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点击】 一位教师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学生根据情境图(下图),列出28+17和17+28两种算式求跳绳总人数,然后引出28+17=17+28。接着,教师按照教材安排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这样的式子。在反馈时,教师并没有深究学生所汇报的等式是否成立.学生也没有有意识地去计算这些式子是否真正相等。最后,教师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相似文献   

2.
“加法结合律”教学片断 出示体育活动的情境问题图:28个男生在跳绳,17个女生在跳绳,23个女生在踢毽子,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求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相似文献   

3.
师:在体育课上,同学们正在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加法问题? 生:跳绳的有多少人? 生:女生有多少人? 生:一共有多少人? 片段二:教学加法的结合律. 1.列式计算,得出等式. 师:我们来研究第三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生:可以先求跳绳的有多少人,再求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是:(28+17)+23=68.  相似文献   

4.
在有理数加法教学中,不管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都在问题情境(通过行程问题)的基础上提炼出数学算式,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关系、和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关系,进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其基本的教学过程是:利用数轴给出一个向东走、向西走的模型(创设情境)→列出算式(具体问题数学化)→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给出法则)→解释  相似文献   

5.
案例:加法运算律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加法交换律,按以下环节展开教学。1.借助饶有趣味的成语故事朝三暮四引入,得到:3+4=4+3。教师引发猜想:是不是只有3+4才等于4+3呢?其他两个数相加有没有这样的规律?2.举例验证: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来验证一下吗?  相似文献   

6.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通过自由发言,以辩论形式,各抒己见,以辩促思,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段如下:请学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a+100=100+a 230+420=430+220师: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这四题全部符合加法交换…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谈话:鱼缸里有多少条鱼?该怎样列式?板书:15+28=谈话:都认为应该用加法,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谈话:15+28到底等于多少呢?你能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加法交换律”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在学生口算的基础上,我先后出示了下面三个等式: (1)18+17=17+18 (2)15+20=20+15 (3)124+235=235+124 接着问:“从这三个等式里,你能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一个个干瞪着眼看我……“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想一想。”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我心里暗暗着急,只好回过头来指着等式(1)说:“请大家比较一下,等式左边与右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比较并回答后,我用同样的方  相似文献   

9.
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交换律”巩固练习的一道习题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 ,首先请学生观察题中的四个等式 ,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加法交换律 ,然后给学生创造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 ,通过自由发言 ,以辩论形式 ,各抒已见 ,以辩促思 ,既巩固了新知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具体片断如下 :请生观察练习十一第3题 :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230+370=380+22030+50 +40=50+30+40a+100=100 +a230+420=430 +220师 :这些等式哪些符合加…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乘法后,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加法结构”和“乘法结构”?可以设计以下的教学过程。1.读一读,在现实情境中读出不同含义。(1)出示以下情境。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2)提问:都是“4”和“5”,两题中有什么不同?学生结合情境回答:第①题中表示“4排桌子,每排5张”,第②题中表示“一排5张,另一排4张”。2.画一画,在视觉冲击中感悟相异内涵。(1)追问:你能用图表示吗?学生画图。  相似文献   

11.
从学生做错的两道有理数加法题目入手,分析比较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内容的处理方式,进而从学生熟悉的游戏情境来导入新课的学习.在该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中,提炼出一条思想主线,并将该内容的学习与中国数学教育优秀基因"双基"教学建立联系.最后对职前教师培养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乘法分配律”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购买服装需要付款多少钱,让学生列出两种算式并说明理由,从而得出一组等式;然后再让学生写出几组类似的等式,对几组等式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找出等式两边的异同及其联系,引出猜想;接着启发学生举例验证,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而乘法分配律的实质是“c组(a+b)可以分成c个a加c个b”,但这一实质的获得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那么,如何基于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来展开这一课的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是单元内第12课时的教学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之前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9以内的加减法,并能够根据情境图列出一图四式,因此学生并不难掌握例题提供的情境图以及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本课时重在通过编故事方式进一步整理加、减法意义,同时梳理有序排列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有序排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44~45.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数学模型.很显然,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思想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它对于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值得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一、从2+2=2×2谈起这个等式是学生在小学时就会学习的一个简单运算,仅从小学单纯运算的角度加以理解的话,就是从加法运算向乘法运算的过渡,同时可以加以推广:2+2+2=2×3;3+3+3+3=3×4……总之,最后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的一句精辟的话:乘法是加法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两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推导出了35个事件的概率加法计算公式。通过总结多个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的一般规律,得到n个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7页。【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内容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主要研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一节课的例1和例2。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就接触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三年级就学习过用交换加数的方法去验算计算正确与否,本课为接下来学习乘法、减法、除法的运算定律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8.
五年级数学教材里有一节“用字母代替数”,意在从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代数意识.把学生以前接触到的诸如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示(a+b)+c=a+(b+c)、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等.结合新的例子,通过本节内容。将学生的算术观念提升到代数表示方向上来。在一所县城小学参加校本教研活动时.有机会听到了这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还算有新意.在培养学生的代数意识方面,这节课似乎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任务单上设计有开放性的问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和同学们。”快到下课时,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请问x+c等于多少。”可能是受到教材里引用了加法结合律的影响。教师略加思索后答道:“等于c+x。”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向量的加法"一课采用"支架式"教学方式,从课题的导入、三角形法则的完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导入、向量加法结合律的简单证明、向量的一个性质和教材上例1的完美链接、教材上例2有意义的变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为学生铺设一个又一个"阶梯".  相似文献   

20.
1 迭加法的背景若数列 {an}为等差数列 ,则有 an+1 - an= d( n∈ N* ,d为常数 ) .于是 ,an- an- 1 =d,an- 1 - an- 2 =d,… ,a3- a2 =d,a2 - a1 =d,将这 n- 1个式子迭加 ,有 an- a1 =( n- 1 ) d,即得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a1 + ( n- 1 ) d.考虑到这 n- 1个式子中的被减项是 a2 ,a3,… ,an,而减项是 a1 ,a2 ,… ,an- 1 ,故在被减项和减项中同时出现的项为 a2 ,a3,… ,an- 1 ,于是 ,迭加后这些项被消去 ,得 an- a1 =( n-1 ) d.这种将一系列等式相加的方法叫迭加法 .2 迭加法的延伸点迭加法在求数列通项时的运用 ,是基于数列相邻项的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