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新课程的观念看学习方式,它是较之学习方法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手段等方法、技术层面的外在表现,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品质等智慧、性格层面的内在品质。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身体的更多器官来参与学习。实践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必须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2.
用新课程的观念看学习方式,它是较之学习方法更为上位的东西。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手段等方法、技术层面的外在表现,还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品质等智慧、性格层面的内在品质。学习方式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方法)代替另一种方式(方法),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身体的更多器官参与学习。实践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必须关注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陈伟 《青海教育》2010,(1):35-35
学习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既是21世纪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一般认为,这种转变的取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纬度:一是学习主体由他主转向自主。二是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他主到自主,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这是现代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要实现这些转向,离不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盲生的数学学习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基本理念与普通教育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 ,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 ,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6.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和核心素养目标确立,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育人方式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科学习方式,是实现学生知识学习向学科素养转化的基本过程和方式。以学科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和抓手,转变教学方式,从照本宣科转向问题解决;转变学习方式,从坐而论道转向知行合一;转变评价方式,从看重结果转向关注过程;转变育人方式,从学科学习转向素养形成,建立新型育人方式。这既是新课程正确的价值定位,又是落实新课程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堂需要唤醒学生学力,真正由"教"向"学"转变。话语权要由教师转向学生,学习形式要由热闹转向深入,学习过程要由重教转向重学,数学思想要由说明转向感悟。"教"是为了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专业+外语的创新人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第一目的,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学习评价体系,即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外语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定级转向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程强调: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体验性就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种。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翅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践体验性学习。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向体验性学习方式转变,教育教学方式由教师传播知识转向学生体验过程,教师角色也必须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改变原来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成为了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张宁 《教学研究(河北)》2006,29(3):253-254,26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转向任务型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有碍于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研究性学习理论渗透进任务型教学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变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发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从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学内容转向关注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它由传统的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教师的科学指引下,学生可以借助自身原有的知识基础,根据所出示的课题准确自主定标,通过互学互助、采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自主探究出相关知识,从而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由美国罗格斯大学开发的探究性科学学习环境,一种科学过程的物理学习方法,一种互动式且能体现科学家思维过程的教学方法.ISLE是由三种不同的实验来展现探究性科学学习过程.这三种实验分别是: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这种方法主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注重学生物理前概念,涉及到学生学习观念的变化.另外一个特点是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物理过程,并帮助他们作出科学性推论和解决问题陈述.  相似文献   

16.
周云珍 《考试周刊》2013,(72):86-86
<正>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可以看出,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无疑是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试图凸显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操作、探究等认识活动,促成数学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同样具有巨大的自学潜能。这种自学潜能在初中阶段就开始明显地表露出来。应该说,中学阶段是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关键时期,抓住了这一关键时期,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而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到一新的发展阶段,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所以中学历史课应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潜能。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宗旨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而转向现代学习方式。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编写,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生物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学生学为主,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有了愉快的体验,就会越学越想学,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在教学时,我利用青少年学生表现力强、好奇心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例如学习“生…  相似文献   

20.
张宁 《教学研究》2006,(3):253-254,26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转向任务型教学活动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有碍于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开展.将研究性学习理论渗透进任务型教学活动,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变革.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发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从关注教师角色和教学内容转向关注学生角色和学习方法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