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2001-2006年上海市各区县小学、初中、高中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数据,对上海市内各区县间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全面的描述.研究发现,2000-2004年间,上海市区县之间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状况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小学阶段最为明显.但是,上述态势从2005年、特别是2006年开始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尽管上海各区县间不均衡的绝对程度依然比较严重,但是从发展态势来看,已经开始逐步朝着越来越均衡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态势在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尤其突出.此外,本研究还对上海各区县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是否符合公共教育的"财政中立性"原则进行了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县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是区县财政水平的显著函数,"财政中立性"原则没有得到验证.因此,本研究认为,上海亟待通过提高市级财政在基础教育中的支付比例来促进辖区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2000年全国教育财政基层报表数据,对全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支出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发现,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教育支出水平低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在民族自治地区比较集中的"二片"和"三片"地区,特别是在小学层次,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并无明显差距;在初中阶段,两类民族地区的生均支出水平也非本片地区最低的。研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还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自治地区学校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学校,总支出中来自预算内的比重较大(即民族自治地区的教育支出相对于非民族自治地区来说,更依赖预算内收入,而较少从学生家庭和社区汲取教育资源)。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并不满足"财富中立性"或"财政中立性"的原则;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民族自治地区的生均支出(收入)水平高于非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地区间教育财政的均衡发展。本文以预算内生均事业费、生均公用费以及生均公用费占事业费的比重为指标,考察了北京和上海两地郊县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分配使用的公平性。结果表明,上海市三个指标的差异性均小于北京市,并且在北京市同类指标差异扩大的同时,上海市的差异在逐年缩小。通过对经费使用结构的分解,发现生均公用费是造成生均事业费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造成生均经费差异的经济、教育发展因素,发现当地人均财政支出的差异、人均GDP、人均教育支出等对于经费差异有正向影响,而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对于经费差异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均衡是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基础。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研究发现,西藏自治区六市一地区及其所辖区县的基础教育财政投入存在显著的区域失衡问题。具体表现为,相比小学和初中,幼儿园教育财政投入区域不均衡情况相对严峻;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区域不均衡状况都较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事业费严重;生均基本建设经费区域不均衡现象最为严重,且没有明显改善或加剧趋势。并选择Odden-Picus充分性指数,以西藏基础教育分阶段的生均教育经费平均水平为标准,从纵向公平视角探究西藏基础教育财政投入的区域均衡性,发现西藏各地市基础教育财政缺口差异较大。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应从加强基础教育财政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各级政府基础教育财政分担比例、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制定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标准和完善基础教育财政监察机制等方面入手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区域、城乡、学校和受教育群体四个方面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度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从整体上看正在趋向均衡。各地区基础教育的差距总体出现缩小态势,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入学率,各地区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距不断缩小。同时,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及初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和中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绝对差异仍然在拉大;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差异正在随着时序变化在减小,各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合格率差异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我国中小学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还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相似文献   

6.
2005年末,国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本研究使用三个省区的校级和县级数据,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以小学为例,构建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对新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政策有利于编小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县域内支出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生均支出水平、教师平均工资在县域内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卢珂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1):156-166,192
2005年末,国家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以促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均衡本研究使用三个省区的校级和县级数据,基于准实验研究设计,以小学为例,构建倾向分数配对模型对新机制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政策有利于编小生均公用经费、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县域内支出差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生均支出水平、教师平均工资在县域内还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7月,山西运城市基础教育考察团一行13人,在上海考察了上海市松江一中、松江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奉贤区实验小学等六所中小学校。通过介绍、座谈、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上海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对运城市基础教育加速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政府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14年3月,上海市17个区县同时通过教育部督导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甘肃、河南、山东、陕西四省的教育均衡度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各省之问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仪器设备经费的配置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各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现行义务教育投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针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撑作后盾。但是,在西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没有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专项投入。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的杂费又非常低,财政又没有投入生均公用经费,因此,学校也没有钱投入到课程改革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