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故事     
目前应用的E-mail地址中都有一个特殊符号@,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ar-roub),起源于中世纪。关于它的出现,学者中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当时的拉丁语抄写员,为了节省抄写的时间和昂贵的羊皮纸,发明了许多连音词,习惯于用简单的一笔来代替某个词汇,@就是前置词“AD”的替身。“AD”的含义是“在、到、向、在……附近”等。另一种说法是:在对伊比利亚半岛近8个世纪的统治期间,阿拉伯人将“阿罗瓦”这一表示重量单位的词引进了西班牙,这个词及其代表符号@在西班牙普及并实现了本土化后,从伊比利亚半岛逐步传到新大陆以及与西…  相似文献   

2.
@的故事     
伴随着因特网的讯猛发展,电子邮件的应用愈加广泛,@就名声大噪。你或许不知,这个@还有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的故事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名声大噪。那么,你知道这个“@”还有不少的故事吗?“@”的起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里,意大利学者在该市经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536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的信件,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三船货,其中凡是涉及到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用“@”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使用“@”这个符号的记载。专家们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计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时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  相似文献   

4.
@微故事     
他死后见到上帝,上帝说:"你无法上天堂,因为你偷窃过,虽然是为你的妻子治病。"他说:"我愿意下地狱,我想知道我的妻子在天堂还好吗?""她也在地狱。"上帝答。"为什么?她是个好人!"他愤怒了。上帝说:"她问我你死后会去哪,她要和你在一起,她说有你的地方才是她的天堂。"两个饥饿的人得到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一个人要了鱼,另一个要了鱼竿,他们分道扬镳。得到鱼的不久饿死,得到鱼竿的还没找到海也饿  相似文献   

5.
@微故事     
两匹马各拉一货车。一马走得快,一马慢吞吞。于是主人把后面的货全搬到前面。后面的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谁知主人后来想:既然一匹马就能拉车,干吗养两匹?最后,懒马被宰掉吃了。  相似文献   

6.
@微故事     
有个小孩在拼命地奔跑着,他的目的是要超越自己的影子。最终筋疲力尽也没能超越自己的影子,无论他跑得有多快,他的影子始终在他前面。小孩很苦恼,去求问菩萨,菩萨说:“孩子,你若面对太阳,影子就会跑到你后面去。去吧,面对光明,你的面前就不会有阴影”。  相似文献   

7.
阿凡提用毛驴驮着一袋子水蜜桃,赶着去巴扎(集市)上卖。路上遇到了一群小孩子,阿凡提笑着逗他们说:“谁要能猜出毛驴背上驮的是什么东西,我就会奖给他一个大水蜜桃。”  相似文献   

8.
@大学@社会     
《大学生》2014,(5):44-45
以大学看社会,以社会观大学今日北京雾霾严重导致天上出现三个太阳!其实,这是我用手机隔着双层玻璃随手拍的,左边两个圆斑不过是太阳在玻璃上的像而已。以后大家不要再被这种缺乏科学常识的言语所忽悠了。  相似文献   

9.
@     
  相似文献   

10.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和“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新意。1971年他奉美国国防部的命令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并取其前一种含义,这样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某人在某地的信息。于是“@”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汤林森设计的电子格式为:人名代码 @ 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 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 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这就是我们所用的e-m ail地址的格式,其中“@”将用户名和电脑地址分开,便于电子邮件能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递。@…  相似文献   

11.
@的由来     
《教育信息化》2004,(9):75-75
  相似文献   

12.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符号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的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另外,它也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以新意,并确立了“@”在E-mail中的地位。为了让用户方便  相似文献   

13.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和“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新意。1971年他奉美国国防部的命令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并取其前一种含义,这样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某人在某地的信息。于是“@”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汤林森设计的电子格式为:人名代码+@+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这就是我们所用的e.mail地址的格式,其中“@”将用户名和电脑地址分开,便于电子邮件能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递。  相似文献   

14.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符号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的前一种意思的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另外,它也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以新意,并确立了@在E-mail中的地位。为了让用户方便地在网络上收发电子邮件,1971年就职于美国国防部发展军用网络ARPANET的BBN电脑部门的汤林森,奉命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符号@,并取前一种含义,这样就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某人在某地的信息。于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中。汤林森设计的电子信…  相似文献   

15.
趣话@     
目前人们广为使用的符号@(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起源于中世纪,当时拉丁语的抄写员开始用简单的一笔来代替前置词“AD”,这个前置词的含义是“在、到、向、在……附近”等。当时的抄写员发明了许多连音词,以节省工作时间和造价昂贵的羊皮纸。也有学者认为,“阿罗瓦”一词最早是从西班牙开始普及的,在对伊比利亚半岛近8个世纪的统治期间,阿拉伯人将“ar—roub”一词引进西班牙,这个重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l阿罗瓦{ar—roub}相当于25磅,大约为11.506千克。根据这一理论,“阿罗瓦”一词及其代表符号@在实现了本土化之后,从伊比利亚半岛传到…  相似文献   

16.
@面面观     
雁寒  穆兆 《教师博览》2005,(4):46-46
在外国,@有好几个读法。德国和南非人称之为“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意大利人称为“蜗牛”。芬兰人则叫它“猫”或“咪咪”,土耳其人叫它“玫瑰”.都很形象。  相似文献   

17.
@边边     
<正>亲,还记得1·2期上那副对联吗?当然,有心的同学可能会求助于万能的度娘,也许一切疑问迎刃而解。还有比这更有心的同学,边边不得不拿出来表扬表扬了。叮咚!请看,他就是——沈广益,来自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804班。广益同学在信的抬头,工工整整写上"边边大哥您好"——我的天呢!边边多想还能做你的"大  相似文献   

18.
@边边     
<正>在暑假来临之前,一切的困难和挫折都不算什么,因为暑假即将来临,"喜大普奔",不是么?悲催的是,开学了,立即,马上,暑假过得那么快,暑假怎么就那么短,简直就是眨眼间,白驹过隙啊!假期都没好好地过呢,怎么就结束、开学了?苍天大地啊,这是什么节奏!这样的感觉,相信"童鞋"们都有。开学了,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英语单词、古文、现代文,快喘不过气来。边边很能理  相似文献   

19.
@的来历     
@符号在英文中曾含有两种意思,即“在”或“单价”,它表示前一种意思时发音类似于英文at,于是就往往被作为“在”的代名词来使用;除了at外,又有each的含义,所以@也常常用来表示商品的单价符号。赋予符号“@”新意的创始者是美国的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他确立了@在电子邮件中的地位。为了能让用户方便地在网络上收发电子邮件,为了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符号“@”,并取其前一种含义,即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信息,于是“@”就理所当然地登上了电脑网络。汤林森设计的电子信箱的表现模…  相似文献   

20.
@的由来     
目前在电子计算机键盘上用来区分用户姓名和地址的一个特殊符号@,你知道它的来历吗?@,西班牙语读作“阿罗瓦”(ar-roub),起源于中世纪。关于它的出现,学者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当时的拉丁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