩子们来说,社会的大门尚向他们半掩着,培养“雅真学生”,没有来自家庭的力量,没有家校的联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在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家校联动,培育“雅真家长”,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亲子阅读"是小学低年段儿童比较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调查发现,"亲子阅读"在树立阅读观、营造阅读氛围、选择阅读材料、保证阅读时间和指导阅读方法五个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学校可通过家校合力,营造"亲子阅读"的环境,培养"亲子阅读"的习惯,探寻"亲子阅读"的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影响学生发展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两年多来疫情反复,后疫情时代的“心理防疫战”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挑战。居家学习亲子冲突不断,家校社网协同育人可以有效帮助父母构建亲子关系,改善亲子沟通情况。结合多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从家、校、社、网四个维度出发,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指导家长家庭心理教育为辅,整合社会、网络资源作为补充,探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配合。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为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提供了政策支持,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整合德育资源激发学生兴趣、以课程为核心推进德育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德育网络、家校互动实现全面激励评价四方面阐述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20.
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更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家庭和学校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占据的角色,以及儿童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家校联动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通过政策支撑和家长与学校沟通交流,形成一个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