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莉 《考试周刊》2011,(14):44-45
教师职业压力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面对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在课程改革新背景下,教师面临的压力因素及承受的压力程度都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语文教师,因学科特点,面临更多压力和困惑。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与教师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导致心理不健康。造成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社会、职业等层面。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形成新的压力 ,也导致新的心理健康问题。文章旨在揭示课改下教师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并提出维护和促进措施 ,确保课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教师职业作为在社会系统中承担特定义务的特定职业,正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引起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教师个人的内部因素和来自社会的外部环境压力.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消解是我们当前新课改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建立,教师职业面临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必然产生多教师方面新的压力。教师在个体心理调适、能力发展、人格魅力方面要努力实现形象的再塑造。  相似文献   

5.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状态。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态中,作为社会人的教师,面临来自社会、生活和职业的多重压力,教师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表现现代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情感疲劳、处世消  相似文献   

6.
王珏 《培训与研究》2007,24(11):107-109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挑战是多重的,除了内心自我教学观念体系的改变,还有改革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的阻挠;除了自身在面对改革挫折时的矛盾与质疑,还有来自于学生家长的误解与压力。如果教师仅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新的挑战所带来的一切问题,而忘了课堂以外的力量,那么沉重的工作压力再加上孤立无助的心理感受很容易销蚀教师改革的热情和信心。因而,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和教育专家等社会人士共同合作,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创造一个和谐有益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职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心理负担十分繁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面对来自社会、工作、学校、生活方面的一系列压力,有的教师积极地将压力化为动力,但也有教师表示自己正面临心理枯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于难以应付的状态,甚至有教师无法调节心理偏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职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心理负担十分繁重,心理压力不断增加.面对来自社会、工作、学校、生活方面的一系列压力,有的教师积极地将压力化为动力,但也有教师表示自己正面临心理枯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于难以应付的状态,甚至有教师无法调节心理偏差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使其工作和情绪受到损耗,并成为教师厌教、流失以及教育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从当代教师所面临教师职业所特有的压力、高校教师工作特点、社会环境压力、及教师个体的人格特点等方面来解析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我们能够较好地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应付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如何预防和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关注,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教师心理辅导和教师的自我调节等。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产生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作为一种助人行业,长期面临高强度高压力情境:多重的社会角色,每天超负荷地工作,面对差异越来越大的学生,面对家长、社会越来越高的期望,教学任务越来越复杂,频繁变化的教学改革等等,与之相对的则是教师专业化水平低:专业角色的冲突,专业素质欠缺,专业发展缓慢,专业自主受限等等,这一切都在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长期工作压力得不到缓解,专业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师长期处于高压力高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必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挫折感,工作士气与热情大大减弱,身体、情绪、心智处于极度疲惫状态,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各种职业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教师职业面临的压力更大。压力过大,或超过教师的承受能力,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使教师降低工作效率,而且有损教师的身心健康。因此,怎样帮助教师调整心态,正视压力,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压力,就成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心理素养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压力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教师职业已成为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中学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繁重的工作、社会家长的高期待和难教的学生、新课程改革等众多考验,压力可谓最大。持续、过重的压力势必对教师的生理、心理、行为和教学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就本地区的中学教师压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达到了解本地中学教师当前压力状况目的,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无形的压力:教师的心理倦怠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都无可厚非地向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教师职业的“安全感”日受冲击,并“危机四伏”。在社会宏观环境和教师个体思想的影响下,广大教师形成了许多心理负效应,其突出之一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5.
简论教师的压力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需要和教育体制的改变以及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教师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 ,主要有社会压力、自我期望中的“互动”压力和家庭压力。教师的精神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从而给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利因素。减轻、缓解教师压力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社会和学校管理者都应给予教师以理解、关心、支持 ,创造条件使教师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对形成积极人格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反思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教师职业紧张压力源的研究可以从教师职业压力、教师职业紧张、教师职业倦怠、横向比较等层面入手,教师职业紧张的主要压力源有:社会压力源包括(1)过高的职业期待和过低的待遇,(2)社会变革带来的压力;学校压力源包括(1)工作的负荷重,(2)同事关系紧张,(2)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违纪行为严重,(4)考试的压力大,(5)教师的角色冲突严重等。通过教师职业紧张研究思路及其压力源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压力是一种外力,是导致教师职业紧张的外因,而内因则是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教师过高的期望、过低的能力、过高的感受力等,均影响着教师对其职业压力的认知,进而引发不必要的职业紧张心理。所以应强化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支持系统,确保教师的生存和发展,在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降低对压力的感受性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一、中小学生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及压力源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界定中小教师的职业压力(professional stress)是指中小学教师个体长期暴露于应激工作环境而又无法对其有效应对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过程。工作压力不仅影响到中小学教师潜能的发挥,职责的有效履行,而且会降低他们的工作热情,甚至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认为:在一些中学教师中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表现为情绪上的倦怠感、较低的成就感、教师厌教感、心理疾患多等,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教师工作压力、福利待遇、社会地位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必须从教育机制、社会期待、主体心理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宁夏银川参加培训的349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中小学教师总体压力感大或很大。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压力源依次是:工作负荷、学生因素、自我发展需要;在学生因素和家庭人际因素上,女教师比男教师遇到的压力和挑战大,在工作负荷和自我发展需要因素上,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遇到的压力和挑战大。  相似文献   

20.
变革中的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教育变革中,教师职业倦怠出现了新的特征。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低、抵制与消极心理、教学水平下降以及责任心不强等方面。变革的不确定性、学校的绩效主义、社会的高期望以及教师的角色冲突等因素,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根源。我们所要采取的对策是:教师参与教育改革;提倡发展性评价;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坦然面对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