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林夏 《河南教育》2009,(5):50-50
读孙郁先生的《张中行别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引起我对行公由知名到相见的一点回忆。  相似文献   

3.
北宋中后期的秦醇是喜欢撷取历史题材的重要传奇文作家,作有《赵飞燕别传》、《骊山记》、《温泉记》三篇作品。作者在《别传》序中用故弄狡狯的假托手法声称此传是根据“古文”《赵后别传》“补正编次”而成的,实际上它是作者参考旧题汉河东都尉伶玄子于撰,大约出于东汉至晋宋间无名氏之手的杂传小说《赵飞燕外传》(又题《赵后别传》)重新创作而成的,素材主要取自《外传》,也从《西京杂记》、《汉书·外戚传》汲取了一些素材。同时还吸收了《丽情集》本《长恨歌传》和《搜神记》中的有关记事和描写。《骊山记》也采取了同样的创作方法,一方面从《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次柳氏旧闻》、《津阳门诗注》、《定命录》等唐人书中择取素材,但又不拘泥古书而自行加工,一方面自为幻设,发挥想象进行虚构。所不同的是叙事结构,《骊山记》的叙事结构效法唐人陈鸿祖《东城老父传》和郑嵎《津阳门诗》,假托张俞和骊山田翁的对话,通过田翁对其祖上“言往事”的回忆来叙写明皇贵妃遗事。从北宋传奇创作的整体观察,秦醇的创作带有比较鲜明的特色,与乐史那种学者型作品的记实性资料性风格迥异,是应当予以基本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云》是阿里斯托芬对智者教育忽视道德标准的批判,他从智者教育的收费授徒、以演说术和修辞学为教授内容及其诡辩术的运用三个角度构造了智者教育的框架。同时,又通过歪曲的逻辑战胜正直的逻辑的形象论战,抨击了智者教育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不顾传统美德和正义,从而忽视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5.
《云》是阿里斯托芬对智者教育忽视道德标准的批判,他从智者教育的收费授徒、以演说术和修辞学为教授内容及其诡辩术的运用三个角度构造了智者教育的框架。同时,又通过歪曲的逻辑战胜正直的逻辑的形象论战,抨击了智者教育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不顾传统美德和正义,从而忽视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6.
智者人格是特定时代形成的人格模式,其人格构成往往以坎坷、挫磨曲折的人生经历为前提,以洞察、敏锐、超越为基本素质,以事功目标的执着追求为目的.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冲决传统价值的巨大能量.但在新的社会形态完成之后的稳定发展阶段,则必然会消失其光芒,为新的社会形态所形成的新型人格所取代.《史记》中所创造的苏秦、范睢、张良等即是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智者人格,并为后世创立了一种新的人格典范.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2):84-88
《奇鸟行状录》(又译《拧发条鸟年代记》)被认为是村上春树的巅峰之作,并且是他作品风格由追求其丧失的青春记忆转变为有"担当"、有责任意识的分水岭。这部作品采用了"意识"上的、超自然的手法,同时作者将这类手法与奇特的意象结合起来,以意象为媒介,边揭示边隐喻,从而达到追究、清算暴力的效果。探究《奇鸟行状录》奇特意象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性,可以更深刻地感受作者对本国历史和本国人精神结构的拷问。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在《史记》中创造性地塑造了一批异于传统贤者、仁者、勇者——"智者"的人格形象。这些"智者"洞察时势、筹计画策以成事功,是时代的风云人物,他们有执着的目标,坚定的意志和敏锐的洞察力,能超越世俗常态而直取本质,他们因时因势而起,是时代的弄潮儿。时代造就了智者的人格内涵与取向,同时也在其中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迹。智者形象是司马迁的发现和创造,是其对文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大力将军》是一篇以知遇报恩为主题的小说。我们从知遇和报恩两个方面对《大力将军》和《吴顺恪六奇别传》进行比斟,发现小说在知己知遇的主题中暗含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通过对小说作者进行比较,《吴顺恪六奇别传》的写作符合王士稹台阁重臣、文坛领袖的身份特征,而《大力将军》则表现出了蒲氏对知遇的渴望心态。《大力将军》中虽没有任何寒士形象,却是一篇反映寒士心态的典型小说。  相似文献   

10.
时间在《大师和马格利特》这部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联系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而且通过对时间的巧妙运用,布尔加科夫在作品中营造了一种神秘与怪诞的气氛,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神话色彩。  相似文献   

11.
非存在是柏拉图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随着其思想的发展在内涵上发生了重要转变。在《智者篇》中,柏拉图重新思考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通种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非存在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非存在概念内涵的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柏拉图思想本身的转变。因此,澄清这一概念的转变,对于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柏拉图思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在回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的提问时,竟一连说了三个"不知道"。"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王谦 《文学教育(上)》2008,(21):128-129
《大师和玛格丽特》和《日光流年》,通过与《圣经》文本互文的方式写出民族在苦难时代的寓言。使得对现实事件的思考能够回归到在苦难时代一个民族如何寻找自己出路的主题上。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在什么意义上可被视作智者的后裔?黑格尔认为现代性源于智者,他的论证虽然有可商榷之处,却极富洞见。《形而上学》第四卷显示,智者的问题不在于是否陷入感官主义或主体主义,也不在于是否违反了矛盾律,而在于遗忘了实体,并企图以一种服务于多变的效用的虚构秩序来代替事情本身的秩序。这种做法在本质上不是智者的自私自利或偶然意见,而是亚里士多德时代希腊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代表了西方文化中迄今难以彻底摆脱的一种危险,而现代性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彻底推进,主要表现在世界图景、意识形态、技术和虚无主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人学家和颇具灵根睿源的艺术家,易卜生晚期的探索与创作蕴涵着现代深层生态学的诸多思想因子,其中尤以<建筑大师>所体现的生态思想最为深刻.该剧让人与神展开潜在的对话,隐含了易卜生关于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意念和人类的幸福家园究竟如何可能的深思.出于对人性人心的深邃洞鉴,易卜生批判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他人为工具的主客分裂的世界观人生观,而肯定了敬神爱人、尊重万物的神学世界观,并主张艺术、哲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个新的范畴和新的生命力,从而为人类诗意地栖居于天地神人的和谐整体中暗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对鲁迅而言,1907年前后具有重要意义。鲁迅因"匿名信事件"与"幻灯片事件"而最终下定决心弃医从文,创办《新生》杂志就是其文学活动的起点,但筹备《新生》而终于失败的经历将其日本体验推向了纵深。随后他被机缘推向了《河南》杂志,在那里发表了六篇论文。这些可视为《新生》的议论部分的文字,与可视为《新生》的文艺部分的文字——《域外小说集》的诸篇章,共同构建了他文学活动第一期的宏富内蕴。但很显然,在《河南》上发表论文与出版《域外小说集》并未让鲁迅对1907年前后的深度体验释怀,因为,事隔近20年后,鲁迅首先是因为《河南》上发表的这些文章而编辑出了自己的杂文集《坟》,而且他对六篇文章的择取、排序与改动等等行为中,都隐藏着1907年前后的体验的印痕。另一方面,鲁迅编辑过的那四篇文章,折射出的正是1907年前后鲁迅在日本时体验到的思想、文化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韩国电影《燃烧》以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为蓝本,又融入了福克纳《烧马棚》的作品意蕴。树上春树的"燃烧"是"在心田一角忽然静静的燃烧";福克纳的"燃烧"是愤怒的燃烧;李沧东的《燃烧》将它们合二为一,为韩国电影走向世界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