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门》是一部音乐创意和戏剧效果都十分出色的作品,是一部真正综合概括了19世纪抒情艺术的歌剧,也是一部在艺术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的歌剧。文章通过对比才及其作品的分析阐述了歌剧《卡门》的音乐特色。  相似文献   

2.
歌剧《伤逝》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作曲家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而创作的,此剧不仅树起了中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创新里程碑,还成为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是歌剧中女主人公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即爱情三部曲。其音乐的表现形式借鉴西洋歌剧的艺术手法,结合二三十年代艺术歌剧的特点和时代背景,运用合唱、领唱、二重唱、四重唱、重唱与合唱相融合等歌剧演唱形式,增进了歌剧本身的抒情性和戏剧性。  相似文献   

3.
18、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艺术非常繁荣,尤为人们所喜爱。19世纪后中叶,威尔第在传统歌剧之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他写完了最后一部歌剧《法斯塔夫》之后,普契尼(1858-1924)的歌剧便占据了意大利歌剧舞台。  相似文献   

4.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里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运河谣》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在创作出来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部歌剧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与现代化音乐文化的高度融合与联动,使得音乐旋律变得非常优美,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的喜爱.本文先阐述了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和创作风格,接着分析这部歌剧的音乐特点,最后结合歌剧《运河谣》的几个重要唱段探索其具体演唱策略,使得这部歌剧的艺术内涵可以充分展现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茶花女》是威尔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歌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剧作。本文介绍了《茶花女》的创作背景,分析了《茶花女》创作的艺术特色,这对理解歌剧《茶花女》的艺术价值,进而分析其它同时代的歌剧音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方的歌剧艺术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人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20世纪传入中国后,中国的艺术工作者也将歌剧与本民族的曲调进行了结合,产生出了一批优秀的歌剧作品。其中歌剧《白毛女》在中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白毛女》中《杨白劳》选段以它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也成为了众多声乐工作者喜爱的声乐作品。本文作者从自身的演唱感受出发,从歌曲的时代背景,音乐特征,演唱技巧和感情处理三个个方面,深入剖析歌曲《杨白劳》,从而更好的进行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一种以声乐为主,包含了器乐、舞蹈、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一部歌剧中,演唱,尤其是咏叹调的演唱十分重要,所以对歌剧中咏叹调的研究,是歌剧研究的重要部分。《晴朗的一天》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蝴蝶夫人》中的一首经典女高音咏叹调,是众多女高音必唱曲目之一。本文对《晴朗的一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9.
鄢志莉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85-88,92
歌剧《苍原》是中国歌剧艺术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歌剧《苍原》中女主人公娜仁高娃的音乐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娜仁高娃所演唱的咏叹调和重唱的分析,挖掘人物所具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托斯卡》是由意大利歌剧家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该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歌剧蕴藏的艺术感染力,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该歌剧的内容也因此被业内学者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本文通过对歌剧《托斯卡》的艺术感染力进行分析,希望对人们了解歌剧这种艺术形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歌剧《卡门》作为欧洲经典歌剧的优秀作品,它的创作题材源于文学名著。但是,它又以独特的音乐语言诠释了名著并超越了名著,具有自身的创作特色。了解歌剧《卡门》的创作特色有助于我们欣赏高雅艺术与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4.
唐悦 《时代教育》2012,(23):157
歌剧是一门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歌剧剧目中往往能够塑造出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光辉艺术形象.在我国歌剧剧目之中,《江姐》和《洪湖赤卫队》无疑是具有极高代表性和艺术价值的经典曲目,其中女主角江姐和韩英的艺术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从歌剧表演的角度分析,《江姐》与《洪湖赤卫队》中女主角都是女高音,其人物形象塑造方式和手段既有共通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区别.通过分析这两出经典歌剧剧目女高音人物形象塑造手段和方式的异同,对于深刻理解歌剧女高音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威尔第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家,将19世纪意大利浪漫乐派歌剧艺术推向了顶峰。歌剧《游吟诗人》是威尔第三大浪漫主义歌剧之一,其中女主角阿苏切纳的咏叹调《火焰在燃烧》是女中音的经典曲目,被认为是威尔第歌剧中剧情最曲折复杂,情感冲突和矛盾最为强烈的一部。  相似文献   

16.
歌剧《图兰朵》是普契尼的不朽之作。这部以中国故事为题材的《图兰朵》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歌剧从中国素材、传统乐器、民间音调等方面大力渲染了"中国风",并成功运用了极具中国色彩的"茉莉花"这一清新优雅的旋律,使得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得到完美的融合。本文将从歌剧《图兰朵》中所体现的"中国风"、歌剧《图兰朵》中丰富多彩的"茉莉花"两方面,探究歌剧《图兰多》的艺术魅力之根源。  相似文献   

17.
我们往往以为歌剧是老古董,是跟胖胖的意大利歌者、贵族与农夫的故事和更侧重于歌唱而非讲故事的剧本联系起来的。京剧的处境更不妙.自从19世纪末以来都没有变化或创新。因此.发现歌剧是活生生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具有现代感,不免令人惊诧。  相似文献   

18.
歌剧《茶花女》是19世纪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歌剧的代表作,在世界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是一部不朽的艺术作品。威尔第凭借着自己对音乐艺术的独特理解和精湛的音乐创作技法,除了在视听上给人们营造出所有伟大的艺术悲剧所必须要具有的"崇高"的审美感召力之外,更坚持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创作技法与时代音乐风格相结合,用歌剧的艺术形式展现了《茶花女》的文本精旨。从该剧中女主人公的重要咏叹调的角度分析歌剧《茶花女》的悲剧性,以及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物形象塑造是歌剧艺术的核心。歌剧《洪湖赤卫队》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朴素又崇高的女英雄韩英,在我国歌剧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分析了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形象塑造的成功感人之处,并对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民族歌剧艺术是我国艺术工作者在借鉴欧洲歌剧的基础上,融入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和民族艺术,创作出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自从我国进入世界市场之后,我国文化、艺术表演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经过改良的传统戏曲、歌剧层出不穷,为民族歌剧艺术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木兰诗篇》作为第一个将古代文学与现代歌剧融合的新型民族歌剧,在我国民族歌剧艺术领域具备里程碑意义.本文将以《木兰诗篇》第三乐章为例从中国歌剧发展、重唱及创作分析、民族歌剧创新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